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759节


话语尚飘荡在风中,剑芒已大作!九州隐门大长老蓦然瞪大了眼睛,他意识到,自己错了!传说中的这位元召弟子,不仅在战场上是无敌的将军,在刀剑较量中,她的修为已经直追那位世间最强者师父!

即便是完好无损手中有刀的星云子,也不会是名叫冰儿的女子对手,更何况此刻这个残废的赤手空拳之人呢……片刻之后,一具残缺不堪的尸体从高处砰然落地,跌了个万朵桃花开。可怜的星云子大师再也看不出仙风道骨模样。

“崔师弟,要加油哦!一会儿师父出来,让他看到你这么笨手笨脚的收拾不了这个家伙,羞不羞呀!”

刀光闪烁剑影纷飞,正棋逢对手的两个人打斗正酣。崔弘早已经看到星云子从高处坠落,心中正感到奇怪呢,听到这个声音,精神一振,一点儿也没有感觉生气和难为情,反而心中大喜。

想当年,身怀深仇大恨的落魄崔弘与少女冰儿同时拜入元召门下,从一开始,他就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天赋异凛的少女,在比她年长七八岁的崔弘眼中,从来都是仅次于师父的存在。不以年岁论,她戏称他为师弟而自封为大师姐,早已经是元召门下所有弟子都默认的事实。

只是,崔弘打斗之间苦笑了一下,对手江充也确实厉害。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学来的功夫,凭着自己的能力,想要擒拿或者是杀伤他,并非易事。

干脆利落杀了星云子的女子却并没有下去帮忙的意思。而是盘膝坐在飞檐顶端,抱着长剑笑吟吟的看热闹。居高临下看的明白,整个的含元殿外形势尽收眼底。

只见崔弘和江充两个人激烈的翻滚杀伐之际,刀甲弩箭齐备的羽林军已经在韩嫣的指挥下,把所有的绣衣卫都隔离包围起来。看情形是在大声喝令他们放下武器,马上投降认罪。只不过事发突然,几百绣衣卫并没有听从指挥,而是各执刀剑与羽林军对峙起来。

至于那些文武大臣们,不管是怀着怎样心思的人,此刻都选择了暂时观望。虽然知道含元殿内发生了变故,有不少人想要赶过去探个究竟,但羽林军和侍卫们已经封锁了殿门,没有皇帝旨意宣召,这会儿谁也别想进去。

稍顷,抱剑女子忽然站了起来,目光中流露出明亮的色彩。因为她看到一片纷扰当中,殿门开处,有人当先走了出来。那个她倾慕无比的身影目光扫过全场,开始说话,那声音并不高,但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星云子谋刺圣驾,败露后逃亡。太子殿下身受重伤……所有与此事有所牵连者,现在都放下武器听从羽林军处置吧!等到查清事实后,自然会有所甄别。否则,后果自负……这也是皇帝陛下的意思!”

不管是刚才已经听到殿内流露出消息的人,还是不甚了解情况者,都震惊的抬起头,看着出现在殿门口面色淡然的大汉尚书令、长乐候元召。所有人都意识到,一场大变局,很可能就将从此刻开始!

第七百零三章 首恶必诛

如果一个野心勃勃的人忽然被阻断了攀升的道路,那么他发起狂来,恐怕比普通人要可怕的多。

在江充想来,他的选择并没有错。皇帝已经日渐衰老,早晚有一天会放下手中的权杖。而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太子刘琚顺利的登上皇位,那么自己心中的野望,将永远也不会实现。

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因为有卫青、元召这样的人物在,哪里会轮得到他执掌朝堂出将入相呢!

也正是因为如此,握着绣衣卫这把利刃的江充,一旦接到从钩弋宫传递过来的意思,他马上就接受了。双方可谓是一拍即合,共同开始了谋取至高权力的征程。

有魅惑天下的赵倾城在内牢牢拴住皇帝的心,而权力极大的绣衣卫指挥使在外隔绝消息。利用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把太子和皇后都推入灭绝的深渊,铲除障碍,本来是胜算极大的事。

可是谁能想得到,那位在他们预计中是见势不妙外出避祸的年轻侯爷,会比修炼百年的妖孽还要妖孽呢!原来他早已经用令人可怕的冷静目光,穿透重重迷雾,把这一切阴谋诡计都看的清清楚楚。

他就站在城外高处,漫不经心的看着他们这些野心家弹精竭虑地布置好一切,然后自以为得计的开启这场滔天大祸。也许,在名叫元召的那个家伙眼里,这一切都显得有些可笑吧。

脑海中翻滚着这些念头的江充,心中的气恼无以复加。片刻之前星云子的被杀,以及羽林军的行动,早已经让他感觉大事不妙。而等到他最忌惮的那个人走出含元殿,大声宣布皇帝意旨的时候,他偷眼环顾四周,刀光剑甲,已经合围。再想轻身而走,绝非易事。

“不能相信他的话!皇帝陛下早就把元召列为钦犯,刚才还要推出来斩首呢……这必定是太子伙同元召作乱,劫持了圣驾。所以才假传旨意,想要诛杀我等!所有绣衣卫听令,随我冲杀出去!”

