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882节


江生简短的说完,所有人一起低声允诺。刀轻轻的拔出鞘来,手中的弩箭也扣好了机弦。每个人都提前瞅准了自己要对付的目标,草坡之上,夜风吹得呜呜作响,但却没有人感觉到寒冷,反而手心里似乎要攥出汗来。

江生他们的判断其实并没有错,这一片营帐正是波斯人关押俘虏的地方。而且负责看守的人也不多,就是他们眼中所见的几十人。但当他们开始行动的时候,却并没有料到,这一步踏出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入夜之后冷风侵骨,波斯人围在火堆旁,叽哩哇啦的一边大声谈论,一边用刀割烤熟的猎肉大口吃着。连日来的战斗和收获,让所有的波斯人都心满意足。即便是轮到他们来熬夜看守俘虏,也并没有什么不满和抱怨。

也不知道因为饥饿还是伤痛,那边空地上的俘虏当中有人发出痛苦的声音来。波斯武士的首领皱着眉头挥了挥手,立刻有几个人拔刀走了过去。

痛苦声音很快就停止。波斯武士们重新走回来,把刀上的血迹擦干,又继续烤火割肉吃。这些俘虏的生命在他们眼里,像一片羽毛一样轻。如果不是尼赫古元帅有命令,留着所有的俘虏还有大用处,他们才懒得费心思看管这些人呢。统统一刀两断,才是最简单的办法。

悄悄靠近到几丈之外的江生十余人,藏身在枯草间,眼睁睁的看着刚才杀戮一幕,无不目呲欲裂。那个受伤极重的汉军士卒,被不耐烦儿的波斯武士一刀就砍去了头颅。连同他附近怒声喝骂的七八人也一起被杀。此时此地,生命如同草芥没有什么两样。

手中刀被握得紧紧的,瞅准机会,江生打个手势,几个人潜踪蹑影摸到跟前,猝然发难,几个执守的武士被刀断咽喉,应声而倒。然后他们毫不容情,一起举刀朝火堆旁的那些武士扑了过去。火花四溅,刀光大起,火光明灭之中的搏杀,就在片刻之间决定生死。

波斯武士虽然厉害,但被突然偷袭,想要求生也难。很快,这边的几十个波斯人都被杀了个干净。那些汉军俘虏先是吃了一惊,然后马上明白是有人来相救,他们都不约而同地相互扶持着站了起来。虽然都被绳索绑缚牵连,却仍旧止不住满脸振奋之色。

“不用怕,我们是玉门关斥候!大家马上跟着我们走……!”

江生一刀戮死最后一个波斯武士,急忙低声招呼大家。虽然他知道也许别处还有更多的俘虏,但以他们的微小力量,能够救出这几百人,就已经是大大的惊喜了。

不过,他们的惊喜并没有持续太久。正在被解开绳索的汉军俘虏们忽然安静了下来,他们以一种可怕的眼神看着四周,然后有人对来救他们的江生等人急声吼了一句什么。

江生正挥刀割断一根粗大的绳索,听到有人叫他逃命,吃惊地抬起头……他看到了火光倒映中那些忽然出现的巨大身影。

“想要从波斯大军手中救人,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把他们给我拿下……明早攻打玉门关,就让这些汉军俘虏充当第一轮挡箭牌吧!哼!”

以高大巨型骆驼为坐骑的波斯将军话语冷厉如刀。看着四面如同魔神的骆驼武士,如山如岭遮挡住一切,江生脸色苍白,一颗心沉到深渊。

第八百二十五章 铁蹄东来煞气多

玉门关外,终于隔绝了全部消息。所有派出去的斥候,都不再有前方军情传回来。守城将军和他的部属当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关门以外的土地,已经不复汉朝所有!当又一次天光大亮,夹杂着膻腥气息的朔风迎面扑来,铁甲生寒,刀盾染霜,坚守在城头的将士们再次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远望故国山川,虽然只有百里之遥,但,也许已经永远回不去了!敦煌城,博望侯张骞站在城楼箭垛之后,默然观望良久,心中无限悲怆。

自从酒泉之战开始,汉军一路败退,损失惨重。数日之前,退守张掖郡的时候,张骞曾经集合起所有人马,想要固守待援。不过,仅仅坚持了一日一夜,在付出大量伤亡之后,便不得不再次放弃那座要塞,全部退回到敦煌城内来。

张骞不是没有起过拼死殉国的念头,然而,环顾手下所有追随的将士,虽然人人带伤,却没有一人畏惧后退。敦煌城头,已经血战十余日,死去者十之五六……他便自责的收起这种想法。在这样的境况下,求死,只是一种懦弱的逃避。而如何坚守下去,带领大家尽可能的减少伤亡,才是身为一个将军最应该去做的事。

退守敦煌城的汉军全部加起来,也不过几千人。而经过这么多天的残酷战斗,能够坚持站立在城头的,只剩下两三千余众。即便是这些人,除了视死如归的勇气之外,恐怕主要还是依靠了城墙坚固和武器的犀利。

不过,张骞并非是鲁莽的武夫。连日以来,通过观察,他的心中有深深的忧虑。按理说,以波斯人连续攻克酒泉、武威、张掖三郡的气势,敦煌恐怕也很难守住。他和所有将士们也早已做好了时刻城破的准备。可是,除了最开始那几天的猛烈攻击之外,波斯人竟然渐渐放缓了攻城的态势,而且最让人感到奇怪的是,那些大型的木制攻城器械并没有使用。

“将军,会不会有救兵来呢?”

