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江山争雄

江山争雄 第394节

张须陀摇头道:“不用,本帅得到了圣上的密诏,不必赶往辽东战场了,而是度过黄河,前往祝阿,去围剿卢明月的叛军。”

“哦,卢明月自称无上王,大搞分封加爵,据说麾下已经发展了十多万人,比咱们多上一倍的兵力了。”

“无妨,兵贵精不在多,我们向齐鲁的东南挺进,早日把这片土地的叛军镇压,我们齐鲁之地,就能早日安宁,免得被匪盗破坏、杀戮,守护一方。”张须陀在齐郡为官几年,作为郡守父母官,对齐鲁之地有了较深的感情,加上这些麾下士兵,都是当地户籍,所以他首先考虑是维护这片地域,好让将士无后顾之忧,安心跟他打仗。

………

开春之后,瓦岗寨迎来更大发展,目前周围几座诚邑都已经被瓦岗军占据,开仓放粮,招兵买马,吸引不少起义军前来投奔,许多小寨主都是被李密忽悠来的。

翟让发现了李密过人之处,开始重用起来,让其出谋划策,逐渐深得信任。

这一日,瓦岗寨上的豪杰、将领们齐聚,在聚义堂内商议开春后的出兵方案。

翟让、翟弘、单雄信、徐世绩、李密、王伯当、贾雄、贾润甫、黄君汉、王儒信等数十人,文谋武将,人才济济。

李密起身道:“翟将军,秦末时代,刘邦项羽皆是以布衣出身,最后争取了帝王位,称霸诸侯,如今,主昏于上,民怨于下,朝廷已经要荒废,跟秦末何其相似,以翟将军雄才大略,兵强马壮,倘若席卷二京,诛灭暴虐,足以灭亡隋朝,有机会称王建制!”

翟让虽然是一方豪杰,但毕竟出身寒门,见识有限,加上这个年代由于门阀制度观念根深蒂固,所以他下意识觉得,自己当个地方诸侯,割据称雄还可以,但是要推翻朝廷,自己登基做皇帝,根本没有想过,推托道:“吾辈起于群盗,迫于生存,能够乱世偷生苟活就不错了,阁下所言大志,恐怕我难以做到,也没有过这样的野心,我们还是将地盘扩大再说吧。”

李密心中暗叹,觉得翟让目光过于短浅,安于现状,成不了大事,不过,这里地理位置很好,靠近运河和粮仓,比邻重镇荥阳,是个起兵好地方,山寨人才众多,李密决定在这扎根下来,好好发展,拉拢一批人,日后说不定能为己所用。

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征高句丽

隋炀帝发动了第三次讨伐辽东的战争,这个消息在全国犹如卷起了飓风,激发了更多民变和逃亡,但杨广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有关地方叛军的消息,很少有传到他的耳中,往往都被裴蕴、虞世基等人扣下的奏折,免得他们伴君身边,杨广心情一差,他们跟着倒霉。

所以,这些近臣报喜不报忧,如果某一地方叛军被剿灭,这种捷报的奏折会及时传到杨广的龙案上,如果某地成片的爆发起义和民变,那奏折就会石沉大海,使杨广看不着,听不到。

三月份过后,杨广迫不及待地出兵,御驾亲征,这次文武大臣照样陪同,只留下民部尚书樊子盖,辅佐越王杨侗受洛阳,汲取上次杨玄感叛乱,还留下将军张瑾、武贲郎将陈棱镇守在东都,防止再有贵族造反。

十万禁卫军和十万骁果卫,先后出发,首尾相接,浩浩荡荡,兵甲锵锵,杀气腾腾。

数万的骑兵队伍,奔腾起来,尘土飞扬,滚滚着如波涛一般,向前推进。

朝廷大军抵达涿郡后,罗艺带兵五万加入,来到了渔阳郡,赶来这里只有四路府兵,其它十五路仍在途中,这一等就是半个月,才勉强凑足了二十路府兵,但是人数都不足,而且兵甲不全,老弱皆有,许多都是进村落抓来的民丁充数,还有一些牢狱的罪犯,参差不齐。

这样的混杂军,比第一次,第二次讨伐高句丽的正规军,战斗力差了很多,而且军心也不齐,都觉得这次要阵亡在辽东了,私下怨气很大。

这次随行大将军有李景、周法尚、鱼俱罗、来护儿、裴仁基、薛世雄、吐万绪等,规模也比前两次弱了不少。

原本预计九十万兵力,实到数只有六十多万人,出燕郡边塞,开赴辽东战场,猛攻第一道防线——辽水河滩!

