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第一军师

三国第一军师 第26节

虽然陈子明独爱蜀中,但现在实在是没那个本事去,去了也是找死,现在刘嫣可是还在的,那可是个狠人,可不是像他儿子刘璋那么随便让刘备玩捏。

扬州刘繇最弱,但是现在天下还没乱,刘备去了也只能做人家的手下,而且让刘备这个滥好人出手夺取刘繇的扬州,还不如让他去攻打长安董卓来得实在。

其余的什么徐州,豫州,幽州,翼州等门阀遍地,整个州的官吏基本上都是那些门阀的人,没点家底,去了也是被架空,根本无法有所作为。

最终陈子明才选择了现在最为混乱的青州,而且可以名正言顺的招兵买马,发展实力。最主要的是,只要有兵,这一洲之地都是刘备说了算,孔融什么的还是好好去读书好点。

陈子明算计好了,未来第一个面对的恐怕将是恐怖的世家豪族,也就是袁绍这个三国前期的超级势力。

不过只要给陈子明一点时间,袁绍也不会对他造成多大威胁,反而是一个机会,一统北方的机会,至于曹操,只有看情况而定了。

反正陈子明宁愿面对拥有庞大军队的袁绍,也不愿意面对曹操这个枭雄,三国第一霸主绝对有让陈子明咬一口就会蹦几颗牙的能力。

“主公,当务之急是寻求人才,什么人才都要,除了读书人,还需要各种工匠,且越多越好。”

不知道天子诏书什么时候能到刘备手里,但是陈子明必须准备充分。

“好,吾明天就开始命人招收军师所需之人。”刘备答应的爽快,不过他不知道,那怕是身份低微的工匠,也不是那么好招的。

熟知历史的陈子明知道,那些工匠人才基本被氏族所掌握,流落出来的很少,氏族之所以长期占着统治地位,除了掌握强大的生产技术外,相应的技术人才皆被其控制,不让其流落民间。

“主公,可以多招收一些寒士子弟,特别是那些有一技之长,且识字之人最佳。”陈子明准备自己培养一些工匠。

第二十章 陈子明开课

第二天陈子明开始上课了,是的,上课。

将刘备手下的几个猛将全部拉来听课,他准备将他所知道的各种军事知识传授给这些猛将,以提升他们的领兵作战能力,反正现在闲着也是闲着。

汉末还没有出现系统的教育机构,最多也就一些私塾,而且基本都在氏族掌控之中,用来培养自己家族的人才。史书上提及的颍川书院也不过是颍川大大小小的书院的统称罢了,更别说军校什么的了。

本来陈子明只要求武将来听课,不过刘备和唯一的谋士徐庶也跟着跑来,陈子明觉得他们听听也好,都是要带兵打仗的。

汉末虽然有蔡氏纸,但其粗糙不堪,根本不能用来书写,绝大部分还是用竹书,皇帝诏书等用特制绢布。

陈子明给每人一套竹书笔墨,要求他们将自己讲述的都记录下来。

陈子明准备在其中选择记载齐全的整理成套,为以后的军事学院做准备,要是让他自己书写,实在是太为难他了。

其一是他根本不会汉末时期的字体,其二是懒,有免费的劳工,不用白不用。

“今天,吾讲的是陆军兵种分类,各个兵种的特性,还有各个兵种之间的协同作战。”

陈子明见所有人都规矩的做好后,开始他来到三国的第一次调教,他用的是白话文,毕竟他的这些知识是为武将准备的,不是为了他们将来靠科举的,而且他也不怎么会文言文来讲述这些东西。

“敢问军师,何为协同作战?”张辽发问,实在是他们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无法理解。

他们肯定不能理解,虽然一直一来都有弓箭兵和长戟配合作战,也有骑兵和步兵配合,但是现在都还处于简单的战术应用上面,根本没有出现系统的知识。

直到二战时期,协同作战才被德国陆军完美的展现出来,引起了世界军事的大变革。

“汝等无须多问,吾将细细讲来,稍后还有不懂者,再询问与我。”

陈子明没有回答张辽的提问,也不许他们再他讲课期间提问,他手中可没有教科书,几个问题打乱了他的思路就头大了。

“吾将军队分为陆军和海军,陆军大家都知道,也就是在陆地的军队,而海军,则是指大海之上的军队,不过现在说这些尚早,吾就不细说了。”

“现在讲陆军,陆军分为长戈兵,盾兵,弓箭兵,骑兵,刀斧手,斥候等。。。。。。。”

陈子明将脑袋中记得的古代各个兵种的长处,缺点,还有兵种之间的相克等一一讲给底下的猛将们。

如此系统完整的知识,而且讲得如此清晰精细,他们都是领过兵的大将,一听就知道这些东西的重要性,都听得十分认真。

一个个埋头刷刷的写着,看得陈子明佩服不已,要知道在竹书上写毛笔字可是非常累人的活,而且还是汉末的繁体字。

陈子明讲了一个上午,才将什么是兵种相克讲清楚,其中列举了很多列子来证明。现在不得不停下来,因为他饿了,而且好久没有一次性讲这么多,嘴巴都快受不了了。

午饭后,休息了一个时辰,又开始上课。

下午讲所谓的协同作战,当然,这只是战术层次上的协同,如步骑协同,弓步协同等,以现在的兵种和装扮能力,根本无法完成后世真正意义上的协同作战。

而且陈子明也讲不出那种协同作战的高级军事知识来,只能先提出个基础性东西,留下点种子罢了。

陈子明重点讲了特殊的兵种,斥候,后世的侦察兵,堪称陆军最强兵种,也可称其为特种兵。

现在还没有任何人重视侦察兵,也就是斥候的巨大作用,没有用太多的精力放在这个兵种的发展上。

陈子明要求所有大将,将来必须建立自己的斥候队伍,将如何灵活的使用斥候讲得淋漓尽致。

一天下来,陈子明累得不轻,当然,收获让陈子明认为这些累还是值得的,只要看下面一群人一脸的崇拜之色就知道。

“军师大才,吾,受教深也!”

一天下来,感受最深的不是那些带兵打仗的猛将,而是那个顶级谋士,三国历史上最让人惋惜的超级人才徐庶。

他本以为自己学满五车,知兵善用,可是和陈子明今天讲的一比,他所谓的知兵简直就是小儿科。

“元直不必如此,吾只不过略知一二罢了。”
首节 上一节 26/6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大汉重生

下一篇: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