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921节


在这些波斯将军的潜意识中,汉朝的军队就算比他们从前见过的所有其他国家军队都厉害,但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他们的下场也必败无疑。毕竟,加上先头军团,从波斯大本营出来的是十五万精锐。而对方,仅仅只不过五万多一点人马而已。这也正是波斯人的底气所在。

然而,从身在大本营指挥的波斯王到这些临战的将军们,令他们所有人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已经在流沙口做好一切准备的汉军,并不是他们先前所认为的五万,而是十三万!

如果波斯人的情报够准确,也许还会有机会来得及补救。再如果,他们能提前知道五万先头部队已经被彻底消灭在前方的连绵沙丘之后,也许会选择更加谨慎的出击而不会落到一个可怕的下场。

很可惜,他们骄傲自大的内心蒙蔽了双眼,从而轻率地就发动了进攻。当在夜色中与汉军骑兵展开第一轮激烈对战之后,一切便无可挽回地朝着失败的深渊滑落。

狙击的汉军果然有些厉害。在从这天傍晚时分一直到第二天中午的数次进攻中,出动的几支波斯军队并没有占到多大便宜。不过,他们却有巨大的收获。那就是从中真正的探知了汉军的作战水平。

虽然那五万先头部队一直没有联系上,令人心中有些不安。但在所有波斯将军和贵人的想法里,并没有人认为他们已经失败或者是被杀。汉军展现出来的实力,是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战胜波斯骑兵军团的。这是大家经过简单商议之后,共同的意见。

也正是抱着这样的心理,统领十万大军的将军们制定了最新的作战计划。经过这数次接战之后,他们已经判断出,汉军在此狙击的总兵力大约有四、五万之多,这很可能就是汉军大营的总体兵力了。

这个发现,让波斯人欣喜若狂。如果判断没有错误的话,也就是说,敦煌城汉军大营为了救援突袭波斯辎重营地的那支骑兵,而不惜全部出动来到了这里?这可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机会。

“既然汉军离巢而出,与我们在此地对峙,一定已经陷入了骑虎难下的境地中……为了波斯王陛下统一天下的大计,我们这次一定要把汉军全部消灭在这片沙丘之地!如此,敦煌、玉门自可不攻而破。王之大事可成!”

将军们一片雀跃。以十五万对五万,简直是稳操胜券。眼看着最大的功劳就要在他们手中成就,说什么也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自以为掌握主动权的波斯军团,没有一个人再怀疑这其中有什么玄机。对于将军们传达的总攻命令,都信心百倍的做好了执行的准备。已经不需要等待的耐心,也不需要再做那些没有用的试探,明日破晓之后,十万大军将全部出动,直接把流沙口踏为平地。

而就在这大战爆发之前的最后一个平静夜里,流沙口汉军的临时营地中,大汉帝国的年轻统帅却并没有半点儿焦灼紧张。

他所在的营帐普普通通,没有一点儿特殊之处,只是堪堪能够遮挡夜晚的寒风。那里面透漏出来的灯光有些黯淡,然而,在每一个巡守士兵的眼里,那却是让他们感到最安心温暖的保证。

流沙口对面的波斯人可能永远也想不到,就在他们抱怨着夜晚的寒冷,而无奈的吃下分配到每个人手中刚刚可以饱腹的粗糙食物时,这边的汉军却在享受着美味的大餐。

肉类,粮食,新鲜蔬菜……堆积如山的各种补给供应,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源源不断的自玉门关运送到这里来。虽然只是战争最前线的临时营地,在保障战士们休息饮食方面,却一点儿都不糊弄。各种设施应有尽有。如果不是面对着十万敌军的大战随时就会爆发,还以为这里是大后方的军中疗养地呢!

这样优厚的后勤保障条件,不要说在从前的战争中闻所未闻,就是大汉王朝最近几年的对外征战,也从来没有达到过这样的水平。而这一切的来源,自然就是现在统帅营帐中做客的那些人带来的。

悬挂的牛皮纸油灯,光线显得有些暗淡柔和。如同挂在帝国年轻重臣脸上的笑容一样,虽然不显一丝凌厉,却没有一个人敢于忽略这其中透露出的每一个信息。

席地而坐在这座普通营帐中的二三十人,互相之间显得有些拥挤。如果放在汉朝疆域内的大江南北,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可都是显赫一方的大人物。

通商天下,富可敌国。无论是身价还是影响力,都绝对非同小可。就算是在郡守、诸侯面前,也是能够享受到特殊待遇的人物。

然而,当不久之前他们听从召唤,千里迢迢从长安赶到玉门关,再从玉门关直接来到敦煌最前线,在这个大战之前的夜晚聚集在元召营帐中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嫌苦嫌累,更没有一个人抱怨什么。恰恰相反,这些曾经推动大汉王朝经济发展的大商巨贾们,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神情,以在这间局促的帐篷中占有一席之地而感到无上的荣耀。

“你们其实不用这么辛苦的,在玉门关等消息就好。毕竟两军阵前刀枪无眼,箭矢无情,万一有什么损伤……我却问心难安啊!”

