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645节


是一户大富人家归来的马车把他载了回来。延请医者救治伤处,然后留他在家中养伤,度过了那个寒冷的冬天。

那户李姓人家并没有要求他有什么回报。家中的二子一女都是小小年纪,却甚是听话。时常围绕在这个知道许多江湖奇闻异事的大叔身边听他讲故事。

那年除夕,依然是大雪的天气,他要离去了。那李家留他吃了最后一顿饭。暮色苍茫,归程路远,两个少年还懵懂不懂事,那聪明伶俐的小丫头却追着跑出来,把一件狐皮大氅抱到他的手中。她很喜欢这个讲过许多好听故事的大叔。

人世间的经历就是这么奇怪,岁月沧桑,兜兜转转。本来以为再也不会有什么交集的人,在意想不到的时候,也许会重新把命运交织在一起。

谁能想到,多年之后,那李家兄妹会出现在长安呢。宫禁深重,盛宠不衰,当初那个明媚无暇的小小女孩儿,竟然会成了漱玉宫的主人。

“不管成败如何……只不过,为了当初的那份情义罢了。”

未央宫的宫殿影子终于在黎明中现出了轮廓。忠诚在此守护的西凤卫统领发出了一声淡淡的叹息。

只不过他猜想的并没有全对。元召并没有连夜与太子一起赶到长安。长乐塬上的许多事情,还需要他留下来料理一番,才能安心。

五百骑兵收拾起残局来,很是干净利落。充分显示出了他们经过西域和草原沙场考验之后,已经是一支真正的铁血之师。

江湖高手?在这样的一支队伍面前,想要与之对抗,几乎就是个笑话。根本就没有多少挣扎的力量。

在千军万马的战场骑兵冲杀中练就出的攻杀手段,当纵马围杀长乐塬上的这些乌合之众时,用砍菜切瓜来形容,倒是有些恰如其份。

严格纪律训练成的钢铁意志,如同淬血的钢刀,面对一切敌人,一旦展开冲锋,无论对方是什么身份,都会无差别的对待。这便是赤火军和黑鹰军这两支当世最强骑兵一直以来被贯彻的意志。

所以,九州隐门这次很倒霉。所有派出的精锐全军覆没,死无全尸,都被扔到渭河中喂鱼了。当几天之后,消息终于传扬天下的时候,所有的九州隐门中人和整个天下江湖,都被惊得目瞪口呆、里焦外嫩。只不过,还没有等到复仇的力量再度组织起来,就已经迎来了铺天盖地的毁灭性灾难……。

当然,就在长乐塬的夜乱刚刚停息的时候,还并没有多少人会预料到这样的后果。虽然也许猜到元召会很生气,但却没有猜到,惹怒他的后果,将会是天翻地覆霹雳弦惊!

人们一起出动,阻止住了火势的蔓延。那些已经燃烧起来的地方,去已经没有办法靠近,只能看着它们越烧越旺,把其中的一切化为灰烬。

有低声的饮泣声音传来,很多人满怀悲伤的看着被大火吞没的地方。那里曾经是他们的家园,他们辛勤劳作过的地方。有许多流通天下的商品就是出自这里。多年以来,在这片土地上各种作坊中的人,付出了很多的汗水和心血。如今亲眼看着毁于一旦,当然心中的感受十分难过。

“不必太在意这些了。只要大家无恙,眼前失去的这些很快就会再有的。而且,我们要建设的更好……!”

在东方的晨曦中,有人站在高处,迎着即将出现在天际的朝霞,对逐渐汇集过来的人群招了招手。时隔几月,这片土地上的人终于又重新见到了他们的年轻侯爷。

无数的目光中踊跃出振奋和欣喜,只要那个身影出现在这里,便能带给人最大的安宁。

“侯爷……是侯爷……!”

“侯爷啊!你可回来了……。”

像是山呼海啸掠过人丛,所有听到消息的人都往这边跑了过来。长安学院的大门也终于打开了,因为坚固的围墙大门和严密戒备而没有受到丝毫损伤的学院,这次算是躲过一劫。

率先走在前面的董仲舒,一边看着元召在大声讲话,一边心中已经预感到,这个忘年之交的年轻人必然不会善罢干休的。宽容与饶恕,本来就不是他的性格,以血还血、以牙还牙,才是他一贯的行事手段!

