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967节


五千汉军不知道这个时候该干什么。他们只是目光凝视着背对这边的身

影,像看一座巍峨的山峰。却不敢轻易去打扰他的休息。

风吹过刀柄上的孔,发出呜呜的响声。元召回头看了一眼河对岸的汉军,他打了个手势,示意他们不必过来。他太累了,感觉到从所未有过的累,如果可能,真想躺在这块岩石上,听着大河的水声睡去,再也不必醒来。

也许不用太久,这条河里的血和里面死去的人,都会消失的干干净净,再也看不到一丝血腥的痕迹。只是,他手上的血和心中的血腥,却再也难以消失。

沐浴着最后霞光里的暖意,名叫元召的男子竟然感觉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孤独。在这最虚弱的一刻,他忽然有些疑惑,不知道自己来到这个时代,究竟是为了什么?

难道就只是来杀人吗?这些年来,死在他手上的到底有多少了呢?恐怕他自己都已经记不清。

不知道为什么,河水的声音,在耳边逐渐减弱。世界的色彩,也开始黯淡下来。意识恍惚中,他的脑海中莫名回忆起许多乱七八糟的往事,那些光怪陆离的事,不知道是虚幻中的想象还是曾经存在过的现实。

记得生活过的世界里,那些人间温暖,没有这么血腥,也没有这么冰冷。他的肩头也没有太多的责任,更没有沉重的使命感。那是一种怎样轻松的生命呢?事到如今,他确实不知道,那是不是自己的前生。

胸膛和背后的疼痛,已经有些麻木。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上有多少伤口,更不知道还有没有血流。本来他不用这么拼命的。身为大汉帝国举足轻重的人物,又是整个西征军的统帅。十几万人都可以牺牲,唯独他没有理由这么以身犯险明知道是死地还要做孤独的抗争。

只是,他不这么做,会有多少大汉男儿埋骨在这片大地上,魂魄不得回家呢?他没有空去计算得失,更没有时间来计较生命的重量,当他走出波斯王城的时候,就注定会是一个人悲壮的战争。

河边烟雾渐起,暮色终于降临。而中仿佛听到了战马的嘶鸣和大地的震响。他睁开眼睛,有笑容渐渐浮现。而视野所及处,有数艘战船正劈风斩浪而来。距离这里越来越近,船上的许多人似乎在焦急呐喊着什么。

终于……还是胜利了吧?既然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他终于可以好好的休息了。

元召艰难的躺下身子,平躺在岩石上。他的手没有再去碰刀。也许以后永远也不会再碰刀了。霞光隐没,暮云四合。大好河山,尽归入汉!

“我要睡一觉……谁也不要来打扰呢……。”

喃喃的低语,没有人听见。他只是对自己说的。这短暂的生命里,不管何时何地,虽有千万人阻挡,他也从来没有投降过!现在,这一个小小的要求,并不算过分吧?

拼命纵马奔驰而来的李陵,终于远远的看到了那条大河,也看到了河中心岩石上的身影。他想大声喊出口,可是却声音哽咽的什么都说不出来。泪水模糊了他的视线,他扔掉了头盔和面甲,只是想快一步赶到他最尊

敬的人身边。

波斯人终于还是抵挡不住飞龙军骑兵的冲杀。如同雪崩一般,一败而不可收拾。随着南营局势的扭转,得到强力支援的苏建将军部,马上开始振作起来。两军并力,在经过数次激烈的拼杀之后,西面和北面方向攻来的波斯人也终于开始溃败。

而后,看到胜局已定的李陵,在接到最新的河边消息后,他把战斗的指挥权交给了麾下将校们,让他们不管付出任何代价,也要把这些波斯帝国最后的武装力量消灭殆尽,直到捉住那位波斯王子为止。他只带领着亲军骑从们,心急如焚的奔往河边来。

只不过,还差十几丈远的时候,李陵的心忽然沉了下去。恍惚中,他看到那个如山岳一般的身影,躺了下去。自从追随元召,他从来没有看到他倒下过。不光是李陵,在所有人的印象中,名叫元召的这个人就应该如同帝国的锋芒,永远不会摧折。他更应该像是巍巍长城万里,护卫华夏,永远不会倒下。

可是,他终于还是倒下了。这是让人不可接受的事实!

