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第一军师

三国第一军师 第159节

每座城市最多的兵马也不过一万,而且都是半农半兵那种形式的,只有少数是城中贵族心腹精锐。

陈子明让太史慈留守东临城,甘宁,赵云,黄忠各带五千兵马去干掉三韩之中最强的几人,然后占领整个三韩之地。

“军师,按照陈大等人收集起来的情报,三韩之地有城五十六座,人口一百多万,不过绝大部分都是农仆,也就是说他们都是没有土地。”太史慈虽然是员武将,但现在陈子明身边实在是没有文官,只好将就用一下了。

作为陈子明现在身边能那的出手的人物,只能幸苦太史慈东跑西窜了,反正陈子明没那个心情去感受异域风土人情,实在是语言不通。

再说,三韩之地实在是太落后了,城与城之间连一条正规的官道都没有,山路野路实在是太难走了,让陈子明徒步旅行,他一点兴趣都没有。

“不错,三韩之地面积不过三分之一青州大小,却拥有和整个青州差不多的人口,必须将这些人口利用起来,其中青壮很多,都是合格的兵源。”陈子明点点头,和他了解的一样,三韩之地落后,思想上也非常落后,那些城主还没有兴起一统三韩的思想。

没有战争,人口自热而然积累起来,要不是现代的医疗水平落后,粮食产量也不行,否则的话,三韩之地的人口会更多。

“军师,按照海军的速度,五天内,后续大军当能全部到达此地,治理三韩之地的官吏也会陆续到位,如此以来,吾等就可以放手攻打辽东公孙度了。”其实现在太史慈非常敬佩陈子明,随便用点手段就三韩之地的民心全部收买。

今后,只要三韩之地还是像陈子明这样治理下去,肯定比青州还要安稳,绝对不会出现叛乱。

如果让太史慈来处理三韩之地,肯定是收服三韩各城的贵族,让他们来帮助统治三韩之民。

如果如此,将来三韩之地肯定会出现动荡,比如那个城主造反什么的,绝对会影响到整个三韩之地,然后影响到刘备后方的安稳。

要知道自从福州被刘备拿下后,再拿下辽东之地,那么三韩之地绝对是刘备的大后方,如果三韩之地发生动乱,后果非常恐怖的。

“传令下去,凡是学会大汉语言,且愿意为主公效力者,皆可赐予大汉百姓身份,得到大汉百姓的待遇。”

“凡是会大汉语言,且有一技之长者,愿为主公效力,即可封官,成为主公之官吏。”陈子明也想到了,要治理好三韩之地,还得需要三韩本土人士才行。

首先信任问题,三韩之民没有见识,虽然陈子明给了他们天大的好处,但很多政策法规等要想在三韩之地施行,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去想三韩之民解释。

但是如果用三韩本土之人来管理三韩之民,他们心中就会多一分认同,少一分怀疑,也更容易让三韩之民听话。

“对了,子义,暗卫的人来了吗?”陈子明突然想起,在定计辽东攻略的时候,就派了大量暗卫到辽东收集情报。

“军师,暗卫还没到,不过他们得知军师率大军登陆三韩后定会派人来的。”三韩之地只派了少量暗卫来探查,毕竟三韩不过是巴掌大的地方,并没有多强,就算没有暗卫也无所谓。

“立即联络暗卫,吾要知道辽东的最新情况。”陈子明现在还没有接到来自幽州的情报,他已经乘船出海后,公孙续等人才带着幽州的最新情报乘船到青州。

现在陈子明非常期待他的那手暗棋的效果,按照时间来算,公孙度应该已经击败公孙瓒,至于双方的损失,就不得而知了。

“若!”太史慈领命而去,在陈子明的陶熏下,刘备手下大将都非常重视情报收集。特别是暗卫的强悍作用,强大到不可思议的地步。

“军师,此人携暗卫令牌前来求见,吾以查证,乃派往辽东的暗卫负责人。”太史慈去而复返,带来一个看似非常普通的中年男子。

陈子明向太史慈身后的中年男子看去,一身三韩之地百姓的装束,面黄肌瘦,双眼无神,衣服上挂着些许泥土,如果不是眼中偶尔的精芒闪过,陈子明还以为此时就是个土生土长的三韩人。

“辽东暗卫部,暗卫四十五拜见军师。”当陈子明看向暗卫时,还像个农仆一样的中年人立刻像换了一个人一样,眼中充满刚意,弯躬的身体也变得笔直。

“嗯,不错,能在暗卫中排在第四十五,看来你能力非常强。”四十五,不是名字,而是暗卫的编号,也是暗卫的排名。

而且不是固定的,有能者上,无能者下,简单粗暴。并不是谁武艺高强就行,而是按照他的一年的功绩来排名的。

功劳越大,成绩越好,排名就越高,得到的待遇就越好。像排在前十的暗卫,他们的全力都非常大,都是一州的统领,他们的地位很难让人颤动,因为他们实在是太强大了,不管是武艺还是探查情报的本事,都有独特之处。

