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血丹心 第792节
皇帝今天的气色还不错。在内殿,赵王彭祖精神矍铄,亲自给天子安排好坐席,菜肴精致,自不必说。皇帝微笑安座,自然有跟随在身边的总管太监检查无碍之后,所有人才在下方自己的座位上坐下。
赵王彭祖陪坐皇帝左下角,他的目光微不可查的掠过已经坐在他正对面的元召脸上,眼中精光一闪,又迅速的消失不见。他果然来了!既然已经踏进了赵王府,就别想再活着 出去了。
能够入内殿宴席的人并不多。皇帝在正中酒案,赵王左,元召右。往下就是太中大夫左内史倪宽,然后是侍御史吾丘寿王。而在稍远的靠近门口位置,是卫青的座位。他身为随行将军,肩负护驾安全重责,今日却是滴酒不可沾。
皇帝首先举起酒盏,以敬自己这些重要的臣子。他已经很少饮酒,只不过是略微沾唇示意而已。内殿这几人起身谢酒,然后都一饮而尽。早有人传出话去,陛下敬酒,所有宴会厅之上的人便都山呼海啸,以谢君恩。
这些该有的形式是必不可少的。这就算是和皇帝喝过酒了,回去之后,每个人的家族自然都与有荣焉。
赵王作为主人,随后起身把盏,为皇帝贺,为江山社稷贺,为四海来朝贺!除了皇帝之外,其余人这杯酒也是必须要喝的。一时之间,内外的所有人又是一轮道贺之声。
所有该有的礼节都过去之后,参加宴会之人终于都放松下来,不管待会儿会有怎样重要的事要办,保持轻松热烈的气氛还是很有必要的。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皇帝陛下该说的客套话也都说过之后。赵王彭祖终于笑着站了起来,他的脸上沾了酒意,增添几分红润。看上去却怎么也不像是年已古稀之人。
“元侯,来、来、来……今日本王敬你的这杯酒,你是无论如何也要喝的!千里而来,不成敬意。呵呵!”
自从来到赵王府后,元召一直不动声色的默默看着眼前的热闹场面,没有人知道他心中所想。也许是出于一种本能的反应,他总感觉到这个看上去面目慈和的老家伙,身上有许多莫名其妙的妖气。
不过,即便是再对他心存厌恶,在这样的场合下,却也是不得不虚与委蛇。
“呵呵!王爷客气了。酒中心意,元召心领,却是难当此盛情!”
赵王似乎是没有料到元召会这么不给面子。他的脸色微微一僵,端着满满一大盏酒的手,却没有丝毫收回来的意思。他皮笑肉不笑的又说了一句。
“元侯你这样说就不对了。怎么……难道我的酒中有毒不成?!”
听到他这样说,包括皇帝在内的几个人都抬头望了过来。倪宽微不可查与紧挨着坐的吾丘寿王目光一对,然后轻轻咳嗽一声。
“丞相,我等身为臣子的追随陛下行程千里,既然到了赵王府中,王爷好意款待之情,怎好轻易推却呢?不过就是一杯酒嘛……丞相海量,谁人不知?难道也会胆怯不成?哈哈!”
卫青也转头往这边看了一眼,见元召脸上淡淡的笑容不减,知道他自会应付。他便又重新看向殿角的雨打飞檐。如果不是为了皇帝的安全,他却是没有心思在这里坐着。
只不过,还没有等到元召再说什么呢,却听到皇帝刘彻似乎只是随口说了一句。
“元卿,你就不要再推脱了。赵王兄偌大年纪,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这样吧,这一盏,就算是朕赐给你的!”