“大风将起,博浪淘沙……但愿你能站得稳些啊!”

第五百八十九章 素衣白马人当归

“就这样去长安吗?”

“是!”

“你是凯旋归来的前军统帅……奉旨回长安主持大典,如此,岂不草率?”

“不是我要特意这样。天大地大,死者为大。所谓天地仁义,不过就是人间情意而已。”

董仲舒满怀忧虑的看着元召,深深的叹息了一声,心中不禁油然而生一种无限的敬意。自己毕生研究儒家精粹,穷尽五楼之书,自以为得孔子仁爱世人之传承,却反而不如眼前此子如此简单普通的一句话来的透彻!

南山脚下,青松翠柏,渭水朝夕,无语东流。元召一身素白衣衫,清晨的风吹动他墨染束发,脸上轮廓分明,清晰地透射出他心中的悲伤。

满含各种情绪的无数目光中,年轻的大汉尚书令最后回头扫视了一眼他刚刚亲手埋葬过的这片墓地。这块在长乐塬上风水最好的地方,从今天开始,将会成为与他有过深厚关系的逝者安息之地。

很多追随他多年的人,都知道自家侯爷是个很重情的人。但没有人见过他悲伤的模样。在素来的印象中,元召似乎是无所不能的,

他总是用温和的微笑和举重若轻的手段来化解一切难题,带给身边的人安全和信赖。

不过,当黑夜过去,光亮重新洒在长乐塬上,看着年轻侯爷赤膊亲自小心翼翼的安葬好昨夜不幸遇难的人时候,晨曦之下,挥汗如雨,而不用任何人帮忙。离得近的人,分明可以看到在他的眼角有珠泪随着汗水一起滴落在脚下的土地里。

老秀鱼的身体又重新弯成了一个驼背。满身的刀伤无法数清。不过依稀可见,被血染红的鬓发间,嘴角竟然有淡淡的笑容。不知道他撑到最后一刻的时候,心中想到了什么。

元召很细心的替他换好干净衣服。把一坛酒放在他身边……也许那一缕神识不灭,有此相伴,黄泉路上会减少许多寂寞吧!这具本来就残缺的躯体,从此尘归尘,土归土。

为了抵御来袭的敌人,昨夜秀鱼和他的一班老弟兄全部壮烈死在了浅滩芦苇荡前。唯一幸存的,是救走李陵和陆浚的那个老者。从此以后,他便守护在这片墓地之前,直到老去。

死去的人,当然还有数十。李陵、陆浚和最后赶来的崔弘都身受重伤。幸亏元召回来的及时,经过连夜全力救治后,终于保住了性命,不过要休养很长一段时间了。

聂壹带来的人帮着把几处余火扑灭,见崔弘虽然受伤很重,但已无性命之忧,而且女儿一家也都无恙,终于放下心来。

听闻元召要素服赶回长安,他本来有几句话想要劝解,不过当看到元召的脸色时,又把想说的话咽了回去。这位走遍大江南北深谙人情世故的大商并不认为现在是元召张扬的时候,不过,他认识元召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对于从不按常理出牌的年轻侯爷,他还是有信心的。

“……生如朝露,去日苦多。归去来兮,杯酒且酌!”

不远处等待的战马发出嘶鸣,元召举起手中的酒盏,缓缓的浇在地上,最后的祭奠过后,他向目送的人群挥了挥手,翻身上马,不再回头。

感受到气氛的苍凉,众人无不动容。谁都知道,侯爷此去长安,也许会有一番龙争虎斗。但他们这些没有人能帮的上忙,只能暗自祝福和祷告上苍,希望保佑自家侯爷百邪不得沾身,平安归来。

迎面的东风吹动起鬓角和衣襟,两匹马驰骋而去。紧紧跟在旁边的霍去病偷偷的撇了元召一眼,见他的脸色很是沉静,不见一丝平时的温和模样。不禁心中有些惴惴不安。
首节 上一节 645/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