这一战隋军投入了十万精兵,河岸对面的兵力只有两万,战斗非常激烈,半个月后,防线告破,数十万隋军,再次进入了辽东,兵锋遥指平壤城。

高句丽原本就是小国,前两次对抗大隋,固然坚守下来,但是连年征战,国力不足隋朝二十分之一,这几年荒芜了庄稼,战死了不少壮丁,使得高句丽衰弱下来,已经不再是朝鲜岛上三大国之首了。

平壤城的王宫内,一片愁云惨淡,因为隋国的进犯,使得王族和大臣贵族们,都脸色大变,他们切身体会到,国将不国,经不起大战了。

虽然鹰派仍坚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但是更多的保守派和中立派,都不赞同继续跟隋死磕到底。

乙支文德站出来分析道:“隋国皇帝杨广,是个好大喜功之人,分裂了突厥,平定吐谷浑后,安抚了西域后,只有咱们高句丽没有俯身称臣,所以,他就心理偏激,执着入魔,非得征服我们这一个番邦,来青史留名,第一次,因为太过轻敌,无功而返,第二次,因为国内杨玄感叛乱,使得他们在即将成功的时候,仓皇退兵。”

“而这一次,来势汹汹,号称百万,我们的军力,不足五万,眼下辽水战线已经告破,我军兵力不够,无法逐一设卡,隋军将一马平川开赴平壤城下,这是一次死战,高句丽很可能就此亡国,遭到屠戮,若要保住王族,使高句丽不遭受灭顶之灾,只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上到高句丽婴阳王高元,下到各阶品的官员,全都关注倾听。

“那就是主动请降,表示臣服隋国,承认杨广是圣可汗,并每年向隋朝廷上贡,跟西域、突厥一样,只是名义上的称臣,并不会解散这里的朝廷建制,撤王号,称公称侯都可以,只要能让杨广面子上过得去,可能就会撤军,我高句丽的危机也就解决了。”乙支文德一直是主战派的代表人物,这一次,连他都这样说,自然没有人反对了。

“这能忽悠住杨广吗?”高元有些担忧,难道主动表示投降,却不解散军队,不交出政权,就能让隋军撤退吗?这种口头上的承认对方圣可汗,没有实质性的表示,杨广会相信吗?

乙支文德神秘一笑道:“其实,杨广和许多大臣估计也都不想来征讨辽东,但是杨广为了圣可汗的名头,为了掩盖他失败两次的面子,所以,他骑虎难下,必须要洗雪帝王耻辱;其余大臣都是没有办法,劝谏不动,不来也得来,而且,我们并非完全没有诚意,做必要的割舍,就行了。”

大臣们以为他要割地赔款,其实乙支文德的意思,是将去年叛隋投奔高句丽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送还,作为诚意,以杨广好面子的性格,不战而屈人之兵,也算给足面子。

高元犹豫片刻,半信半疑,把谈判求和的事情交给了乙支文德,并让自己的王弟高成随行,代表高句丽的王族,如果能谈拢自然好了,不必担心城毁人死,国破家亡,剩下了的几万人,根本挡不住隋军的猛攻。

此外,百济和新罗虎视眈眈,已经在暗中联合,要趁着高句丽虚弱不堪,前来讨伐,抢夺地盘,他实在不想跟强大的隋国在这样死磕下去了。

高成站出来,跟乙支文德并肩拱手,接下王命,共同负责议和之事,企图止住杨广的怒火,给高句丽留下一线生机。

第四百八十四章 不战而胜

隋军兵临辽东城下,数十万大军,把这里围住,乙支文德、高成带了一万人马早一步过来支援,但是隋军尚未攻城,高句丽就派出使节,去了大隋阵营内送去消息,高句丽要臣服隋国,不再称王,请罪议和。

杨广的行辕面向辽东城而立,重兵把守,壕沟、拒马、荆棘等,应有尽有,戒备森严。

高句丽使节穿过层层军阵,被几道关卡搜身,确定没有携带任何武器,也不精通武艺后,才放行过去,担心他来个图穷匕首现,刺杀当今圣上。

杨广在大帐内,接见了这位中年使节,得知了高句丽王的意图后,愣住了,他本以为这次也要鏖战到底,攻克平壤城,彻底消灭这个小国,却想不到刚开战不久,高句丽王就派人求和了。

“陛下,当心是诡计!”宇文述提醒,当初他就是中计落败,葬送了二十万大军,损失重大,回来差点被军法处置。

“谁负责前来议和,高句丽王吗?”

那位使节名为呼延俞,是高句丽一位外交使臣,此时恭敬道:“我王已经重病在身,这次前来投诚议降的长官,是宰相乙支文德,以及七珠亲王高成,都是我高句丽全力与身份,最高的臣子了,足以代表我王。”

杨广一听,微微点头,他也听闻过这两人,乙支文德允文允武,是高句丽中流砥柱,而高成是高元同父异母的王弟,高元无子,未来他有可能继承王位者,这两人前来谈判,可见其诚意了。

“你们要举国投降吗?”
首节 上一节 394/8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卫勤尖兵

下一篇:宋朝探花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