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902节


“有敌!准备作战。”

其他人大吃一惊。察觉到左侧不远杀机大起,急忙看过去时,却只见几百骑波斯武士正排开一个半圆形,从沙丘半坡上冲杀下来。

形势严峻,不容多想。很明显,这是波斯人的游骑队伍,专门儿在两军中间的交错地带绞杀汉军斥候的。江生当机立断,传令马上加速撤退。拼命的下场只有死。而想要在这几十倍的敌骑手中逃生,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有人交替掩护,无论是谁,最后有机会逃得性命者,一定要把我们手中的西域情报带给元侯!”

江生声嘶力竭地大喊。他的心中有无限悲凉,今天就算是所有人拼了性命不要,能够保护得逃出一两个去,就已经是最大的幸运了。而其他人……很可能就要在这新年即将到来的一天,葬身在此地了。

已经发现猎物的波斯武士,是绝对不会轻易放弃的。两军中间的这百里之地范围内,大多都是沙丘起伏的地势。而在这中间猎杀敌人,正是波斯人最喜欢做的事。

那十几个汉人倒是跑的飞快。不过这也没关系,这么远的路,他们想要逃回家,那是痴心妄想!

数百波斯武士们呐喊追逐包抄,双方距离越来越近。他们很有把握,再有一个呼吸的功夫,铁蹄踏过之处,就能把这些汉军斥候乱刀砍成肉酱。

然而,几乎是毫无征兆的,无数的弩箭就从对面沙丘后射过来。大汉九臂连环弩的无上威力,终于让嚣张的波斯游骑军吃到了苦头。

迎面风起,大旗猎猎作响。剧烈喘着粗气的江生和他的手下兄弟们,猛然勒住战马,一齐往右边沙丘起伏处看过去时,忽然都一起呆住了。

一轮弩箭射罢,百骑大汉骑兵尽出,雪亮战刀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而平静指挥他们的那一骑白狐貂裘装束者,正下达残酷的命令。

“大过年的杀人总是不好。不过,既然是波斯人,那就……全部杀光!”

然后,他朝这边挥了挥手。面对着以最高礼节致敬的勇士们,脸上已经带了温暖的笑意。

“欢迎回家。走吧,我们一起回大营……新年快乐!”

《大汉帝国史·元公世家》卷三:“是岁,波斯军武威,元公屯敦煌。除夕日,公备盛宴,将兵出营,亲迎诸将士晚归者……恰其时,长安钦使亦至,颁赏赐,阖营尽欢,以度新岁。元公将兵,体察入微,士皆甘为之效死,非偶然也!”

第八百四十五章 酒中豪情似海深

从长安来的犒军队伍庞大而隆重。车马仪仗各种物资,一眼望不到头。除了大批职司官员跟随之外,作为皇帝使节的几个重要人物,身份更是尽皆显贵。

在朝堂上担任御史大夫的司马相如能够作为正使前来,本来是题中应有之意,不足为奇。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先皇武帝的两个儿子燕王刘旦和广陵王刘胥,竟赫然也在其中,这就令人感觉有些意外。

另外,大汉太史令司马迁主动请命,想要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到西域军中来亲眼见证一下这场大国之战。对于这样的请求,皇帝自然是当即应允。大汉史书上当然要详细的流传下这般赫赫功绩,正需要这位太史令的最准确记述,以叙盛事。

两个身份尊贵的王爷,却是第一次真正到军中来。自从进入敦煌城中之后,便满脸都是赞叹的神情。他们在所带大批侍从的保护下,走到将士们当中来,问寒问暖,笑容殷切,十分宽容。

对于这样高高在上人物的关心,并没有多少人表现出受宠若惊的意思。大汉军中最重的是英雄名将,如元召、卫青、霍去病等……那才是他们真正的偶像。而这些皇室贵胄显然距离他们太远了。

不过,对于将士们的冷淡,这两位王爷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高兴的样子。在他们内心深处,只要大汉的军队能够替他们争取到想要的东西,这点儿失礼怠慢又算的了什么呢?

敦煌城内外在主要的位置上,都悬挂着大红的灯笼,显得很是喜庆。而一些负责后勤保障的军士,则在紧张的忙碌着。他们宰牛杀羊,准备着各种丰盛的菜肴。

转了一圈之后,不要说是使团队伍中的其他人有些惊奇。就连燕王和广陵王都不由得感到有些意外,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这是在大汉帝国战争的最前线,他们还以为是身在熙熙攘攘的长安街市呢。

从所有将士们脸上一点儿也看不出面临战争的紧张情绪,更没有害怕。他们每一个人都表现的兴高采烈,闻到空气中飘荡的煮肉香气,脸上都充满了满足和憧憬的神色。

虽然说大汉军中伙食不错,没有人会为了吃什么而挑剔。但像这样的盛大日子,却是可遇不可求的。受到气氛的感染,有些汉军将士已经在开始准备一些小小的节目。他们想用这种方式,为他们最为尊敬的统帅和共同作战的兄弟们献上一份祝贺。

