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855节


“小厨房的厨师最近越来越用心了,每天供应的都是两位少夫人最喜欢的饭菜,也不知道是怎么猜到夫人们饮食习惯的……等过去这一阵子后,如果安定下来,一定要好好的加以奖赏才是。”

旁边的几个元家护卫也是连连点头。他们又使劲地提了提鼻子,带着赞赏的语气附和道:“这般香的饭菜,确实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出来的。老大,想当年我们在长乐宫当差的时候,恐怕就连太后老人家的御厨也没有这样的水平吧?真是奇怪啊,厨师还是那个厨师,他的手艺怎么就突然这么厉害了呢!”

“这还用问吗?用心而已。侯爷不在,大家都还能这么尽力,真是难得。”

元一随口说着,却想到昨日无意中听人说起过的一件小事,后厨中最近添了一个小厮,十分勤快。莫非那厨师手艺水平的提高与此有关?只是现在他却没有时间亲自去看一看,想过之后,就暂时忘却了。

崔弘却没有心思注意到这些琐事。他已经连续多天日夜不敢懈怠的巡守。每当想起侯府即将面临的危险局面,就算是再美味的饭菜,恐怕他都无法下咽。站在高高的楼顶,听到厮杀声又渐渐远去,应该是往城西方向。这半天的时间,却不知道太子殿下兵马伤亡如何?如果他们冲不出长安城去,到底会有什么结局呢……恨只恨自己没有分身术,无阙重剑也只能护得这脚下的安全。

而在这所有人的万般焦虑中,后院香亭小榭却秋色正好,身子已经很不方便的苏灵芝,心满意足的喝光了小碗儿中最后一口莲藕汤,十分惬意地看着对面的素汐公主,笑着揶揄她胃口远不及自己好。

“姐姐休要取笑了!大家早都说过,你那一定是个小公子,所以才这般能吃的嘛……嘻嘻!”

素汐看着满桌子饭菜,浅笑嫣然回应了一句。实在是没有办法,虽然也想多吃点,但她已经饱得再也吃不下了。她们情同姐妹,彼此之间开玩笑,并没有任何的忌讳。而坐在旁边的云汐公主,则万般不舍的又狼吞虎咽大吃了几口,直到噎的打饱嗝,才恋恋不舍的放下手中食物,看着几个侍女收拾下去。

“唉!灵芝姐啊,自从我跟着阿姐来到这边,可又胖了好多呢!再这么下去可如何得了……都怪你们家的这些厨子!哼!谁让他们做的东西这么好吃的呢。”

苏灵芝看着这位娇俏可人又有些刁蛮的小公主,满脸的无可奈何。而素汐则伸手在妹妹的额头弹了一下,嗔怪道。

“你这个贪吃鬼,自己不加节制的大吃大喝,又怨的了谁呢?”

小公主跳将起来,大声叫着姐姐又欺负人。不过,她虽然喜欢玩闹,却很知道分寸,十分注意不敢因为自己的胡闹而让两个姐姐有任何闪失,只是变着法儿的讨她们开心罢了。

欢快的笑声回荡在楼台亭阁间,侍女们悄悄压下心头的不安,暗中祈祷希望这样的欢乐能够长久存在。而在后院花树掩映的门外,一直十分守规矩的厨房那小厮儿,在安静的等待着侍女们把餐具送出来后,再收走。这短暂的空隙里,却没有人注意到,听到传出的笑声,他那一张看上去有些木然的陌生脸庞,忽然露出一丝会心的微笑。那双眼睛里,在此刻竟然满是柔情……。

崔弘的判断没有错。在经过几次遭遇和厮杀之后,保护太子的亲军始终没有能够突出城门去。每一处城门,都有重兵把守,在严阵以待的等候着他们。眼见伤亡逐渐增多,司马相如再一次集合起全部力量,直奔西城永宁门而来。这是他们最后的希望所在。

满城的骑兵紧追不舍,代表朝廷的尚书令大人已经传下命令,如果抓获太子者,会禀明新君,以重金赏赐,并侯爵之位相酬。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许多想要立功受赏者,眼睛都要红了。到处都是捉拿太子的喊杀声。

太子六卫亲军伤亡很大,到现在为止,也不过仅仅还有百余人跟随。司马相如殿后,而朴永烈一马当先开路,玄刀飞舞,白衣已经染成了血色。

前方永宁门在望,数千精锐之师截住去路,后面几万追兵马上就到。前后受困,他们到了最危急的时候。

第七百九十八章 夺门之战

长安永宁门,在九门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道门户。永宁门守将名叫任安,是长安令任宽的堂兄弟。他负责守卫这里,已经好几年的时间了。

与任宽的持重谨慎不同,任安自少年时就以侠气自负,常常羡慕春秋战国时代那些事到临危而舍身取义的刺客义士。在军中多年,虽然没有立过太大的功劳,但名声还是很响亮的。

任安曾经在北军大营待过几年,只是可惜,以他这样的性格,在遍地都是权贵子弟的北军,很难融入其中。后来遭受排挤之下,跑到这里来把守永安门,也算是尽职尽责,从来没有出过一点差错。但心中的一点抑郁之气,却总是难以平息。

长久以来,大汉军队誓师出征,所走的路线就是首出长安西门和北门。担任守城将军的任安,曾经数次站在城楼上看着威武雄壮的汉家将士从容远去,又慷慨归来。他其实也非常想骑上战马去沙场作战,可是一直没有这样的机会。蹉跎岁月,倏忽而过,年轻时的锐气和棱角,不知不觉就在这不闻战鼓的城头上逐渐消磨。

