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442节


元召一边往下走,一边随口说着。几个校尉互相大眼儿瞪小眼儿的瞅了瞅,不禁挠了挠头,心中实在是有些不明白小侯爷为什么明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还要让那匈奴人带话回去。

“小侯爷,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这附近的匈奴人都跑光了……是否直趋雁门关夹击耶律王呢?”

公孙戎奴骑在马上意气风发,自从兵出长安,可称得上是攻无不取,战无不胜,他作为黑鹰军麾下首将,屡屡受到元召的表扬,区区匈奴人现在根本就不再放在眼中。

却见元召回头看了他们几人一眼,脸上浮现出神秘的笑意。他停下脚步,望了望去西南的方向,此去三百里,当是匈奴攻击雁门的最前线,在那里,老将李广应该早已经整军出击了吧。而再往西三百里,就是大汉云中郡,今日此时,在那里储势待发的两万黑鹰军将士想必在主将卫青的带领下,也已经开始了他们迂回突袭的征程。草原的猎猎风尘中,已经可以嗅到烈火雄心的气息!

“哦,本来的打算是那样的。不过现在嘛……我又改变了主意。有一个新的游戏,公孙、张次公、还有韩嫣,你们敢不敢陪着我一起去玩儿呢?”

被他点到名字的三将同时眼前一亮,元召脸上的这种表情他们太熟悉了。这是他将又有一个大动作的前兆。

“末将等愿追随小侯爷,无论是刀山火海,绝不皱一下眉头!”几乎是异口同声,无丝毫的迟疑。

元召哈哈大笑,披襟当风,胸中豪迈之气顿生。他从一开始就刻意在黑鹰军中培养一种一往无前的锐气,无论是一万人还是一千人,也无论对手是怎样的强大,将要面对的是怎样的艰难,都闻战则喜,绝不退缩。如今看来,他们没有辜负自己的期望。有此铁骑三千追随,纵横草原,虽面对匈奴雄兵十万,又何足惧哉!

不久之后,全体黑鹰军将士披挂整齐,列队在大营门口,将旗之下,元召纵马而至,他全身披挂,神色慷慨激昂。

“匈奴人侵略汉朝已久,骄纵残暴,至今七十余年,是到了让他们知道厉害的时候了。日前我已与雁门、云中诸军定下计划,三路同时进击草原敌虏,此战目标为,消灭十万来犯之敌,夺取黄河河套之地!为了阻断匈奴后方的援军,以避免给雁门关汉军步卒增加压力,也为了保证此战的绝对胜利,我决定亲自带领你们,驱此西北五百八十里,突袭匈奴龙城之王庭所在地。诸君,可敢一战否?”

虽然此前就有过对这次进入草原作战的许多猜测,在将士们心中早已有着隐隐的兴奋。但此刻元召亲口说出来,还是一下子就点燃了所有人的热血……!

第三百六十六章 龙城风 关山月

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匈奴单于的王庭行止,有南北两处地方,相隔千里。南边的这处就是位于河套地区以北几十里附近的龙城,而北边的那处就是匈奴人的圣地,狼居胥山了。

在匈奴人习惯地称呼中,河套地区草原被称为冬季牧场,狼居胥山草原被称为夏季牧场。单于王庭经常会因为军事行动或者气候的变化而在这两处地方停驻。

自古以来,黄河九害唯利一套。匈奴正是因为占据了河套作为他们的冬季牧场,才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从而壮大实力。每年春季匈奴人离开河套向东沿着长城一路劫掠汉人,直到上谷转道向北前往夏季牧场,也就是狼居胥山下的草原,到了秋季原路返回,在河套过冬,多少年来,已经成为了一种固定的习性。

杀戮的血腥伴随着战争的烽烟,铁蹄踏遍这条路线。因为河套地区水草肥沃的便利条件,匈奴人不仅把这里当作养育大批战马的基地,更把这里当做兵马聚集铁蹄南下的跳板。

河套地区对于汉匈两国关系的巨大作用,不仅匈奴人看得非常重要,汉朝的许多有识之士也早就认识到夺回这片地区的必要性。只不过一直以来,并没有那种能力,去通过战争手段把它夺回来。

后来汉朝终于夺回河套,成为大汉与匈奴战争的一个胜负转折点,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在原先的时空中,元召曾经看过这方面的史料,那上面记载的很清楚,为了使卫青统帅的骑兵部队长途迂回突袭河套附近,当今天子以军机密令雁门关守将李广死死顶住匈奴主力的进攻,以便吸引中路匈奴人的火力。而不惜放弃上谷、右北平一线,引诱匈奴东部主力长驱直入,使匈奴后方空虚,为卫青的突袭创造绝佳的条件。

在汉朝夺回河套地区的这次战役中,共付出了将近十万军民的生命代价,给北部边境造成了无可估量的损失,可谓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赫赫的历史功绩下,掩盖着的是无数人的血泪生命、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元召想到这些的时候,心中总是郁郁。今天自己既然适逢其会,当然不会允许这样的悲剧再次重演。他要用最小的代价,来取得最大的战果!