元召淡淡的笑着,语气中有些无奈。这并不是他的谦逊之词,而是心里话。就连他也没有想到,这些人想的太周到了。不仅把大量的军中补给物资亲自运到流沙口来,而且还都表明态度,要亲自见证元侯和汉军的这场伟大胜利,在后面擂鼓助威摇旗呐喊。

“元侯说的哪里话来!问心难安的人,恰恰是我们才是啊!”

元召话音刚落,已经有人站起身来,神色诚恳,慷慨激昂。身为东海徐家的当家人,昔日的公子徐乐,早已成长为坐镇一方控制半个天下盐业的风云人物。这次他和聂家公子作为领头人,远赴西域而来,一切都是以绝对听从元召的部署为唯一目标。

“徐公所言,也正是我们想说的话。元侯,没有您,哪有我们的今天呢?如今您亲自率领大汉军队甘冒矢石,浴血奋战,还不是为了替我们身后的这个国家去开创一片更辉煌的天地……我们作为这其中最直接的受益者,自愧没有力气追随元侯上阵杀敌,但略尽微薄之力,做这些区区小事,还是可以办到的。呵呵!”

听到聂家公子的肺腑之言,其他人也随着纷纷出言赞同。自从听到元召召唤,他们便敏锐的意识到,大汉帝国的这次大动作,很可能会带来新一轮超出所有人想象的财富掠夺。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要不牢牢抓住,一旦错过,那就追悔莫及了。

元召也笑了起来。和这些人打交道,反而比任何人都轻松。他能给他们指明财富的道路,他们便死心塌地的追随支持他到底,这就足够了。

“好!既然来了,那就好好看看吧。看看用你们的赋税所培育出来的大汉帝国锋芒,是如何展现他们的力量!”

听到他话语中的坚定执着,无论是商人们还是将校们无不信心大增。他们拍案而呼,击节赞叹。是夜,阖营皆欢。

而在不为人所知的间隙里,元召平静的看完接到的最新斥候密报,他不动声色地饮完最后半盏茶。然后站起身来,宣布了决战的命令。

“明日辰时,波斯军将大举进攻,我们最重要的一次战争到来了……诸位将军,按原先部署开始行动吧!”

所有的富豪商贾都站起身来,以崇敬的神情目送显露峥嵘的将军们离去。他们的心在剧烈的跳动,将要亲眼目睹一场帝国战役的巨大荣誉感油然而生。今夜,将无人入眠。

在深沉的夜色掩护下,所有汉军主力部队和闲杂人等全部撤离出流沙口地带。他们将按照计划去各自指定的地方待命。

空荡荡的临时营地前,只剩下李陵和他麾下的飞龙军。经过这几天的休整后,这支创造突袭传奇的英雄骑兵部队,已经全部恢复昔日的精神抖擞。而现在,又一个光荣的使命再次交给了他们。

“明天早晨,就看我们的了……出发吧!”

少年将军一马当先,星光之下,长刀吞吐光华。

第八百六十四章 流沙大战敢争先

当一弯残勾月隐没在苍茫的西方,东方的曙光再度破晓时,新的一天终于到来。几天来已经观望良久的波斯军团全面出动,带着原始的野蛮气息,扑向流沙口而来。

势在必得的波斯人,一旦展露出真正的霸气,是十分可怕的。十万大军中的三万重甲部队排列在最前面,这些体型魁梧力大如牛的家伙,他们的武器不是弯刀,而是特制的长斧。他们的坐骑也不是烈马,而是经过特殊训练的骆驼。

这支重甲骆驼军,能够动用他们的机会很少。不是他们不想参加战斗,而是至今为止罕有对手值得他们雷霆一击。

而今天,为了一战成功,也为了以最残酷的手段报复汉军。所以,他们才得到了这个耀武扬威的机会。

不要说他们骄傲,是因为他们有这个骄傲的资本。普通的骑兵,在如同小山丘一般的骆驼军面前简直就是不堪一击,根本就没有对抗的能力。丈八长柄的巨斧从高处挥舞着劈下来,不要说是刀剑了,就是大戟长槊也难以招架。

三万重甲军,行动起来简直是惊天动地。烟尘四起黄沙滚滚,沙丘都被震得簌簌作响。隔着十余里之外的距离,就能感觉到大地的震动。可谓是神威凛凛,挡者披靡。

在他们后面排列的是五六万骑兵部队。他们既可以集中冲锋,又可以分散突袭。纵横来去,彪悍异常。

而最后面压阵的则是两万波斯步卒武士,他们通常的任务是杀伤俘虏打扫战场。在这样的大阵势面前,很少能够轮得到他们去冲锋作战的机会。
首节 上一节 921/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