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925节


当时的人都以为这只是一场虚妄。而恰恰那个少年,正在秋风里,走进长安。于是,开启一个从所未有过的盛世序幕,就从那时开始……一直到今天,已经二十多年了。

二十年的时光,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不过就是从少年到壮年的过程。他们娶妻生子,繁衍后代。周而复始,履行生而为人的平凡使命。而对于这个已经有着几千万人口的国家来说,却正在逐渐脱胎换骨,真正的成为一个超级繁盛不衰的帝国。

身为皇室贵族的燕王和广陵王,有机会比其他外间人知道这其中更多的内幕。也知道更多埋藏于煌煌盛世后面的残酷代价。

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眼前这个人温和的外表下,到底有着一颗怎样坚硬的心。有时候他们在暗中谈论起来,心中的惊恐和害怕竟然无以名状。

这二十年的时间里,曾经有多少王族贵戚和权威赫赫的大人物,都败亡在他的手中呢?如果从头梳理一遍,任何人恐怕都难以再升起与这个人对抗的念头。

曾经想要置他于死地的人很多,但无一例外,都以悲惨的结局收场。在很久之后,燕王和广陵王隐约知道,他们的父皇,谥号为武皇帝的刘彻也亲手布置过精密的杀局,想要诛杀元召,彻底消除心中对未来的隐忧。

但就连这位具有帝王之心的皇帝,最终也失败了。元召在世间安然无恙,而皇帝却已经去了他的茂陵,黑暗永寂……。

世界上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先皇武帝的死与元召有丝毫的关系,但在许多人的心里,他们永远也不相信,元召那双能够洞察一切的眼睛,会没有提前发觉皇帝身边存在的危险。而如果那位好大喜功、刚愎自用皇帝的离去,是他冷眼旁观乐见其成后果的话,这背后所牵扯的关系,可就太复杂了。没有人敢去想,更没有人敢随便把自己的猜测说出一句。

如果够聪明的话,把元召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好好分析一下,就会明白,这个人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的权谋斗争,一切的目标,都是为了他身后这个国家的稳定和强大。这无疑是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情怀,但更是一种可怕的信仰。这也就意味着,他为了维护这个目的,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燕王和广陵王,就是两个聪明人。或者说是他们有优秀的幕府团队。自从亲眼目睹过几位宗室亲王的悲惨下场后,他们就收敛了自己的野心。尤其是在最有希望挑战皇位继承人地位的那两位皇子尽皆夭亡后,他们就心惊胆战的彻底死了心。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当很久之前,元召似是有意又似乎是无意当中对他们透露西征的计划之后,他们便追随他走上了这条道路。

“只要是对大汉王朝的和平稳定发展没有阻碍的事,元召都会极力赞同和帮助的……因此,两位王爷的未来,当远离大汉,域外称王!而借助于大汉军队的西征,成就霸业,正当其时也!”

这是庞大的幕府团队对燕王和广陵王提出的最中恳意见。他们深以为然。因此,从各自的封地再次来到西域,他们带来的不仅是手头上的军事力量,还有全部家底儿。这两位王爷已经下定决心,跟着元召去拼搏一把。成功了,肯定能开创一番基业。就算是失败了,那也没有多大关系,最多再回来安分守己的做他们的王爷就是。

元召对于当今天子的这两位兄长,还是很客气的。只要是知道分寸的人,他向来不吝于帮助。既然他们有开创之心,他自然会帮助他们达成心愿。毕竟,大家都是华夏血脉,炎黄子孙。

“两位王爷,过奖了。我不过是尽力而为罢了……呵呵!那么,你们可都准备好了吗?”

元召淡淡的笑着,看着这两位面色激动的皇室贵胄。他相信,他们都很明白自己问的是什么。

“元侯放心!既然皇帝陛下已经同意,我们便再无后顾之忧。离开长安之日,我们就已经下定了决心,追随元侯大军去西方大陆,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让那里世世代代成为华夏族裔影响所在。”

“现在,还有那些顾虑吗?”

“绝对没有了!真是没有想到啊,元侯用兵如神,十五万波斯精锐,旦夕之间一败涂地至此!虽孙、吴复生,管、乐再世,难与比肩也!”

广陵王刘胥也是自负韬略的人,身为皇室亲王,历来非常骄傲。然而在元召面前,他却表现的循规蹈距,不敢逾越半分。谁都听得出来,这是他发自肺腑的敬佩。而这,也正是其他人的真实想法。

面对着万千双目光的注目,元召却只是摇了摇头。他平静的说道。

“这些胜利,其实都是将士们的功劳。没有他们奋不顾身的浴血奋战,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打败波斯人,又谈何容易啊!”

