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479节


灵芝有些呆呆的站着,脸上的红晕仍旧没有消退,她还有些不相信刚才发生的一切。他竟然在这样的场合中公开的半抱自己共马而行?这、这家伙……哼!

“灵芝!小侯爷他、他刚才对你可真是太好了!简直是……太好了!嘻嘻!”

生性活泼的泠雪早就抱住了她的手臂,大呼小叫着。伤还未曾痊愈的泠霜也在笑了起来。这样的英雄如梦柔情似水,恐怕是所有少女的梦想吧!

在她们身后,梵雪楼的众人、长乐塬上的一大帮子人还有明月楼季英等都在微微点头,脸露笑容。

“小侯爷自然是重情重义,所以这些老将们才甘愿为他牵马开路啊。灵芝,他只不过用这个细微的动作,就已经向全长安的人表明了态度。以后谁再想打你的主意,就要先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了……呵呵!”

听着主父偃先生在身边的含笑而语,所有人便都明白了元召此举的用意,原来就是要给长安城中的某些人看的。苏灵芝,就是他的禁脔,任何人的痴心妄想都趁早打消才是。

灵芝心下既感动又安慰,忽然想到素汐公主时,连忙回身去寻,却看到不远处的一辆马车上,那个善解人意的美丽女子正在向她招手示意,然后车帘放下,容颜隐没,在大批便装护卫们的保护下远去了。似乎她好不容易出宫一次,就只是为了来成全这一对璧人似的。想起那双隐含着落寞的眼睛,苏灵芝心中忽然感到怅然若失……。

朱雀大街尽头,大汉未央宫巍峨高耸,朱雀门外,当今天子亲自出宫,带领着文武百官、九卿重臣在此等候胜利归来的将士们。

从元召他们踏上长安的地界开始,关于他们的一举一动当然都瞒不过皇帝刘彻的眼睛。

太子刘琚和丞相公孙弘一行在一个时辰前已经提前回来,并对他做了简单的汇报。而且各方面传过来的消息,自然有专门的人收集整理,提取有用的报与皇帝陛下知道。

皇帝心中有些感叹,眉头间的疑虑好久都没有散开。元召,他的成长速度太快了。他竟然无形中有一种感觉,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恐怕将来自己这个皇帝都有些难以把握住他了。

刘彻从来就是一个多疑的人。在他内心深处,是不会真正的放手使用一个人的。尤其是作为皇帝来说,在朝中大臣们之间运用好平衡术,才是保证皇权安稳的王道。如果让一股势力不受约束的壮大起来,这对维护皇帝的权威并没有什么好处。即便是臣子再忠心再能干,那也是不行的。

竟然连窦婴等这样的一帮老将也出来给他站脚助威……这样的表态,即便他是皇帝,也不得不重视了。

“元召这小子,是该让他沉寂两年了。也算是打磨打磨他的锐气……。”

皇帝自言自语的轻声说了一句,自无人听到。抬起头时,朱雀大街转角处,隐约的民众欢呼声传来。将要迎接的功臣们,终于现出了身影。

“诸位爱卿,我大汉的英勇健儿们回来了,随朕出迎吧!朕要代表皇室和天下人给他们一个最隆重的欢迎仪式……。”

鼓乐喧天,龙旗招展,皇帝陛下大踏步的向前,臣子们跟随在后,钦趋迎接。周围民众山呼万岁,齐声赞颂大汉昌盛。如此荣耀的时刻,人生又有几何!

在没有人注意到的地方,宫阙一角高处不胜寒。名叫李延年的皇帝宠臣远远地看着朱雀门外的盛大热闹,在嫉恨的作用下,紧紧握住栏杆的手掌已经被边缘的尖刺扎破了也没觉得疼。

自从那日在明月楼上惊鸿一瞥,那个女子的身影在他心中就再难以抹去。虽然在那之后为此而发生了这么大的波澜,他却是始终都没有甘心。

到得现在,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还是想要对苏灵芝志在必得,到底是真的爱煞了她,还是心中的执念放不下。不过,他不会去想这么多,心底所有的也只会是怨恨。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但她即将要成为的倾城倾国不是为自己的啊!想到这里,李延年嫉妒欲狂。如果阴沉的目光能够化成利剑的话,他会毫不犹豫的刺向那个在马上出尽风头的家伙,碎尸万段犹不解恨!

“元召,你等着!别看你今天得意,总有一天,会让你匍匐在地,求到我们李家头上来!”