派去通报自己方面军行动的飞骑早已经分别奔赴李广和卫青军中,元召让他们尽管放心大胆的按照原先的计划出兵就好。匈奴单于派出的东路军,也就是屈射王的八千骑兵早已经灰飞烟灭,而且整个东南部草原的几个部落王也早已经死的死,逃的逃,上谷郡一线的威胁早已经不复存在。更何况这边还有轻车将军公孙贺领兵把守,应该是万无一失的。

耶律王和左贤王统帅的虽然总共号称十万铁骑,但以六万雁门守军步步为营的正面迎敌,而以卫青率领的两万黑鹰军骑兵攻陷河套后再从后路包抄,必然可以破之!更何况,到时候还有自己手下的这三千黑鹰军为机动力量,这次想要破军夺地,应该是稳操胜券的局面,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对手下三将和盘托出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后,这三千黑色铁骑就化身成了一支闪着寒芒的利箭。“西北望,射天狼”!澎湃的激情加上胜利的信心,使他们一往无前,开始了一段辉煌的征程。铁蹄踏碎草地,干戈惊起飞鸿,当此去,一日一夜六百里,奇袭龙城!

天上浮云苍狗,掠过大地,遮蔽无数征尘。同一时刻,雁门关守军留下五千守城,其余六万全体出动,分别抵挡住了匈奴左贤王和耶律王的兵锋。两军对垒,最前锋相隔不过三里距离,大战一触即发!

而由此再往西几百里外,两万黑鹰军铁骑如同黑色的洪流掠过草原,沿着早已勘探好的行军路线,昼夜兼程,直驱他们的目标,黄河流经草原的那片水草丰美之地。

近百年以来,汉家的战士们终于第一次深入匈奴草原腹地。两万人的黑鹰军骑兵队伍,恰似一只终于冲出牢笼的雄鹰,它展翅飞上了高空,将要去捕捉自己的猎物。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向前、向前!就在前方,那里将是他们真正建功立业、扬名四海的战场!

而此刻的大单于羿稚邪和此次跟随南来的王庭贵族们,并不知道就在不久之后,他们将要面临一场怎样的狼狈局面。

大单于最先接到的,是雁门守军出动的战报。当了解完详细情况后,最开始的时候他稍微愣了一下,然后就哈哈大笑起来。

“汉朝的皇帝,终于忍不住了!雁门关守军的出战,必定是来自这位皇帝的旨意。哈哈!自从几年前的马邑之围开始,我就早已经料到,这位汉朝天子不同于他的父祖,他的野心大的很呐!”

手下的贵族重臣们都在,听完情况汇报之后,虽然心中对汉朝天子的认知各不相同,但在此时此刻,自然没有人出来说些涨他人威风的话,一片声的只是赞扬和恭维。

“大单于高见!汉朝皇帝如此不自量力,竟然敢遥控指挥汉军出战,这是自取灭亡之道啊!正好可以趁机消灭,破关而入,直趋长安!”

“早知道这次可以真正的干一仗,我等早就请大单于令,领兵前去了,真是可惜啊,可惜!”

“以步卒迎战匈奴骑兵……确实是取死之道!希望这次可以把那李广捉住,永绝后患。可与匈奴对战者,唯有此飞将军一人而已!”

“呵呵!区区一个李广,又能济的什么事?倒是那元召……怎么去对付他的人还没有消息传回来呢?”

“哼!元召小儿,更是不足挂齿!难道屈射王的八千铁骑是吃素的吗?何况有飞火勇士出动,任他插翅难飞!”

底下乱糟糟的,酒肉狼藉之间,众人在大声议论着,总之,信心很足,干劲儿奇大!

羿稚邪单于笑容满面,在他的心中,并没有把此次与汉朝的作战看得太重要。在匈奴骑兵与汉军的历次作战中,不论规模如何,还没有怎么输过呢。胜利是肯定的,就看取得战果的大小了。

大声喧哗的王帐之中,唯有一人有些微微的皱起眉头。已经穿了多年的貂皮大氅,感觉怎么也不如青衫布衣来的舒服。只是可惜,他再也换不回汉家衣冠了。

雁门关的守军竟然主动出战?这是一个很反常的现象。而且是六万守军全体出动,这样的规模,在从前从来没有发生过。“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只是……张中行看了看单于羿稚邪的得意神情,又环顾了一下四周的气氛,他把涌到嘴边的疑虑,又重新咽了回去。羿稚邪单于是一个情绪反复无常的人,而且最重面子,有些话,还是单独私下和他说为妙。

想到这里,被王庭尊称为国师的张中行,也微微的笑了笑,随着众人恭维了几句大单于的威武。单于羿稚邪神情大悦,彷佛下一刻就会听到前方攻破雁门关大举进入汉境消息似得,举起满满的酒盏,与众人一饮而尽。

就在这样的气氛中,有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来到王庭大帐之外,只听得有焦急的声音简略的叙述了几句,然后有把守的匈奴护卫带着飞骑而来报信的匈奴游骑兵疾步走了进来。

“报、报大单于得知!大事不好啦……接到从草原东部传来的消息,那支汉人的骑兵队伍长驱直入,根本就挡不住!金头王战死,山边王逃逸,更有多个部落王已经不战而逃,带领着部族人口往北边儿去了……!”

大帐中的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喧嚣杂乱的声音一下子都静了下来。众人大眼儿瞪小眼儿的互相瞅了瞅,又一起把目光转向了大单于可汗。怎么会这样?汉人的骑兵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啊!
首节 上一节 442/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