所有的骑兵都和他们的少年将军一起扑下马来,跳进了河水中。而那五千一直在此守候的汉军,也终于意识到了什么。所有人什么都不管了,一起叫喊着向河中心涉水而去。

也就在这个时候,又一次运送物资从入海口而来的那几艘战船,也终于赶到了附近。站在船头的元横波,来不及等船靠近,他直接脱掉了甲胄,跳入水中游了过来。

元横波是在沿途接到汉军大营的危机消息之后,连夜逆水而上赶来的。由于遇上风急,战船的行进速度缓慢。当在下游河段的水浪中发现越来越多的波斯武士尸体的时候,他已经预感到,可能在王城附近的河面上正在发生激战。只是他没有料想到的是,那会是元召一个人的战争。

在元横波到达之前,李陵终于还是第一个爬上了岩石。他顾不得身上水迹淋漓,直接就扑到了元召身边。

“师父……我来了!”

深深插入岩石的玄刀下,元召平静的躺在那里,他脸上的笑容很温和。就像是平日里当他们几个弟子做出成绩以后,他夸奖他们的时候一样。可是,现在他的眼睛紧闭着,他的胳膊没有抬起来拍拍少年的后背,再夸赞那一声。

李陵蓦然眼前有些黑暗,取得大胜的喜悦和振奋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他紧紧的抱起师父的上半身,感觉是如此沉重。

血染青衫,泪洒江河,如果用他自己的生命甚至全部汉军将士的生命,再加上这万里大陆上的一切生灵,能够换回师父睁开眼睛的那一句赞扬,他粉身碎骨也心甘情愿。

“师父……你醒醒啊!”

然而,回答他的,却只有大河呜咽,万军恸哭。

第九百一十二章 生死若参商

在那一天,大汉玉门关外,朔风又起。而飞马出关的那一骑,没有恢复昔日的将军形象。

夜凉似水,满地清霜。一袭大红披风在这月色里,如同流转的剑光。

“冰儿……你这又是何苦呢?他不会有事的。”

“舅舅,我有预感。这次将是他的劫难!”

长平侯卫青低下头,叹息一声。不用去看,他也知道从小伏在他肩头长大的那个小丫头眼里,现在有着怎样的倔强。

“他是元召!多少的艰难险阻,他都安然无恙的走过来了。这次又怎么会有危险呢?况且在十余万大军的力量面前,波斯人的那些手段,却奈何不了他!”。

卫青眉间紧锁,他努力的压下心头的苦涩。其实,通过不断传回来的军情,他早就知道西征军面临的困境实际上要更加艰险。只是,他却不能说给冰儿听。

然而,对方根本就不理会他的安慰。她有自己的判断,并且比任何人都敏感。

“正因为有这十余万之众的责任在肩头,所以他才会更危险!”

名叫冰儿的女子斩钉截铁地说了这一句。她单骑走出长安的时候,就是这一身装束。如同火焰般的色彩,是那个人的最爱。她比谁都更了解他,因为她身上曾经注入过他的血。那些沸腾磅礴,每每感同身受。

远处传来战马的嘶鸣,将士们已经整装待发。西域的一些残余势力,在上次的动荡过后,还没有被彻底的消灭殆尽。卫青已经下了将军令,在大雪来临之前,必须平定每一个角落。

“好……那你去吧。记得自己多保重。”

稍微沉默之后,大将军戴上头盔,脸色隐没在夜色中。他隐藏了自己的情绪,也对所有人隐瞒了他的身体状况。
首节 上一节 967/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