风从远方吹来,带着天山的冰雪气息,也带着祁连山的雄壮豪迈。元召摆了摆手,示意所有人不必再说这些吹捧的话。因为,马上就要开始的武威大战,他已经成竹在胸。有一些战略部署,现在必须要让大家都听明白。

“流沙口战役之后,波斯大本营的兵力全部加起来,已经不超过二十万了。而这其中,精锐能战之士,还要减半……呵呵!彼消我长,如果单从兵力对比上来说的话,汉军已经占据绝对的优势。如果再加上西域诸国联合起来的军队,波斯大本营已经四面楚歌,武士们的战斗力恐怕要大打折扣。更何况,他们的粮草供应断绝多日。这正是我们全力发起进攻的最好时机。”

元召说到这里,周围将士们早已经都摩拳擦掌等不及了。不久之前流沙口战役的胜利,是汉朝军队近年来组织的一场最大战役。而取得的战果是如此辉煌,令人在振奋之余,无不渴望着对波斯大本营展开会战的到来。

“最新接到的战报,也都是好消息……长城之外的北方草原上,卫将军也已经同时展开了对波斯北路军团的进攻,几次会战,都战绩斐然,相信取得完胜的日子也不会太远了。而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算算日期,我们大汉朝的战船编队,现在很可能已经看见西方大陆南支半岛的边缘陆地了。”

元召的讲述很平淡,像是在说几件再平常不过的事。然而,周围所有人的热血都已经在沸腾。没有人会经受得住这样的蛊惑。

“战!战!战……活捉波斯王!汉军万胜!大汉帝国万胜!”

不管是举起刀剑的将军,还是振臂高呼的参赞青年才俊们,他们的声音整齐划一,充满了无尽的力量。

第八百六十八章 擒王埋伏已十面

世界上有人哭就有人笑,有人振奋就有人沮丧。与汉军将士们的锋芒毕露不同,相隔数十里的波斯大本营内,现在已经是人心浮动,惶惶不安。

就算是都曾经发誓把生命效忠于波斯王的这些彪悍武士们,一旦真正意识到陷入绝境,他们也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相比起来,在战场上壮烈的拼杀而死,反而不会让人感到害怕。可是像如今这样,整个大本营的东征军团竟然开始发生因为饥饿而争抢食物的现象,就十分可怕了。

效忠于波斯王陛下是一回事,可是能不能填不饱肚子,这又是另一回事。在这几十年对外扩张战争中,波斯帝国的武士们还从来没有遇到过现在这样的情形。

已经有许多小规模的自相残杀在暗中发生。有时候的起因,仅仅只是为了争夺很少的一点儿军粮或者是一头骆驼的归属。成千上万头被训练出来随着东征的沙漠骆驼很不幸,它们在这遥远的东方战场上并没有发挥出该有的作用,而最后等待它们的结局,却终究将无可避免的成为主人们的食物。

身体壮硕孔武有力的波斯武士,大多都不是吃素的。他们需要吃肉来维持身体的需要。现在整个西域对他们坚壁清野,想要吃到牛羊肉,已经是一种奢望。就连那些狼虫虎豹等动物们,也因为数次激烈的大战而受到惊扰,远遁到其他地方去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猎取只兔子打打牙祭,也变得极其难得。不得已,锋利的弯刀,就只能用来杀骆驼吃肉了。

有些波斯武士虽然十分不愿意这样做。但更多的人毫不犹豫就把一只又一只的骆驼放倒在地,剥皮剔骨,很快就把身上的肉分割殆尽。没办法啊!如果不杀骆驼,就只能杀战马了,那将会更加令人绝望。

类似的事情一旦开了头,就很难再制止。将军和王庭贵族们虽然知道这无异于自掘坟墓。但他们也没有办法。也许这样的混乱局面,整个大本营内就只有波斯王本人还并不知道。因为他最近的脾气变得无比暴躁,没有人敢轻易向他去报告这些不好的事。

时至今日,东征大军一路杀到这里,已经没有办法再回头了。随着玉门关和流沙口两次重大战役的失败,整个东征军团已经锐气尽失。他们从上到下都没有想到,远征万里来到这里,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挫折。

大汉帝国军队的厉害,远远超出了波斯人的想象。只不过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总共超过二十多万最精锐的波斯军队就这样灰飞烟灭了。在这片方圆几百公里的土地上,黄沙之下枯骨成堆,呼啸西风魂魄凄厉……。

所有被波斯军队践踏过的地方,之所以令人闻之色变,是因为他们的残暴不仁。弯刀所向,纵横杀戮。烧杀掠夺,无恶不作。而波斯人正是利用这样的手段,来实现他们在西方大陆的无限扩张。

然而今天,他们遇到的对手,在某些方面却比他们更要暴虐和可怕。波斯人算是真正见识到,一支战斗力远远超出他们的军队,如果再加上铁血无情,那么不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带给对手的威慑力都是无与伦比的。

玉门关大战的时候,波斯人虽然遭到惨败,但因为相对来说还占据着绝对优势,他们还没有切实感受到这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而发生在不久之前的流沙口战役,却大大不同。

流沙口战役,将近十五万帝国精锐军队,就在距离大本营不足百里的地方被彻底的消灭。所有的能战之士,都葬送在了那里。他们在失败之后,遭遇到了汉军无差别的杀戮。

其实,也不能说这么多人全部死在了流沙口。在战役结束之后,回到波斯大本营的伤残武士大约有近万人。很明显,这些已经永久失去战斗力的波斯武士们,是经过汉军挑选之后放回来的。

没有人认为这是汉军统帅的仁慈!这些重伤的波斯人,等待他们的悲惨命运,还不如当时就战死在激烈的战场上呢。
首节 上一节 925/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