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870节


“不用怀疑。其实从前几年开始,我就已经派人去交趾等地跟踪查看过了。如果认真说起来,在那些地方可以做到一年两季三熟呢,也就是说,这么好的米,同样的一亩地,可以比我们多收十倍的口粮!”

云汐公主使劲睁大了眼睛,都忘了再继续吃粥。而姐姐素汐也是同样的表情。她们虽然出生在宫中,从小不闻政事,对民间的生活接触也不多。但也知道元召所说的这些究竟意味着什么!

“世间还有这样的地方?而且……如果我们大汉朝要是也种植这种米,岂不是天下百姓再也不必担心吃不上饭了吗?”

元召叹息了一声,脸上有淡淡的遗憾。

“若真如此,当然是好。不过南北气候差异巨大,天下各处地势不同,想要达到这样的水平却难。就算是水系丰沛地势肥沃的关汉平原,能够比普通的粟米多收两三倍,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说起这些,其实元召也很无奈。在他刚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也就是史书所称颂的“文景盛世”之后十余年时间里,全国的粮食还并不够吃。如果偶然遇到灾年等特殊情况发生,照样会饿死许多人。

也正是因为这个最主要的原因,在匈奴铁骑的长期侵略之下,大汉王朝只能被动的防御,而没有力量主动出击。

一切的转机,正是从元召利用自己的能力为这个王朝作出贡献开始的。改良农具,促进耕作方式,从西南夷、东越、南越以及海外诸岛这些地方大量引进农作物品种……这种种措施,使得国家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积累起充足的粮食储备,从而为发起大规模的主动出击匈奴创造了最先的有利条件。

时至今日,汉朝疆域内大部分地方郡县的民众温饱,已经勉强可以保证。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想要达到所有人再无饥饿之忧、无寒冷之迫的地步,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明年开春之后,这种新型稻米的试种将会从关中平原开始。如果一切顺利,达到预定的产量目标,就会向天下郡县大规模推广。这是元召重新执政之后,下定决心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会去进行到底的头等重要之事。而类似这样的政务,还有很多。

“快把粥都喝了吧,凉了就不好了。”

不去想这些沉重的话题。元召语气重新轻快起来。后天将会是新君登基之后举行第一次大朝会的日子。而在此之前,他有两天的空闲,终于可以推掉全部事情,安心在府中享受这难得的时光。

素汐公主感受到他的情意,心中平安喜乐。却忽而抬头莞尔一笑道:“灵芝姐那边,你可曾送去?”

元召点头,微微叹息。难得她们两人和睦如此。自己归府,却是苏灵芝硬让他先来陪伴素汐的,为的就是怕国丧期间她心中难过。

不过下一刻,眼珠转动的云汐小公主却忽然又问了一个问题,让元召挠了挠头,有些难以回答了。

“姐夫啊,那么在你心里,到底是多爱阿姐一些……还是灵芝姐一些呢?”

第八百一十三章 八千里路云和月

好奇心满满的云汐公主没有得到她想要的答案,元召也没有享受完他难得的空闲时间。

管家元一顶着满头雪花跑了来,告诉自家侯爷,聂壹从燕赵而至,有要事商议。

对于这位老朋友,元召当然不能不见。这些年来,燕北聂氏家族已经逐渐成长为国家经济领域的重要力量,在许多方面影响力举足轻重。更是对元召下一步开始的改革大政具有很大帮助作用。聂壹上了年纪,早已经不具体过问事务,却不知道他大老远的来长安,有什么重要事。

多年之前,因为在平灭匈奴之役中做出的重要贡献,聂家被赐爵封侯,成为真正的富贵豪门。聂壹养尊处优,身体发福。不过此时到长安,他的脸上却有隐藏的忧色。

对于前段时间的一系列风云变幻,聂氏和许多商贾大家都异常的焦虑担心。好在元召最终还是安然无恙,并且辅佐太子刘琚取得完胜。这样的一个结果,当然是最值得高兴的事。

等元召赶到前厅,聂壹已经在侯府侍从们的帮助下洗去一身风尘,坐在那里略事休息。崔弘负责招待。他们翁婿虽然常年不见,但聂壹对他却是十分满意。这个当初他在路边救下的孤儿,现在已经成长为侠义之名播于天下的人物。只凭他在长乐候府门前面对刀林箭雨死战不退的行为,就足以赢得所有人的敬重。

互相寒暄之后,聂壹见元召风采依旧,更胜往昔,心中甚是安慰。元召说起新君即将召开第一次大朝会正式问政,聂壹来的倒正是时候。他会在合适的情况下安排时间,争取能够让聂壹得到新天子的召见。

聂壹激动起身道谢。聂氏一族的百年基业在自己手中已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这一切,到底是怎么来的,全族上下都十分明白,感佩在心。重新坐下,他喝了一口茶平息下情绪,见并没有外人在场,稍微踌躇之后,终于还是开口说道。

“元侯,有一件事,令我十分为难……如果可以的话,这次想借崔弘去帮忙,不知道能不能抽的开身?”