“军师过奖,吾奉命送来幽州最新情报,请军师过目。”暗卫并没有因为陈子明的表扬而表现出过多的兴奋或者拍陈子明马匹,直接开始交接任务。

第一百五十八章 兵分两路

“嗯,不错,你先下去休息吧。”陈子明对暗卫四十五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至少陈子明从暗卫四十五身上看到了一丝谍报人员的影子,陈子明相应,按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暗卫早晚会成为一支顶级的间谍组织。

“不出吾所料,虽然辽东暗卫还不知道辽西那边的战况,但是公孙度又从辽东调了几万兵马到辽西,如今辽东算是空虚。”陈子明看完暗卫四十五送来的密信,不过辽西到三韩比较远,而且要绕道,所以辽西最新的情况还没送到。

“军师,既然辽东空虚,可否不等后续大军,直接率两万海军拿下临屯郡、真番郡,等后续兵马到后,直接攻占乐浪郡、玄菟郡和辽东郡。”太史慈立刻提议,攻占乐浪和玄菟两郡。

辽东之地只不过是统称,他们都属于幽州,辽东侯公孙度实际上占据辽东郡,乐浪郡,玄菟郡,临屯郡、真番郡等五郡之地。

临屯郡、真番郡是后来汉武帝派兵占领后设立的两郡,由朝鲜半岛北半部分竖立划分而成,朝鲜半道的南半部分则是三韩之地,也就是陈子明现在占领的地方。陈子明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汉武帝不将三韩之地也给占领了,此地的势力根本没有能力挡住汉武帝的大军才对。

而公孙瓒则占据辽西郡,北平郡,渔阳郡,广阳郡,涿郡,代郡。因为公孙瓒得到的地盘较大,而且人口众多,幽州治所广阳郡藓县也被公孙瓒统治,所以才将公孙瓒所占据的地盘简称幽州,而公孙度占据的地盘简称辽东。

“两万兵马占据临屯郡、真番郡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吾等占领临屯郡、真番郡之后,就可以攻占乐浪郡和玄菟郡。而此二郡与北方各族接壤,到时吾等必须派大军防御高句丽、乌恒、鲜卑三族,否则此三族定会乘机率军南下劫掠。”陈子明之所以一定要等后续大军到来,不完全是为了对付公孙度,因为他必须派兵防御北方的高句丽、乌恒、鲜卑。

这三族长期骚扰幽州,一有机会他们肯定会来捞一把,特别是高句丽,他们不是游牧民族,他们建立了自己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如果不防御他们,高句丽肯定会借机攻占地盘,慢慢壮大,到时候再想灭到高句丽,可就要劳民伤财了,而且终于地区的诸侯说不定还会拖刘备的后腿。

“军师之意,等大军到后,一口气占据此四郡,驻防大军后,再继续进军?”太史慈略有所思的问陈子明。

“非也,临屯郡和真番郡必须占据,但是乐浪郡和玄菟郡暂时不必理会,吾要给公孙度一些反应的时间。”陈子明眼中精芒一闪,嘴角一翘,开始算计公孙度。

“军师,吾还是不明白,为何吾等大军何不趁辽东空虚,一口气占据整个辽东之地,反而要等公孙度率大军前来?”太史慈越听越疑惑,不解的看向陈子明。

“辽东之战,吾等不能花费太多时日,否则袁绍与曹操反应过来,必定会大军进逼青州与徐州,不让主公轻易得到辽东。”

“而尽快占据辽东之地,唯一的方法就是,引公孙度来乐浪郡,消灭公孙度大军,整个辽东再无可反抗吾大军之人,如此,可不必一城一地去攻,吾大军一到,定可让各地守军望旗而降。”

“若吾等大军占据四郡,公孙度便会屯兵辽东等地与吾等大军对峙,如若其据城而守,不但吾等大军伤亡惨重,而且不能达到快速占领整个辽东的战略。”

没错,这就是陈子明的计策,辽东,都是公孙度的地盘,要是公孙度死了或者被抓了,大军也被灭了,其他地方守军怎么可能敢反抗陈子明大军,还不是都望风而降。

“就是不知道幽州之地战事如何了,公孙瓒和公孙度两人的兵力消耗几何?”陈子明现在最不确定的就是公孙度和公孙瓒的争斗。
首节 上一节 159/6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大汉重生

下一篇: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