为了吃肉而杀牛,在大汉境内自然是不允许的。以农耕播种为主的现阶段,私自宰杀耕牛,可是重罪。不过,在敦煌城,却可以大快朵颐。

西域的某些国家,最不缺的就是牛、羊、骆驼这些东西。在这里,一次性杀几百头牛羊来犒劳将士,一点儿都不成问题。

几十口大锅里的水滚开着,下面大块的木头熊熊燃烧,牛羊肉在锅里翻滚,整座城都弥漫着浓浓的香气。其他各类食材都堆成了小山。所有将士都做好了今日欢宴的准备。

只是,风过处,尘沙又起,他们的统帅还没回来。

“元侯身为一军统帅,怎能轻易出动,身陷险地呢?万一遇到什么不测,岂不因小失大,悔之晚矣!”

燕王站在窗前,看着敦煌上空的沙尘,一边说着一边不住摇头。无论是燕王刘旦还是广陵王刘胥,他们都对元召的举动非常不理解。不管从哪方面说起来,元召现在都是身负天下之望的重要人物。放着麾下的精兵强将不用,自己带人出城接应执行任务的普通汉军士卒,这样的事,简直闻所未闻。

安静坐在城中等候的司马相如,淡淡的笑了起来。这些皇室贵胄怎么会懂得元召的所作所为呢!如果他不这样做,那就不是元召了。

“元侯重意气。所有追随他杀场征战过的人都知道,他把每一个将士的安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而且,今日除夕设宴,他本来就是为将士们准备的,如果有人回不来,他会不安心。”

担任御史大夫的司马相如,现在也是重要的朝廷大臣,他素来了解元召心意,内心深处对其如此作为其实是非常赞赏的。不过,他是谦谦君子,这一路西来,在面子上对两王自然是客气的多。

广陵王刘胥却在一旁不以为然的说道:“司马大人可能没听明白王兄的意思。敦煌城外,虎狼环饲,数十万波斯大军正虎视眈眈的盯着汉军的动静。以元侯的身份来说,确实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轻易的外出啊!”

在这座临时的帅府之中,此时负责接待长安钦差使团的人,正是在波斯人的围困中死守敦煌城达月余之久的张骞。他身上的伤还并没有痊愈,仍然有些行动不便。在这样的场合,他本来并不想节外生枝多说什么的,但听到这两位王爷说的话,这位经历过铁血之战的汉子,终于还是忍不住说道。

“元侯……他就是这样的人。自数日之前,元侯下令晓谕军中各部,准备在敦煌大营举行新年庆祝活动。为此特意暂时停止对波斯人的出击,一些就近活动的斥候军已经奉令赶回。而终究有许多深入敌后的汉军勇士,一时半会儿的回不来。元侯对此深为不安,他曾经对我们说过,每逢佳节倍思亲,战士们远离故土,域外作战,忠诚勇敢自然是不用说的。但在这样重大的日子里,思念亲人却是人之常情,是无法避免的。所以,他才要在军中为他们举行盛大的宴会,使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温暖与情意。这是所有汉军将士共同的节日,任何人都不应该缺席……他亲自出城,是想以全军最高统帅的身份迎候他的战士归来,一个都不能少的共度这欢聚时刻。”

张骞平静的说着这些话,如同在叙述一件平淡无奇的事。然而他刀伤结痂的手掌紧紧的握着,已经显示出他内心的极不平静,

“好!这才是大丈夫所为……元侯真是令人钦佩!”

坐在稍远处正在翻阅一些战报文件的司马迁,重重的拍了一下几案。随后站起身来,大声赞叹。

“太史令大人,此话怎讲?”

司马相如笑眯眯的看着这位祖上和自己出于同一宗族的耿直史官,他虽然心中明白,却很希望博学多识的司马迁能够当众说出自己的见解。

大汉太史令司马迁,果然没有令人失望。自从上次经历过劫难之后,似青松沐雪,他消瘦的身躯更加挺拔,风骨也更加不屈不挠。他以掌抚胸,慷慨而言道。

“迁有幸,掌管太史令职,得以翻阅大量库府藏书典籍。对于前朝历代名将圣者事迹,所知甚多。其烈烈威武者有之,赫赫功勋者有之,名震四海慑服威远者更是不乏其人。而那些屠杀万夫令人骨栗不敢直视者,亦是不可胜数……这些人都被称为世之名将。然而,如同元侯这样从内心深处真正体恤士卒者,我却从来没有听说过!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了。至于将来有没有德行武功超过他的,我却不敢妄自菲言。”
首节 上一节 902/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