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86节


李敢看了看那边的卫青几人,汲黯点点头,说自会带回府衙,秉公处理。

李敢放下心来,这汲黯的刚正他是知道的,既然他要带人回府衙,这是正管。

自己连夜赶回长安,肩负的使命就是保住卫青就好,至于这背后的较量,既无皇命,就没必要再掺和。

而射杀公主府的一个管家,这不算什么大事,就凭了当今天子亲口称谓李广为半师之尊,受了这奴才的侮辱,也是死有余辜!就算他是长公主的心腹也不行。

田少重见竟然撇开自己,他们就想把人带走而了结此事 ,那哪儿行啊!兴师动众这半天,你们就想轻松脱身,哪有那么容易的事!

“哼!难道你们长安府衙也要与匪人勾结不成?如此草菅人命,包庇凶犯,意欲何为!”

“在这长安城内犯事,本官自会明断是非,你说他们是杀人凶犯,带回府衙后自然问个明白。你还是带着你的人速速回营去吧!”汲黯冷峻的说道。

田少重见羽林军和长安府衙的捕快们带了卫青等人就要强行离去,心下大怒!咬了咬牙,犹豫着要不要下令手下放箭给拦截下来。

却听一个声音说道:“且慢带人走!”随后一对红灯开道,一行人径直奔这边过来。

到得近前,随从们闪开,一人器宇轩昂赳赳而入,汲黯扫了一眼,认出来人是谁,冷哼一声。

“怎么?你也要替人来趟这摊浑水吗!”

来的却不是别人,正是大汉廷尉张汤。这人位列九卿之首,执掌廷尉府,地位比九卿兼长安令的汲黯要高的多了。而且,是汲黯的死对头。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朝堂同僚之间水火不容的情形大有人在。

汲黯刚肃,张汤狷急,却都是磐石般坚硬的性格,又素来不睦,正是斗阵的好对手!

汲黯暗自苦笑,长公主刘飘儿这个女人,竟然把这尊大神都搬了出来 ,看来此事想善了也难。

一直以来,朝野传闻,刘飘儿与朝中的某几个大臣是有着一些风流韵事的。

诱之以权、诱之以利、诱之以色……!这几张牌她是运用娴熟的很。所以虽然没有其母窦太后的胸襟眼界,却也凭借一些小手腕,在数次政治博弈当中,如鱼得水,玩的风生水起,聚集起一批有共同利益的朝臣们,织成了依附于公主府的庞大一张网。而眼前的张汤,据说就是与刘飘儿有些纠缠不清的其中一个人。所以汲黯心里对他是有些不齿的,话语中就带了几分嘲讽。

张汤却并不直接回答汲黯的问话,傲然越过他,来到田少重面前。

“田少将军,廷尉府接到有人举报,说有一桩大案牵扯到宫中,所以张某才来至此处,还要请你的人马协助一下。”

田少重见是张汤驾到,知道定是来援手的,这时心中大定,连忙叉手施礼毕,然后指了指对面卫青等人,说逃犯在此,正要被人包庇而去呢!幸亏廷尉大人及时赶到,还请大人主持大局,巡武卫在场人等愿听从调遣。

“什么?你这个长安府衙主官竟干出包庇杀人嫌犯的事来!少不得会参你一本的。现在,马上把人交出来吧!交给廷尉府审理,这已经不是你一个小小的长安令所能参与的了。”张汤与田少重交换过意思,转过头,对汲黯等人直接换了命令的语气。

“本官份内事,无须别人染指。恕难从命!”汲黯在含元殿御前都敢犯言直谏,何况是同僚之臣,即使他比自己地位高也不行。斜眼俾睨张汤,语气冰冷。

“汲黯!我告诉你,此事牵扯到宫中有人勾结外援,意图不轨!你若执意如此,等到犯下大错时,悔之晚矣!”

“呵呵!事已至此,本官也不怕明说了吧!真相如何,恐怕是所有人都心里明白的很,就不要在这儿虚张声势了!”

“你……!汲黯,你这么维护他们,恐怕也是收了宫中某些人的好处了吧?如果你今天认定了这条路,你可不要忘了廷尉府是干什么的!早晚会查到你的不法之事。”

听到这话,汲黯不怒反笑。

“哈哈哈!想我汲黯为官三十余载,今已知天命矣!天地自然知道我的清白,又何须与你们多说。今日之事,犹死无悔!小李将军,我们走!”

张汤见他如此不逊,气急大怒!一股狠劲儿上来。

“田将军,给我拦下他们!不用顾忌,天大的篓子自有人给你兜着。”

田少重等的就是这句话呢!只要不是自己担干系,怕他个鸟。在自家老子的计划中,那是把水搅得越浑才越好呢,正好浑水摸鱼,从中取利!

因此,听到张汤发令,又见在羽林军护卫下,对面人转向欲走,当下再不犹豫,把剑举起来,刚要命令八百巡武卫劲卒来一轮齐射,话未出口,蓦然肋下一麻,竟然身体僵硬禁口难言!

田少重心中惊骇,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隐隐约约眼角似是觉得有个陌生的影子就在自己身侧,可是就是身不能动,口不能言!

手下八百劲卒明明就环绕在身前四周,可是就没有人发觉主将的不对劲吗!他心里急躁,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看着李敢汲黯带了所有人一霎时走的干干净净。

一阵风掠过时,身边一空,他觉察到那个隐约的身影已经不见,使劲转头去看时,忽然发现自己又已经行动如常了。

月光拖长了地上人马的轮廓,惶惶惑惑宛若鬼影,显得有些不真实,这是在人间吗?田少重呆立当地,失魂落魄……。

第六十七章 家国天下事 荣辱浮云轻

长乐宫逸安殿内,大汉长公主刘飘儿坐在一边的蜀锦绣墩上,面色端庄。她年轻时还是很美的,风姿出众,被称为汉宫琼花。面容十分酷似其母窦太后。

现在的刘飘儿已经年华逝去,多年养尊处优的生活使她的身子微微有些丰腴,只是保养得当,显得风韵犹存,还是有几分贵妇气质的。

自古慈母多败儿!窦太后在协助几位天子当朝理政方面的高超手腕却并没有把自己的女儿培养好。从小娇纵而成的性格使她心高气傲、刁蛮任性。

后来下嫁陈家,这样的公主病带入凡尘生活,夫妻感情可想而知。那位陈姓官人几年之后,就从青年俊彦被折腾成了随波逐流得过且过的浪荡子,后来索性在朝堂领了一份闲差,任凭这位公主随性好了。

岁月风霜早已洗却儿女私情,现在的她不再是个普通女人,控制欲和权力的诱惑促使大汉公主变成了一个名利场中的政客。

稍早些时候,她已经在后面窦太后寝宫里哭过了,如果仔细看,还是能发现眼角的痕迹的。当然,现在下面跪坐的几个臣子是不敢也无暇去探究她的神情。

因为,上面那张宽大舒适的椅榻上的那个老妇人在静静的看着他们。

窦太后的眼疾越来越严重了,已经到了几乎不能视物的地步。宫中太医院集思广益过多次,束手无策,也没有想出什么好的办法,只不过是开些清热退火的药物,喝了以后,聊胜于无,并没有什么明显效果。

但她大半生历经沧桑炼就的刚强性格却没有因为这点痛苦就消沉,此时言谈平缓,波澜不惊,依然如平日无异。
首节 上一节 86/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