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678节


如果放在往日,出动的自然是专门负责外邦事务的光禄寺官员。不过今天不同往常,自然是要超出规格迎接招待。

按理来说,几十位外邦王来朝,这样空前的盛事,自然应该有大汉丞相亲自出面来代替皇帝主持迎接。然而,今天的队伍里却不见丞相公孙弘的身影。

公孙弘已经老了。从上林苑回来,据说就病卧在床,向皇帝请了病假,暂时不能理事。所以,皇帝派出的迎接队伍,为首者不是别人,正是御史大夫张汤。

对于这样的任务,张汤自然是欣然领命。他早就看丞相公孙弘不耐烦久矣!都那么老朽了,还占着个位置不下去,拖拖拉拉这么多年,也不知道皇帝陛下是怎么想的。

张汤已经等待的太久了。他非常希望这次公孙弘一病不起呜呼哀哉!那他就可以顺利的做到丞相座位上了。虽然这些年来,大汉丞相的权力越来越被压缩,但张汤却有很大的信心。凭着自己的能力和对皇帝多年以来的辅佐,只要他当上了丞相,那么局面自然会大不相同。

迎接的队伍排场还是非常大的。各有司官员一应礼仪都不可缺少,而且除此之外,皇帝还特别调派了一队羽林军跟随,全都是盔明甲亮高头大马,以充分显示大汉的军容。

只不过,皇帝陛下可能没有料想到,本来是想要借此炫耀一下汉朝军队的威武雄壮,让那些西域诸王更加畏惧的。但却不知,西域人既然已经亲身经历过赤火军的厉害,这些羽林军在他们眼里又算不得什么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羽林军侍卫队伍里,西凤卫大统领凤彦之也赫然在列。他呆板着脸,没有一丝笑容。属下们这几天已经习惯了,上林苑归来便是如此。所有人小心翼翼,唯恐触了霉头。

此时的凤彦之,无人知他内心所想。他面无表情,跟着走这一趟,似乎只是应付差事。只有偶尔的目光如电扫视过离他不远的某个身影时,才会有些复杂的意味浮现在嘴角。

“一个小人物,只不过偶尔得势,就想要压过西凤卫的风头……真是痴心妄想啊!”

嘴边无声地说出这句话,并没有任何人听到。有些暗中的较量,早就已经开始。胜负成败,凤彦之此时此刻还不会想到,最后竟然会事关生死……!

一身蜀锦绣衣的江充和身边的五六个属下,在人群中很显眼。所有人现在都已经知道,这位皇帝新进幸臣的新职位。不过在他们想来,所谓的绣衣指挥使,也不过是皇帝的内廷侍从罢了,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对于投射过来的敌视目光,江充不用抬眼去看,也早已经感受到了。他在心中冷笑不已。

西凤卫,眼看就要日暮西山,可笑凤彦之还以为能够一手遮天控制住未央宫的禁卫呢。想到昨天夜里与元召的简单交谈,江充大为庆幸,幸亏自己见识明快,没有得罪那位年轻侯爷,否则这开局的一刀,又怎么能够如此轻易地就得到他的指点呢!

江充想到得意之处,脸上露出笑容。他并没有随着以御史大夫张汤为首的朝廷官员去进行那些迎接的礼仪。现在他还不必要去显示自己的存在。等到将来,大家自然会以他为中心,就是有这种自信!

骑在马上的绣衣指挥使,看着城门外那开始变得热闹的场面,脑海中不由自主就想起元召说的话。

“……西凤卫,早已经过时了!在陛下心中,只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所以,才会起意组建另外的亲卫……。”

听着元召的侃侃而谈,江充当时就大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感。他两眼放光又满怀期待的问元召。

“只是西凤卫经营多年底蕴深厚,想要取代他们的位置,真正的被陛下倚为臂膀,又谈何容易呢?”

“并不需要特意的取代,绣衣卫做好自己的事,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就会得到皇帝陛下的另眼相待……等到了一定的地步,西凤卫的解散,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可是,元侯啊,现在我手上虽然有皇帝的授权,但绣衣卫所的力量还是太弱小了……我绞尽脑汁,实在是不知道从何处入手,打开局面啊!请侯爷教我!”