虽然四面围城,似乎看不到什么希望。但还是有人问了一句。没有人愿意就这样身死在异域他乡,尤其是在绝望的境地里,往往一丝希望,也会成为坚持下去的动力。

“不管有没有救兵,我们都不可能放弃这座孤城了……如果注定要死在这儿,希望不会辱没了手中的这把汉刀!”

张骞的佩刀,与其他军中兄弟的一样,都血迹斑斑,有了崩裂的缺口。这是他们血战的标记,更是荣誉的象征。

“波斯人有些不对劲儿……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他们是故意没有一鼓作气攻下这座城。”

感受到空气中传来的隐藏杀气,这位很早之前就因功封侯的军中司马,终于确定了自己思考许久的判断。

“可是……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李敢战死之后,张骞就成为了西域都护府的最高军事指挥者。在战场上他的话虽然不容置疑,但还是有人忍不住问了一句。

张骞脸上神情苦涩。虽然不想承认,但根据种种形势所做出的判断,毫无疑问,敦煌城已经被当作了一块诱饵。

“我们先前都太低估这些蛮族人了!所以才接连遭到失败。现在看起来,波斯大军中的将帅不仅善于用兵,而且更有可能早就搜集了大量的情报。最起码,他们对于大汉边关的守卫力量有着清楚的了解。玉门关至阳关一线都有重兵把守,城墙宽厚,波斯人如果进行强攻,势必会付出极大的伤亡。所以他们才留着这座孤城,想引诱玉门关守军来救援……你们来仔细看,这周围百里之内,早已经密布伏兵。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借此大量的杀伤汉军,以便于为迅速攻进玉门关创造最有利的条件。”

历经数次攻守拉锯战之后的敦煌城头,早已经残破不堪,断折的刀剑,渗透进砖石间的血色,还有那些刀砍斧凿的痕迹,无不在默默诉说着战争的惨烈。而亲身经历过这些的幸存将士们,安静的听着这位西域都护府司马的分析,终于彻底明白了自己的处境。无论战场上怎样的博弈胜负,敦煌城和他们,都已经成了一颗身陷死地的“弃子”!

西风烈烈,残破的大旗飘扬。回首望家山,家山不可见!映入眼底的,只有那些彪悍的异族入侵者。他们的弯刀铁弓闪烁着令人刺骨的寒芒,遍布于四野的战马和骆驼,似乎一眼望不到边。

小小的敦煌要塞,孤城闭,音信绝,如同一叶孤舟,淹没在无边无尽的沙海中。

“但愿不要有一兵一卒来援……死守玉门关,莫放一骑而入。大汉男儿,死得已经够多了!”

张骞收回远望的目光,也断绝了所有希望。他喃喃低语一句,用牙齿咬住绑缚左臂伤口处的绷带,使劲地紧了紧,一片殷红的鲜血早已经渗透出来。他不知道自己的热血还有多少可以流,如果可以能够的话,他希望在最后一滴流尽之前,看到波斯人的败退。

不过,张骞的这个希望,在短时间内好像还只是一个奢望。他虽然猜对了波斯人的部分作战企图,但他并不了解的是,实际情况比他想的要糟糕得多。

令整个西方世界都臣服在脚下颤抖的波斯王,举全国之兵东征,是经过详细策划和准备的一次最大军事行动。

西方贫瘠的土地,已经盛不下这位王者巨大的野心。而自遥远东方传来的那些美丽富饶传说,更加开启了他贪婪的欲望。尤其是当他见识过手下人奉上的精美丝绸、美玉珠宝和宫廷中使用的陶瓷器皿,眼中的光芒便再也无法熄灭。

这世间竟然还有如此繁华富庶的所在!当必致于自己掌握中。听着宫廷侍从们自商人口中转述来的那些消息,波斯王作出的这个重大决定,就在他亲口品尝过那坛汉朝美酒之后。

至于当初安东尼亲王出使长安的死,和那个残废王子的仇恨,在波斯王眼中本来无足轻重。不过以这个借口去讨回公道吞并汉朝,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伟大的波斯王所做出的决定,没有人敢说半个不字。从准备到出兵,用了仅仅不到半年的时间。整个西方世界臣服于波斯王朝的大小邦国,几乎都参加了这次战争。有人的出人,有钱的出钱,在波斯王的剑下,不管付出任何代价,只能绝对的服从。

波斯王亲自发动的这次东征,共出动兵力将近四十余万,分工明确。其中以波斯大军为主力的中路军团,由他本人亲自统领督战,以王朝最著名的元帅尼赫古为前锋,精兵强将,浩荡而来。

北路军团,以几年之前长途跋涉逃亡到波斯势力范围内的匈奴流亡贵族为向导,集合了西方世界数国的联合军队,总计也有十余万人。他们绕过天山南路,跨越草原,负责攻击汉朝的北方边境。
首节 上一节 882/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