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第一军师

三国第一军师 第290节

第一次见到赵云后,就提出挑战,不过挑战赵云的时候,力战两百多回合被赵云击败,随即跟在赵云身旁,担任赵云的副将。

麴义是黄忠的副将,刚来的时候也不怎么服黄忠,不过被黄忠修理一顿后,如今只能乖乖的担任黄忠的副将。

张绣和麴义都是难得的将才,他们有能力统领一军,不过如今刘备手中的所有军团统帅都已经有人选了,而且能力都非常强。

就算张绣和麴义不是新降之将,有大功劳,也不一定能争夺得了一个主将的位置,刘备手下的能人实在是太多了。

不过等将来刘备地盘扩大后,再设立新的军团的时候,这两人就是最热门的人选,所以他们对战功的渴望非常高。

“军师,一切已经准备妥当,可以行动了。”雁门关议事大厅,黄忠等人都在座,黄忠开口向田丰说道。

“嗯,是差不了。”田丰听后点点头,然后问道:“可有张辽将军的消息传来?”

“傍晚时分刚接到最新的消息,张辽将军兵马已到达指定位置,就等军师一声令下,不过张辽将军请求军师尽快行动,否则时日一场,他们的行踪怕被匈奴游骑探知。”黄忠立刻回答。

田丰听后,起身在庞大的清晰的地图前认真观看起来,而后来后走了几步,最后走回原位,脸色严肃的开始下令。

“张绣将军!”

“莫将在!”

“令你明日再出战,只可败,不可胜,但撤退之时故意与敌军纠缠向雁门关而来,务必引匈奴兵马入关,而后假意打败,从南门撤出。”

“诺!”

“黄忠将军、赵云将军!”

“莫将在!”

“令你等二人明日一早便将大军悄然撤出关外埋伏,不得暴露行踪。”

“诺!”

“其余等人随后撤出,撤出之时,需在雁门关内制造混乱,让匈奴以为吾等是急急忙忙而逃。”

“诺!”

“传令张辽将军,明日半夜之时,率大军攻匈奴大营。”

“诺!”

田丰安排妥当一切后,让众人下去准备,自己则和审配继续商谈,看看是否还有其他漏洞。

田丰虽然只是军师,但他来之前,陈子明就授予他很大的权利,只要他能留下二十万匈奴兵马,北方三军任由他调动。

田丰何等自傲的人,当即也不客气,以来就直接拿出陈子明的任命,将黄忠等三支兵马握在手中,开始谋划灭敌之策。

而此时,雁门关外,连绵几十里的匈奴大军营地,大帐之内,匈奴单于呼厨泉正在召集众人议事。

呼厨泉身材雄壮,面目坚韧,眼中充满野心。

他这个单于之位算是捡来的,他的父亲,也就是匈奴上上任单于羌渠被国人和屠各胡合干掉,而后他和他的哥哥于夫罗逃到大汉这边来请汉朝皇帝为他们作主。

这个时候匈奴名义上是臣服于汉朝朝廷的,不过他们两的命运不好,他们来的时候,正好是董卓挟持天子,霍乱朝纲的时候,天子连自身都难保,那能为他们作主。

没办法,二人只好流落各个诸侯之间,拉拢一些南方较为弱小的匈奴部落,勉强能够保全自身。

后来袁绍势大,他们就想投靠袁绍,向利用袁绍为他们夺回单于之位,不过袁绍没那个能耐,被刘备干掉了,他们又流落到河东等地区,时不时的掠夺大汉百姓,关注事态的发展。

后来就是叛乱单于须卜骨都侯病死了,匈奴王庭那里没有合适的人选,就没有选新的单于,呼厨泉的哥哥于夫罗趁机在南边拉拢一些小部落建立王庭,自立为单于。

不过没多久于夫罗就死了,然后就是他这个弟弟坐上匈奴单于之位,不过他能命令的不过是南边的一些小部落,原来王庭的那些大部落根本就不甩他。

直到去年,曹操为他向大汉天子讨到大汉分封他为匈奴单于的诏书,并且派人到王庭劝服那些部落,接受呼厨泉单于之位。

而后呼厨泉又得到他的叔叔,也就是如今匈奴的右贤王去卑的支持,这才慢慢掌握了匈奴大权。

不过在这之前,他答应了曹操不少的条约,其中一条就是,在曹操需要的时候,他必须摔了匈奴大军南下帮助曹操。

就有了这次匈奴南征,而且呼厨泉也想借此机会收拢匈奴大权。

大帐内除了右贤王去卑等一众匈奴首领外,还有几个汉人,他们便是袁绍之子袁谭还有袁谭的谋士郭图等人。

当初袁谭败于袁熙之手,并州又被黄忠率大军攻占,他只得逃亡草原,投降当时还很弱小的匈奴单于呼厨泉之下。

呼厨泉能和曹操取得联系,能得到曹操的帮助,其中很大功劳就是袁谭的。

第三百一十三章 雁门关破

第三百一十三章雁门关破

呼厨泉之所以如此重视袁谭等人,就是因为他有如今的权势,大部分都是这些汉人给他谋划的,呼厨泉是个很有野心的人,而且他知道自己的短板,对能给他帮助的人给与充分的重用。

大帐之中除了袁谭和郭图两人外,袁谭的部将高干、郭媛、淳于琼等人负责统帅他剩余不多的兵马。

而袁谭的对面,则是匈奴的各部落首领,最大的当然就是右贤王去卑,去卑是呼厨泉的叔叔,而且非常亲汉,所以当初曹操派人联系他的时候,他欣然答应曹操的要求,将呼厨泉拉上单于的位子,这可是真正的匈奴单于,统帅整个匈奴。

至于国人、屠各胡合等发起叛乱,杀死老单于羌渠的人,已经被呼厨泉和去卑联手干掉,算是为他父亲报仇了。
首节 上一节 290/6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大汉重生

下一篇: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