元召一愣,若寻常事务,以聂氏现在的影响力和强大实力还有什么摆不平的呢?竟然需要动用崔弘去帮忙,看来确实遇到难题了。

“他去帮忙当然理所应当。聂叔,但不知何事如此棘手?”

见元召问起来,聂壹叹了口气。他本来可以派人传书过来,料想元召也一定会答应让崔弘北上的。但他还是亲自来了。之所以不辞辛苦跑这一趟,是因为他敏感地意识到,最近频繁发生的这些事后面,也许会牵连到国家边境很大的危机。

“元侯,最近长安多事,新旧交替之际,你的事务繁忙,恐怕有司官员还没有来得及报给你知道吧?自几个月前开始至今,在通过西域往西的那条商道上,已经发生了好几次劫杀汉朝商团的事件,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其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啊!”

元召收敛了笑容,吃惊的问了一句:“竟然有这样的事?”

“千真万确!北方那几家有实力通商西域的大家族都没能幸免。就连聂家……上个月运送香料丝绸交易的一支三十余人的队伍,在回来的路上遇到袭击,除了两个拼死逃回来报信的之外,连人带货全部被掳走,至今下落不明。那里面就包括我聂氏老族叔的唯一儿子……可怜他垂垂老矣,只此一子,听闻此噩耗后,在家中日夜嚎哭,令人不忍蹙闻!唉。”

聂壹脸露哀伤。虽然说远涉异域通商,千里万里之外遇到危险在所难免。不过为了巨大的利益,商贾之道本来就把这些风险考虑在内。但如同这样被强行劫掠屠杀,恐怕以后宁愿断了这条财路,也没有人敢不顾生死的再去冒险了。

崔弘的脸上也露出不忍之色。他已经明白老岳父大人来这儿的意思,应该是想让自己带人去走一趟,想尽办法把还活着的人救回来,以告慰老族叔这些人的伤痛之情。

“师父,我愿意去西域……。”

崔弘站起身来,主动请命。不过他的话还未说完,元召却摇了摇头,语气沉重而严肃。

“这件事恐怕没那么简单。你去救人容易,然而想要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想要重新恢复商道的安全,却绝不是个人力量所能够办到的。”

聂壹亲身前来,除了想办法救人之外,本来心中就有些别的猜疑想对元召细说。一听元召的语气,他就知道这位智虑无双的年轻侯爷很可能已经意识到了一些什么。遂以目示意崔弘稍安毋躁,听候元召的安排。果然,接下来他听元召又问道。

“聂叔想必在来之前,已经去详细了解过那些遭受损失商团的实际情况了吧?如果能有一些事情经过和发生过程的资料,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聂壹长吁一口气,心中大定。其实他千里南下,身后还背负着许多人的期望和嘱托。商人毕竟是商人,就算他们的实力再强大,也没有力量去大汉疆域之外和强盗们一决雌雄。而元召果然不负所望,如果他真的能替商人们出头,那就太好了!

聂壹从怀中掏出厚厚的一沓卷宗。他是一个做事细致的人,所有商家们总计在西域商道那边出事的数十宗事件,分门别类都做了详细的记述。他全部交给元召后,再次躬身拜倒在地。

“商贾小道,本不敢劳动侯爷。但如果长此以往,恐怕西域商道会逐渐断绝,前几年为此而浴血奋战过的大汉将士们的血可就白流了!江北的商人们已经立下保证,侯爷若出面主持此事,所有的军需费用,大家愿一力承担!”

元召连忙伸手把他拉起来。那些卷宗,他略微翻看了数页,心中已经明白了几分。这件事如果自己猜想没错的话,绝对不是偶然发生的强盗劫掠财物,这背后一定有着更深层的原因。哼哼!难道西方那个强大帝国的触角,这么快就伸过来了吗?若果真如此,大汉王朝将不惧一战,就算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让他们知道厉害!

“聂叔不必着急,暂且在府中住下。这几天我会详细的了解情况,等到一切弄清楚之后,必然会拿出一个最好的处理办法。”

聂壹大喜,连连答应。他与元召相识于微末,从来都知道此人言必行,行必果。他既然答应过问这件事,就一定会有一个结果。
首节 上一节 870/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