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江山争雄

江山争雄 第523节

姚思廉疑问道:“软文化实力,意思就要传授那些蛮夷和胡人中原文化?”

罗昭云进一步解释:“对,生人都提倡有教无类,我们的边戍,胡族众多,地方汉人,也得不到中原文化影响,导致这里民风彪悍,少知书,不懂礼仪,思想陈旧,如果我们能够认真教育,对边戍的稳定与安抚都有大作用。”

姚思廉虽然对这种提法很感兴趣,却依然有些不解地问:“可是,盛世兴文,乱世醒悟,如今正逢乱世横行,如果平定祸乱才是主要,要是大隋盛世,搞这些还有见效,当下还管用吗?”

罗昭云脸色坚定,似乎胸有成竹的神态,给人一种他稳握大局的感觉,提出自己观点:“不见得,任何时候,那些孩子和青年人对学知识的渴求还是有的,我们影响了一批人,在各城内建立私塾和国学馆,安抚一方人心,还是有大作用,可以转移外界的战乱之苦,避免人心惶惶,无法执行新的政策。”

姚思廉兴趣被提起来,又能施展一下才能,欣然同意:“那好,姚某听从国公安排就是了,教书育人,授业解惑,这是姚某的本行,讲几天而已,举手之劳。”

大乱之时,儒生手无缚鸡之力之力,除了少许擅长谋计还能受到重用外,整体的文人士子都没有多大用处,只有到天下安定,这些读书人才能通过科举、门荫、推荐等,做文职官员,被分配到地方做县令。

姚思廉能在此时,凸显出大儒的作用,哪怕是给边戍胡族的人讲书,也觉得自己的学问用处很大,顿时涌起读经史子集的自豪感。

罗昭云微笑道谢,十分谦逊客气,把这位姚思廉弄得受宠若惊,对少帅礼贤下士,尊重大儒的印象非常好。

其实,罗昭云这是要树立典型,大好口碑,然后招揽各地人才过来,以前他是隋臣,而且有诸多朝堂门阀政敌排挤,加上杨广的猜忌,他可不敢把自己树立成孟尝君、信陵君那样,四处招揽人杰为己所用,那纯是找死。

即便写过几首诗文,都被杨广嫉妒狠上,加上战功不断,文武全才,使得杨广眼红其才能,故意冷落几次,要是他提取把自己标榜战国公子那种,估计早就被问罪了,这就是时局的限制。

如今,朝堂四分五裂,大隋将亡,罗昭云才能光明正大地准备接纳人才,甚至等杨广一死,他就可以颁布求贤令,在西北建立小政权了。

第六百五十二章 大儒授课

金城内,一座西秦的王府被改造成了弘文馆,里面存放了许多书籍,一车车从中原运来的手抄本、印刷本,诸子百家、各类史书、诗歌文赋等等。

今日弘文馆内,聚集了上百人,都是从西海、浇河、枹罕、西平等六郡,调过来的边戍人文、私塾先生等。

早些日子通过张贴檄文,邀请各郡各县有志教书育人的士子文人们,到县城报名,然后统一送往郡府,再由郡府送往金城来。

在这里有为期几个月的集中培训,由中原儒生分门别类地,为这些边戍文人开坛讲座,提升中原文教。

今日弘文馆的小广场上,席地而坐,满满的人,连长廊、房檐下都是人影,因为关内大儒姚思廉要给他们授课了。

不得不说,这姚思廉的确有才华,学富五车,读书万卷,毫不夸张,他先从诸子讲起,孔孟儒家,老庄道家,然后墨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都有猎涉,进行宏观讲解,对各家的思维道统,有了简洁意赅的论述,令这些边戍之地,读书不多的士大夫们,视野一下子开阔不少。

接下来,讲到文学,姚思廉提及司马相如《上林赋》:“且夫齐楚之事,又乌足道乎!君未睹夫巨丽也,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