天边一轮残月如勾,绣衣卫所内的灯光之下,元召的脸上掠过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他看着对面的江充。这果然是一把将要开刃的好刀啊!既有迫不及待的野心,又有坚忍的性格……这把刀,皇帝在使用之前,自己为什么不先用一下呢?

“现在就有一个很好的机会摆在眼前呀!就看你愿不愿意去做了……呵呵!”

江充蓦然抬头,脸上露出一丝潮红。他无比渴望打开局面,然而却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仅仅依靠皇帝的信任想要破局,千难万难。而如果绣衣卫迟迟不能做出什么成绩,那么在皇帝心中的重量,恐怕就会大打折扣了。那正是他最不希望看到的。

“请侯爷赐教!”江充正襟危坐,态度恭敬。

“一把好刀想要成为杀人刀,就需要有好的磨砺……绣衣卫的成长,怎么能够没有磨刀石呢!”

“敢问侯爷,磨刀石……何在?”

“大汉王朝成立这些年来,海内逐渐平静,好勇斗狠的江湖也安稳了许多。但江指挥使可曾听说过有九州隐门的存在?”

“江某略有所闻,但详细情况了解的并不多。”

“绣衣卫手头的资料有限,可以理解。但西凤卫却对九州隐门知之甚详。不过他们这么多年来,却一点儿都没有办法彻底的铲除这个曾经数次对皇家不利的组织,反而坐视其大……这其中有什么隐情,外人不得而知。却不知道,绣衣卫有没有这个胆量,从此处入手呢?”

“元侯的意思是……?”

“在近期之内,利用皇帝陛下授予你的权力,全力铲除九州隐门的势力,然后顺便对大汉疆域内的江湖道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对于绣衣卫来说,这是一举数得的事,你可有意?”

安静的牢房之内,并没有其他人在。随着两个人的对答,江充脸上惊疑不定,似乎心中正在衡量犹豫。终于,他静下心神,看着元召的眼睛,做出了决定。

“虽然知道这其中有元侯想要借刀杀人的意思在内……但,江某还是决定干了!哈哈哈!”

风声起,江湖乱,就从今夜开始。

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汉宫阙

中原大汉王朝,自从开创以来,历经数位皇帝,烽火烟尘,倏然百年。而今回头看时,也不过弹指一挥间。

皇帝刘彻这几时有许多感慨。从上林苑回来之后,听到禀报说诸王已到长安城外的消息,他心情振奋,立刻去拜谒了高庙。以谦诚的态度向高祖皇帝和列位先皇的神位列数了这几年来取得的功绩。

事到如今,无论是在天下臣民的心目中还是这位帝王心中,都已经完全可以挺起胸膛自豪的说,大汉疆域之辽阔,以今日为最。王朝赫赫之威名,早已经远超以前的任何历史朝代。先祖有灵,当以欣慰矣!

能做到现在这种地步的君王,完全可以当的起任何的圣誉。如果真正比较起来,不要说是几位先皇无法与之相比,更不用说什么九合诸侯称霸天下的春秋霸主了。当今天子的文治武功,完全可以直追三代圣王嘛!

当然,大言不惭在公共场合说出这样话的人,其心怀目的究竟为何,并不为世人所深知。这样的话,虽然有些夸大。不过也并不是没有道理。

只要看看今日长安城中的盛况,就不会再有人觉得对当今朝廷过誉。如此大规模的外邦国王联袂赴阙觐见,实在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这是一种服从的态度和胜利的标志。从此以后,东方、南方至大海之外,西至遥远的荒漠高原之西,都将成为大汉意志所至的地方。而等到不久之后,英勇的汉家骑兵风卷残云诛灭匈奴最后的残余势力,就真的是横绝四海、威震八方了!

即将拥有如此圣德天子赞誉的皇帝刘彻,感觉到自己真是上天的宠儿。家国军政大事,事事布局深远,有很多已经逐渐达成。而那条修仙问道的道路,也已经初次窥探得门径,怎不令他欣喜若狂呢。

吃过第一批仙丹后的皇帝,自觉效果显著。不仅气色红润,身轻体健更胜往昔。而且,精力之旺盛,连他自己都感到惊奇。栾仙师早就说过的那些话,果然没有作假。
首节 上一节 678/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