皇帝都这样讲了,那还能说什么呢!元召伸手接过,感受到黄金酒盏在手中的重量,他一饮而尽,然后拱手致谢。
赵王彭祖仰天大笑,似乎是对元召这么给面子十分高兴。却无人察觉,即便是他这么多年的修身养性,见这个最忌惮的仇人终于入了他的圈套,心中激动万分。却唯恐露出破绽,所以才借着大笑的机会加以掩饰而已。
同时心情激荡的座中还有一人。那就是从头至尾都参与策划此事的侍御史吾丘寿王。元召喝完酒之后就坐在他隔座的位置。吾丘寿王暗自计算着时间,心中剧烈的跳动着,计划既然已经开始,接下来的进展将会非常重要。事关成败,在一个时辰之内必见分晓!而他们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吾丘寿王不动声色的暗中给一直站在赵王身后中年道者使了个眼色。摩风子微微眯了眯眼睛,低声在赵王耳边说了句什么。赵王彭祖重新离席,站起身来,恭敬的对皇帝说道。
“陛下,我在赵地听闻陛下近来圣躬微恙,十分忧心。今日在此特献上灵丹妙药,希望能够为陛下的身体健康略尽微薄之力。”
说完之后,他一回身从摩风子手中接过托着的小白玉瓷罐,双手奉上。皇帝那日早已经听他详细解说过这种丹药的灵妙奇效,心中还是有几份期望的。现在见赵王果然献上,不由得甚是喜悦。
总管太监接过来放到酒案上,打开细看时,只见在白玉小罐中,却是两颗色呈淡红的药丸。
“陛下,此药乃是用东海仙方炼制。我就是长期服用此物而才能够延年益寿,老当益壮啊!这种灵药的药引十分来之不易,并且需要在炼制完成后不超过两个时辰内服用,才有奇效……因此,却不敢让陛下久留在此,请圣驾回转行宫,速速服用之后安心休息,方得妙处!”
皇帝大悦。正要起身之际,却又听得赵王说道。
“至于元侯……且请稍待片刻。赵地大商豪客们仰慕已久,今日来此,正要请教大计呢!”
第七百三十六章 白刃难饶
皇帝御驾在赵王府停留的时间并不长。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在卫青的亲自保护下,羽林军大队人马护驾,离开了赵王府邸。
雨幕之中,豪华马车穿过戒严的整条街道时,皇帝看了一眼放在面前的那两颗灵丹妙药,默默地闭上眼睛,他不想再去看身后事。
如果能够延续生命,当然是最好。但如果这样的希望也落空,他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够坚持着完成这次行程。
认真说起来,在自己的治下使大汉王朝达到如此强盛的程度,他所做出的成就,已经是超越了几位先帝。就算是在这个年纪崩逝,也不再有什么愧疚。
如果没有那个王朝的巨大隐患令人寝食难安的话,皇帝本来可以更加从容地安排后事,而不必像现在这样被迫采取一些非常的手段。
生性刻薄而多疑的皇帝刘彻,从来没有真正的信赖过任何人。这一方面的本质,倒是像极了他的父亲汉景帝。无论手下的大臣为这个王朝的发展作出过怎样卓著的贡献,一旦阻碍了皇室的利益,那么诛杀起来便毫不会手软。
为了平息诸侯怒火,汉景帝可以残酷无情的在他老师晁错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腰斩其于东市。现在轮到他刘彻做选择的时候,他也并没有做太多的迟疑。
采用一些非常手段对待朝廷重臣,虽然算不上光明正大,传扬出去会有损天子威仪。但这却是最行之有效而且对大局影响最小的方式之一。
皇帝从来没有杀错的臣子。当初杀你的时候是对的,后来出于某些方面的需要再赦免你罪过的时候,仍然是正确无比。所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至于青史名声,后人评说,那都是浮云。一个没有人骂的皇帝怎能是伟大的君王呢!更何况,在皇帝心中一直认为,史书嘛,还不都是秉承君王意志而书写的吗?就算是自己为了显示心胸宽阔而不去故意干扰太史令的职责,任其秉笔直书,那也没什么大碍。
只要坐在含元殿宝座上的后来者都是皇帝的子孙,他们自然会替自己的祖先修饰一些有损形象的史实。而世间又有几个真正像司马父子这样铁笔如剑的史官呢!
元召的力量已经太庞大了。不管用任何一种方法削弱,都会引发多方面的反应,天下动荡可以预见。皇帝陛下已经为此考虑了很长的时间,他本来还想再尽量找到一个稳妥办法的,但当束手无策的太医院不得已告诉他真实的病情后,一切已经无从选择。
出巡天下的万里行程中,缚虎的牢笼设下多处,而赵王彭祖,只是第一颗棋子而已!
不过,此时的赵王,显然没有做棋子的觉悟。皇帝陛下离去之后,他便重新成了这场宴会的主宰者。看了一眼好像是一点儿异常都没有察觉的元召之后,他的笑容变得格外欢畅起来。
几位被召唤进来的赵地富豪,终于见到了刚刚执掌朝堂大权不久的丞相元召。在赵王的授意下,虽然不敢太过于放肆,但言辞之间的质疑和强硬态度,还是表现出了他们这一个阶层内心的真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