姚思廉仔细讲解,众人听得如痴如醉,中原文化中的大赋,辞藻华丽,恢宏大气,令人折服。

随后,南北民歌、古诗十九首、魏晋玄学文登,姚思廉也有谈到。

讲过文学,又谈史学如春秋左传、史记,兴亡交替,不少人都感到朝代发展的不可逆转。

最后,姚思廉专门利用三天时间,将礼仪,中原风俗,以及家规学,如颜氏家训等,对这些边戍文人进行了普及。

这一番讲解下来,竟然过去了十日,姚思廉住下来,每日虽然讲解辛苦,但是却得到了从未有过的满足感,意气奋发,看到这么多听众,恭敬聆听,作为大儒,讲学说道,那是一种精神传播的价值所在。

………

王世充自从与李密交战各有损失后,养兵半个月后,被洛阳的杨侗派人不断催促出战,击败瓦岗军,无奈之下,王世充再次跟李密交锋。

这一次,王世充带兵抵达石子河,与瓦岗军兵戎相见。

李密继续使用以前的战略,先派王伯当、程知节兵马,跟王世充交战,几番冲锋后徉败,王世充带兵追击,想要一鼓作气,把瓦岗军赶到河边,全部围歼,但是在追击途中遭到伏击,裴仁基父子、罗士信等人带兵厮杀,将王世充再次击败。

此次战败之后,王世充彻底老实了,躲入营垒之内,不管瓦岗军如何叫阵,也不轻易出击,私下讨论着如何对付李密。

“李密天资明决,为龙为蛇,固不可测也。难道我王世充,真的就不是李密的对手?这是我命中的宿敌吗?”王世充感慨,有些垂头丧气。

王应玄道:“父亲,你能如此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李密固然兵强马壮,但没有固定城池保障,一旦失败,就会一无所有,听闻李密和翟家人面和心不合,如果能让瓦岗军内斗加剧,相互仇杀,这就容易多了。”

“你有什么办法?”王世充听出儿子似乎有什么计划,急忙询问。

王应玄道:“不如雇楼外楼的人,派一些刺客混入瓦岗军内,行刺李密,如果失败,就一口咬定是受翟让、翟宽等人的指使,到时候,双方非拼个你死我活,大大削弱瓦岗军实力,破坏团结,士气动摇,我军的机会就来了。”

王世充寻思了一下,微微点头,觉得这一条计策,虽然阴毒,却十分管用,就派王应玄负责此事,如何重金请来楼外楼的刺客。

………

李世民、刘弘基、房玄龄、刘文静、窦琮、殷开山、李孝恭、段玄志等人才济济,凑在一支队伍中,从龙门镇渡河,抢夺风陵渡,攻克龙门关,进入了洛川之地。

接下来,唐军拿下韩城,推过澄城、白水等城,整个冯翊郡,十余日内,全部沦陷了。

李世民时刻记着叶珺瑶跟他提过的话,不要忙着攻战城池,抢夺地盘,要早一步围住京师,兵贵神速,只要拿下西京,斩首行动成功,周围所有的关内郡县防线,都会瞬间土崩瓦解,随时能被招降,为己所用。

“我们不走函谷道,直接从冯翊郡向西,插入京兆郡,那里有京城十万驻军把守,是一场硬仗,但必须要攻克。”李世民对着所有文谋武将说道。

刘弘基指着地图分析道:“西京北面,有一座泾阳防线,驻扎着一支大隋重兵,会阻挡我们的去路,那里会有一场恶战了。”

第六百五十三章 招贤纳士

李世民最后当众说道:“诸位,关中一带,有无数豪杰,各地举旗反抗朝廷,只是没有归处,四处游荡,正盼着我们在日招抚,此次进军,可以派人去联络关内各地的聚众起义的兵马,多少不限,可以加入唐军。正所谓功者难成易败,机者难遇易失,一旦时机把握不住,那就坐看大势成空。”

“当年的李玄感正是不肯听从李密的上与中策,贻误战机,最后死于非命,我们现在看似兵威雄壮,但是跟李密、窦建德、罗成、薛举等其它各路大军比起来,未必就占优势,所以,大兴城,是我李家立足脚跟,强势崛起的根本。”

众人极表赞同,顿时举得李世民年纪虽轻,尚未弱冠,但是见识却非常不凡。

只有李二心中明白,这些话的大意,都是叶珺瑶跟他讲过的。
首节 上一节 523/8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卫勤尖兵

下一篇:宋朝探花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