事到如今,没有别的办法可想。也许唯有蛊惑着手下的这些绣衣卫们在还不明白真相的情况下,与他一同作乱,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不过,他有些太想当然了。就在部分绣衣卫听到召唤蠢蠢欲动的时候,负手而立在宫门口的元召冷冷的笑了。他对韩嫣使了个眼色。韩嫣会意,挥手之间,早已经备好神弩的羽林军甲士围了过去,寒光闪闪的千百弩箭对准了他们。

“所有绣衣卫听令,如有一人敢于随江充作乱者,全体射杀!”

冰冷无情的命令出自元召口中,没有人认为这只是恫吓。就算是那些忠心于江充的追随者,在这样的情形下,也无一人敢于轻举妄动。

江充打斗之间,一把扯掉身后的披风,暗自咬牙。崔弘的长剑寸步不让,把他紧紧地缠住。只面前的对手已经难以应付,更何况周围虎视眈眈的羽林军和侍卫们呢。只是他很奇怪,元召为什么不亲自出手呢?如果最后必定要死,他很希望死在这个人的手里。

“元侯,既然陛下已经有旨,何必浪费时间?直接命令羽林军把这一干奸邪之徒全部射杀就是!也省得再留下什么后患。”

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走过来的东方朔在元召的耳边低语了几句。趁着这个机会把能对太子形成威胁的这些人全部铲除,才是一劳永逸的最好办法。

元召微微摇了摇头。杀人,永远不是他最优先的选择。能用更好办法解决的事,为什么要流血呢?

“经过这件事之后,相信陛下心中已经有很大触动。太子殿下的地位可以高枕无忧了。太子仁孝之名,天下皆知,今后更应该发扬光大。这也是我们作为辅佐重臣的责任……大汉王朝盛世来临,也只有仁德的君王才能与之匹配。所以,尽量的减少流血,也是为了维护太子的名声着想。这样的意思,东方先生不妨在方便的时候晓谕各位同僚,也好做到心中有数。呵呵!”

东方朔心中一动,他敏锐的感觉到,元召说话的态度与从前不同。他本来就是一个聪明人,略一思量,心中大喜。

“元侯,难道……你真的已经决定入含元殿,执掌朝堂了吗?那可真是……太好了!”

元召看着他这位重要盟友激动的神色,嘴边掠过一丝苦笑。曾几何时,他努力的布局,想要让这片祖先生活的土地尽量的祥和安稳不起烽烟。这么多年的时光过去,大汉王朝的方方面面都在不易察觉间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元召欣喜的看到,自己的苦心并没有白费,脚下的这片土地和这个伟大的民族正在慢慢变成他希望的样子。

一切都很顺利。也许,唯一让他担心的,就是未央宫深处的意志。这也是他长期以来感到最棘手和最难处理的问题。

在无数个夜晚,他曾经替这个日渐庞大的帝国暗中设想过好几种未来的走向。包括他最不想看到的那一种……那就是在尽最大努力而无果的情况下,重新洗牌,血洗山河!

春雪秋月,冬夜漫长。一种又一种的方案,被他一次又一次的否定。想要敲定一条最稳妥的道路,实在是非常困难。那不仅需要巨大的决心和毅力,更重要的是,运气和机缘。

本来以为还需要再等几年,等到这位皇帝陛下再衰老些的时候,这一切再从长计议。然而,历史的轨迹从来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随着对匈奴战争的提前胜利,大汉王朝四海平定。这一天,就无可避免的就来到了面前。

自皇帝生病、太子监国,丞相公孙弘身死,一直到今天为止,长安发生的一系列风云激荡,其实最终都是围绕着太子权力的增长而展开的。这也是必然会发生的。权力的重新分配,不仅会触动到很多朝廷权贵的利益,更会直接触痛皇帝陛下那根敏感的神经。

天下至尊,苍生共主!在华夏大地上,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人会心甘情愿的放弃这至高无上的权力。起码在元召那双看遍几千年的眼眸中,他没有见识过这样的伟人。

经历过今日的巨变之后,皇帝就算是心中有所触动,会重新恢复对太子的信任。但元召并不认为他就会就此放弃权力。

尧舜圣王那样的传说,从来都是骗傻子的。谁真的相信了,谁就是朝堂上的白痴。毕竟,在经过美化后的虚伪传说里,尧帝被他的“仁厚”女婿大舜囚禁折磨而被迫禅让的事实,没有人会再相信。

付出过无数心血后,才走到今天的关键时刻。元召当然不希望因为自己的懒惰和安逸,而逃避该负的责任。虽然他很想退居到长乐塬上,开始自己娇妻美妾的神仙日子,但那也只是想想而已。自从他再次进入长安后,其实就已经决定了今后十年的道路。

“今后的朝堂,也许会与从前有所不同……道阻且长,愿东方先生能助我一臂之力!”

“东方朔敢不从命乎!必当竭尽全力,鞍前马后,追随元侯到底!”
首节 上一节 759/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