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927节


波斯王冷冷的回过头,他的手指动了动,抚上黄金战刀的刀柄,目光扫视过所有跟随着的将军们,面色不善。

好像是被大风掠过的庄稼,齐刷刷的腰身矮了一截。将军们心惊胆战的低着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的问话。稍等片刻之后,竟然没有听到想知道的答案,波斯王虽然感觉到奇怪,但胸中的暴戾之气还是有些压抑不住。阳光下的鲜血应该格外鲜亮吧!他很想在这高处当众杀人,立威震慑了。

好像已经预感到波斯王的杀意,有人终于忍受不住心中的恐惧感。几个将军先后扑倒在地,跪伏在他的战靴之下,满脸悲泣的开始诉说。

“伟大的王,请暂且息怒吧!不是武士们不想去训练作战,而是为了保存体力,避免不必要的消耗,所以才处于休息状态的啊……!”

听到这样的回答,波斯王有些发愣。他一时半会儿没有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情不自禁呵斥了一句。

“混账!说明白些,什么保存体力……?”

时至今日,性命要紧,也不必再隐瞒了。反正大本营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必须要让波斯王知道现在身处的危境。至于是死是活,凭天由命吧。想到这里的几个将军互相对视了一眼,咬着牙简略讲述了全体武士军团缺少辎重和粮草的悲惨境地。

“什么?竟然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为什么没有人提前来报知?!”

波斯王虽然知道大军缺粮,却没想到如此严重。听到将军说武士们把骆驼都杀光来吃了,他简直又惊又怒。骆驼阵和重甲军,都曾经是他亲自发展起来克敌制胜的军中王牌。如今却都不复存在了,这让他如何忍得住怒火。

刀光闪过,负责此事的将军已经人头落地。鲜血沾染了黄金战刀的刀锋,在阳光照耀下,果然显得异常的妖艳。而那颗斗大的头颅滚在地上,却是死不瞑目。城头上的所有人尽皆胆寒骨栗,大气儿都不敢出。

“大王……实在是没有办法啊!不到万不得已,谁会舍得去杀那些骆驼吃呢?可是,在大本营的四周,汉军联合西域人封锁了所有通道。我们已经断粮大半个月时间了,根本就没有任何粮草来源……总不能眼瞅着武士们都饿死啊。现在远隔西方大陆万里之遥,远水解不了近渴。如此进退两难,我们实在是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最艰难时候了呀……大王!”

有豁出去的将军声嘶力竭地哭吼着。这段日子,他们不是没有分兵出去与汉军作战,就算是打不胜,如果有机会抢夺一些粮草军械回来也好啊。可是,在汉军严密的军事部署面前,他们就连这样的目标也做不到。

“你们在说什么!前些日子派出去劫掠西域诸国的骑兵们呢?他们难道什么也没弄回来?”

波斯王的脸色变得很难看,他心中的怒火在持续升腾。不过,现在已经不是随便再杀人的时候。而随后听到的回答,让他也终于意识到,大本营面临形势的严峻了。

“五万骑兵西去多日,可是现在不要说劫掠回粮草来,就连他们的踪迹也是无声无息……一去之后,再无回音!大王,我们怀疑汉军在熟悉地形的西域人配合下,已经全面形成对大本营的包围……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就、那就太可怕了!”

一片死寂中,有人终于说出长久以来的担心。掠过城头的云层千重万叠,带来杀气,好似有巨兽张开利爪獠牙,正伺机而噬。

第八百七十章 天机难测已注定

当流沙口战役取得大捷之后不久,自长安出发的皇帝钦使,就在这一片军务倥偬中来到了敦煌汉军大营最前线。

水陆兼程,星夜而来,满身风尘的御史大夫司马相如,带着浩浩荡荡车马队伍,上面应有尽有,装满大批赏赐之物。

在这大战爆发之前的平静间隙里,元召带着满营诸将,迎接了他们的到来。当看到司马相如带着真挚笑意,握住他的手臂,向他祝贺胜利的时候,元召其实心中还是有几分疑惑。对于皇帝派朝廷重臣在这个时候来西域,他感到很意外。

一切该有的礼仪过后,携手进入大营之内。元召随意看了一眼,发现从长安来的这支队伍中,除了部分重要职司官员跟随之外,还有几张并不太熟悉的面孔。他在脑海中回忆了一下,多少有些印象。眉头略微动了动,好像是已经猜到了他们来意。

司马相如却并没有提及其他,在正式场合,他只是忠实履行着自己皇帝钦使大臣的身份。一切丰厚的赏赐交割完毕之后,他笑吟吟地又交给元召几封家书。

“好好看看吧,她们该说的话应该都在里面了。呵呵!哦,还有这一封,是陛下亲书,让我亲自交给你的。”

元召接过司马相如最后递过来的那一封密封书信,看清楚上面熟悉的字迹时,他不禁有些愕然。

如果说前面的几封他捧在掌心只是温馨的话,那么皇帝以这种不同寻常方式传递过来的私人书信,就让他感觉几分不安。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这样感觉的呢?元召虽然极力不去想,可是在心底深处,却没有办法彻底消除。自从那位据说已经能够推演天地玄机洞察阴阳关系的皇家学院名誉大祭酒在他离开长安之前,与他说过那几句话后,元召的心里,就莫名有了这样的焦虑。