然而,谁能想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就此突然来临。长安城中风云突变,南、北大营数万兵马进入长安,夺取了各处的实际控制权。随后,惊疑不定的九门守将,共同接到严厉的命令,让他们率领所属部下听从指挥,配合好这次行动,关闭城门,不放任何人出入。

形势就这样一下子严峻起来。永宁门作为重点防御地区,聚集了几千精兵,有南营将军亲自在此作镇指挥,杀气腾腾,严阵以待。任安虽然是一介武夫,却也察觉到这其中的不同寻常之处。

果然,随后不久,任安便接到了自己堂兄秘密派人送来的消息。朝堂大变,太子出走,让他见机而动,如果有可能的话,就相助一臂之力。

任安大吃一惊。他这才知道,九门关闭,全城大索,出动这么大的阵仗,原来是为了捉拿太子啊!任安只是一个普通的城门将军,手下也不过直接管辖着几百人而已。面对着精锐的南营大军,他苦笑着暗自摇了摇头,恐怕在这样的博弈中,自己却帮不上什么忙。

很快,城中的喊杀声逐渐向这个方向而来。南营将军传下将令,全军集合上马,刀箭准备,把永宁门包围得水泄不通。听到有重赏,这些骄兵悍将无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任安站在城头上,目光凝重的看了看紧紧关闭的城门,心中莫名悲伤。千斤闸已经落下,吊桥高高抬起。内外隔绝,重兵等候,太子等人就算是冲到这里来,也不过是死路一条罢了。

片刻之后,马蹄声如潮水漫卷而来。居高临下看的明白,太子亲军几乎人人带伤,显得十分狼狈。在后面追兵的紧紧追赶之下,距永宁门不过百余丈远。

“停止前进!太子,赶快束手就擒吧!否则刀箭无眼,休怪手下不留情!”

南营将军厉声大喊,随着他挥手之间,手下刀枪竖起如林,前排百骑弓箭拉满,一起对准了从城里辗转杀来的突围者。

太子刘琚现在心里又伤又痛。当亲自经历残酷的杀戮历程之后,他才知道,自己把一切都想的太简单了。那些人早就想把他置于死地,长安城被布置成了铜墙铁壁,今天想要活着出去,看来并不容易。

他虽然没有亲自用剑杀死一个人,但身上和脸上也溅了许多鲜血。这一路冲杀,到处受挫,始终看不到出城的希望。而身边的人,为了保护他,在不断的死去。环顾四周,那些昔日年轻而熟悉的侍从,许多再也看不到踪影。他们的鲜血溅落在远去的马蹄下,生命如同地上的黄叶一般凋零。

太子刘琚痛苦地抱住头,如果早知道是如此的结果,他也许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留在未央宫中,也不过是自己一个人等死而已!

“小烈!没有人能够挡得住你的刀……你自己去吧,不要再管我了!”

看到纵马而前的身影掠过身边,太子刘琚一把抓住那被血染红的衣袖。这是他最忠心的侍从和兄弟,他不希望他为了自己而死在这里。

“说这些干什么……你要让我违背师父的托付吗?在我的刀没有折断之前,休想有人伤的了你!”

朴永烈淡淡的说完这句,轻轻一抖,那早就在拼杀中变得有些褴褛的长袖尽碎。与太子马匹交错而过,他并不停留,迎着千军排列的城门直接就冲了过去。

后面紧跟着赶上来的司马相如,也不复往日的儒雅形象。他已经受了好几处伤,虽不致命,却也已经渗透了甲胄,片片染红,斑斑尽赤。

“司马大夫,为我一人,死伤若此!我、我……愧对你们!拿我头去,换得余人不死吧!”

身陷绝境,所见都是狰狞面容,太子终于坚持不住。他眼中含泪,手中剑横过脖颈,就要自刎而亡。司马相如眼疾手快,一把夺去那剑,目呲欲裂,痛心疾首地喊道。

“太子何出此言!先帝死因不明,遗诏真假难辨。奸邪当道,此正国家生死存亡之秋也。太子不留此有用之身,以待澄清朝堂之日,如此轻言放弃,难道对得起死去的将士?又对得起多年以来许许多多人对你的期望吗?!”

耳中听到刀剑相击喊杀大起,眼中所见,身边剩余的勇士都奋不顾身的勇往直前,在箭雨中落马身死,几番壮烈……太子刘琚又悔又愧,不禁掩面而哭。天地悲怆,战马嘶鸣,在这一刻,他感到从未有过的无助。

短短几个呼吸之间,永宁门前就血流成河。身着甲胄的守将任安,感觉到头上似乎压了一座大山,他就快要喘不过气来。手中的长刀几次举起又几次放下,他很想嘶吼一声跳下城头,也和那些不畏生死的勇士一样,舍却此身,以赴忠义。

然而,就算他搭上这条命,也根本就无济于事。在高处看的比谁都明白,太子身边那白衣染血的侍卫那么厉害,以不可抵挡的气势冲过箭雨,杀进骑兵队列,虽然给对方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想要以一人之力攻破这千军铁甲壁垒,恐怕势比登天还难。更何况,后面的追兵马上就到,前后夹击之下,这寥寥不足百人,立刻就会被铁蹄踏为齑粉!
首节 上一节 855/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