咬牙切齿的低低话语中,白衣潇洒的李延年在心底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假以时日,必将开出噬人的花叶。

“英勇的汉家儿郎们!今天,你们带着对战匈奴大胜的荣耀回到了长安……朕要重重的奖赏你们……!”

未央宫外,皇帝以至高的赞誉表彰了所有参战的大汉将士们后,站到高处,面对着聚集在朱雀门广场的臣子、军士、民众,眼光俯瞰过所有人激动的面庞,开始了他极为罕见的当众演说。

冬日午后,阳光温暖。不时有高呼万岁的声音传入禁宫深处。漪澜殿中的老妇人早已经知道了皇帝即将要颁赏的内容,她愤怒的打碎了一地的珍宝。自己的这个皇帝儿子终于不再在乎她的任何一点意见,所谓的“以孝治天下”只不过是一个笑话!王太后,病倒了。

而漱玉宫中,在经受了担惊受怕的几天后,见皇帝陛下的恩宠未曾因为最近变故稍减半分的李婉玉,不仅彻底的放下心来。而且,就在刚刚,迎来了一个天大的喜讯。宫中御医已经确诊,她身怀龙胎已三月矣!欣喜若狂的李美人,得知这个消息后,那颗已经暂时熄弱的争宠之心,重新又熊熊燃烧起来。上天赐恩吧!她要给皇帝生一个皇子,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也要为他去挣一个光芒万丈的未来!

同一时刻,回到建章宫的素汐公主扑进卫夫人的怀抱,终于再也忍受不住,哭出了声来。

“母后,我好喜欢他!可是……他已经有灵芝姐了……我该怎么办啊……嘤嘤嘤……。”

第四百一十章 铁肩道义 俯仰无愧天地

未央宫宣室阁,这个除了含元殿之外,在大汉帝国的臣民们心中来说最重要的地方,此刻很安静。

灯火微黄,暮色降临,远近的距离内,有宫中侍卫们严密的警戒,没有皇帝陛下的亲自传唤,是没有任何人敢无故溜达到这儿来的。宣室阁,这处宫闱禁地机密之所,为汉文帝所修建,从那之后,就一直成为了皇帝与心腹重臣决策某些最重大事件的场所。

在这里,文皇帝曾经召见过汉室贤臣贾谊。本来是风云际会的佳话,奈何并未逢时,胸怀天下的皇帝和忧国忧民的贤才,即便是有至善的治国良策,受到勋臣贵戚们的束手束脚,也没有办法去实行,只得束之高阁,投之火炉。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是如何的无奈之举啊!当满腔孤愤的贾谊被驱逐离开长安的时候,他背负的是汉文帝满满的愧疚和沉重的目光。

也是在这里,那位“只知谋国不知谋身”的晁错大夫,怀着一腔忠贞,为自己的学生汉景帝献上千秋大计,君臣相得,何等融洽。可是一朝事变,帝王无情,含冤负屈,腰斩东市,残酷的结局,悲惨的人生!

用血写成的史册,墨迹淋漓,鲜红未干。长乐侯元召安静的坐在几案后,脸上色平淡,他在等待着皇帝陛下的最终摊牌。

夜色笼罩了宫阙,皇帝陛下的赐宴刚刚结束。那些在今天享受了无上荣耀的将士们已经散去,想必都会很难忘。元召被皇帝命人单独留了下来,然后就来到了宣室阁,他有一种预感,将要发生的一定就是自己曾经料想到的局面。

“怎么样?在你眼里,朕对将士们的赏赐可还算丰厚?”

终于,皇帝刘彻把案头竹简上的最后一个字写完,抬起头来,挑了挑眉毛,眼睛直视着元召,帝王的威严即便是在这样的私下时刻,也是凛然不可冒犯。

“赏赐之高,前所未有!陛下仁德,体恤过人。”元召不动声色,沉着应对。

皇帝又认真地扫视了他一遍,不过是个相貌普通的少年,个头也只是中等身材,如果放在茫茫人海中,可能根本就不会引起特别的注意。然而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人,身体里却蕴藏着深不可测的力量。

“如此说来,将士们应该都很满意了吧?”

“启奏陛下,有功者得厚赏,伤亡者得到抚恤,无人不满,皆颂圣德!”

“那么……你呢?元卿,你可满意?”

皇帝的锐利目光紧紧地盯着他的脸,似乎是要想看清楚他心底真实的想法。元召神色自若,恭敬地站起身来拱手施礼。
首节 上一节 479/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