所谓的“天人感应”那一套,元召从来就不会去相信。但这样的意思,如果是从董仲舒的口中说出来,他就不得不慎重对待了。

董仲舒和儒家学派的作用,虽然因为他的干预,而并没有达到历史上那种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地位。但因为皇家学院的巨大影响力,却成全了这位已经快八十岁老人在天下各学派中无与伦比的名声。可以这么说,他说出的每一句话中所包含的意思,很可能就会成为天下舆论的导向。就是在朝廷大局上,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元召暗自苦笑着摇了摇头。他离开长安前与董仲舒的那次交谈,并不为外人所知。如果泄露出去任何内容,恐怕都会造成极其震撼的后果。

“人老为妖”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尤其是像董仲舒这样的人物,这些年来,他一直都在长乐塬那个帝国最核心的地方,密切观察着一切变化,恐怕比谁都了解元召到底有着怎样的能量。

“……不管从前,现在,还是将来,我所做的一切,无任何私心。所为者,不过是为天下苍生求一个真正的安宁而已!”

这是元召在那双阅尽沧桑的灼灼目光注视下,亲口对董仲舒作出的最后保证。而这句话,也正是他一直履行的准则。

“元召,你已经达到了人臣的极限。古往今来,恐怕从来没有人像你这样有无限的权力和天子的绝对信任……高处不胜寒!一切取舍都在你的方寸之间,希望你能一直保持清醒,不惑于心!”

这是董仲舒面对着这位大汉帝国绝世无双的天纵之才最后一次提醒和训诫。他一点儿都不怀疑,由元召亲自部署的西征大计绝对能够成功,而且取得的成就一定会横绝四海亘古绝今。而到了那个时候,他也许已经再也没有机会与之进行这样的深谈,而且,此人必定蛟龙騰渊鲲鹏在天,世间已经无可制约之者矣!

元召非常理解董仲舒的苦心。他自然也很明白,天下有识之士在密切观察者更是不在少数。只不过,将来到底会怎样,他现在并不会去刻意为之。他想要的并不是什么权力,而是实现心中的那个目标。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至于在钦使队伍中,与董仲舒有着师承关系的几个博学之士都跟着前来,元召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司马相如带着大批人众去履行职责犒赏三军了。元召在这点空闲时间里,拆开那几封家书,清秀字迹中透露出的是对征人的无尽牵挂,还有与他分享的喜悦。

苏灵芝的信有些简短,就如同她与元召的关系一样。两人之间从来不需要去刻意的表达缠绵,当年在长安的秋雨过后,她牵着他的手带回家,他漂泊的心就在那一刻安稳下来。这些年来,这样的感觉从未改变。

女儿元月已经蹒跚学步呀呀讫语了。而令人惊奇的是,虽然元召并不在身边陪伴,她嘴里吐出的第一个音节,竟然是模糊不清的“爹爹”。在苏灵芝喜悦的文字表达中,元召铁血剑骨支撑下的内心深处,有些莫名的柔软在悄悄的萌生。他当然可以想象到,在那些漫长的等待中,灵芝是怎样不厌其烦的一遍遍教他们的女儿这个简单的音节……。

而素汐公主的信就写的细致而绵长。丰儿的眼睛很有神,丰儿的眉毛充满了神采,丰儿的啼哭洪亮而有力,丰儿的额头像极了他的父亲。还有,皇帝非常喜欢他,经常过来逗他玩呢……如此的细碎而琐屑。元召却每一个字都认真的读完。西域的阳光透过沙尘,斜射在他的脸上,敛去锋芒,轮廓柔和。所有的侍从将校们,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无敌统帅有过这样的神情。

当然,这样的时刻很短暂。这是两军战场,儿女柔情只有片刻就足够了。

冰儿这次竟然也非常罕见的亲手写了一封信带给他。单薄一页纸上,却有着深深的怨念。她在抱怨和后悔,如果早知道这场战争要进行这么久,她就应该重新披上铠甲,追随他作战的。

元召笑着摇了摇头。他知道,已经散落青丝、红颜若雪的女子,只是想单纯的跟在他身边而已。春风万里,莫辜负芳草心意。他已经许她山河归宿,又岂能悔却呢!

而相比起这样的温暖轻松,年轻皇帝的亲笔书信,托在掌中,就显得有些沉重。元召慢慢的展开,一边看着,一边想起他们从前情谊和共同的日子。心中有莫名的淡淡哀伤。

“……元哥儿,我也许注定不会有皇家子嗣了。不是皇后和嫔妃们的事,是我自己的身体原因。太医院那些老家伙们在这件事上应该不敢开玩笑……其实,我并不想你劳师远征的。更没有那么大的帝王之心……这几年做皇帝,感觉很累呢。反而我们一起在长乐塬上渡过的那些时光,才是我最怀念的时候。也许,当初父皇不看好我是对的吧……。”
首节 上一节 927/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