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41节


布衣偃勉强爬起来,他对这孩子有些印象,好像是在这茶楼打杂的。

元召并不多说,只是对他笑了笑,示意这些饭菜都是给他准备的,让他先吃了再说。

布衣偃已经顾不得再客气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何况他已经好几天没正经吃过东西了。

当下风卷残云,虽是普通家常饭菜,但他只觉甘甜如饴,平生吃食滋味之美,以此为最!

“先生大才,但不知吃完之后有何打算?”元召在一边看他吃完,淡淡问道。

布衣偃心下微微一愣,他不知道眼前的孩子用这种大人的语气问他是什么意思。

元召见他犹豫疑惑的表情,暗自好笑。

“呃,我就是随便问一下,先生既然身无分文,可有地方去投奔?”

那面目沧桑的男人不尽长叹一声。

“不瞒小哥儿,我一路从北地燕郡来到长安,并没有地方安身。身上已无分文,已经几天没有吃饭了,所以刚才才会……却要谢过此间主人一饭之恩!小哥儿代为转达。”

说完,布衣偃拱了拱手,表示感谢。

元召不以为意,不过就是一顿普通饭菜而已嘛,小意思!

不料,布衣偃却肃容说道:“此事虽小,恩情却大!昔日淮阴侯韩信受漂母一饭之恩,后来以千金相报。偃虽不敢自比韩侯,这一饭活命的恩情却是不会忘得!”

元召决定不再就此事与他争论。这些古人的淳朴劲儿他见得多了,早就习惯了。

“那好吧,我家掌柜的说了,如果先生暂时无法安身,先在梵雪楼住几天也是可以的。”

元召一边收拾碗盏一边对那人说到。

布衣偃闻听大喜!他正有此意呢,只是不好意思说出来而已。如果有机会再品几次那种无上清饮的新茶……真是太好了!他不由得有些期待起来。

元召却自有打算,那会儿他抽空又去仔细看了看木板上的那篇赋,真是不错!

这家伙的笔迹书法凝劲之中带了飘逸,比起后世流传的那些书法大家的遗迹也毫不逊色半分。

看来有无数不为人知的珍珠都磨灭在历史的尘埃中了啊……。

“不过是免费管他几顿饭菜而已,先把他留下来,说不定会有大用处。呵呵!”

元召笑嘻嘻的对钱掌柜说道,钱掌柜现在已对他言听计从,不仅是他,梵雪楼上下人等早已把元召看作一个特殊的存在。

“元哥儿说出的话总是不会错的。”钱掌柜笑眯眯的说道。这句话也是他最近的口头禅。

元哥儿说过的话会错吗!不会错吗?会错吗?在见识过这孩子的种种神奇后,呃,大家终于都承认了钱掌柜的名言:元哥说过的话总是不会错的!

花开数朵,且表一枝。却说在长安城朝阳门大街上,一座府衙坐北朝南,门阶森严,这正是长安令制所所在地。

最近长安令汲黯大人很忙。重阳节前后,诸事不断,千头万绪,唯恐出一点差错。

迫在眉睫的三件大事:朝贺太皇太后老夫人、天子召见番国外邦使臣、天下士子共赴长安的金马词林苑。

这几件事压下来,他感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重大啊!

相关皇城治安、市井平静的繁杂琐事都需要他这个长安令大人亲自过问,才可放心。

可是他这么忙,还不断有给他在这个节骨眼儿搞事的,这让他大为恼火。

尤其是长安城里的那些勋臣权贵家的纨绔子弟,走马游猎扰乱民居都还算是小的,草菅人命的事也不是没有发生。

这两个月里,命案就发生了三四起,虽然还没有查出凶手,但他心里认定,与这些人脱不了干系。

武安侯富阳侯等几家权臣都已经被他敲打了好几次了。虽然知道有些人对他恨之入骨,但汲黯凭着一股刚烈之气,却并不畏惧。

上次田玢家那小子在城门口滋事,还不是照样被他捉了来,打了三十板子完事。

虽然田玢那老小子最近在朝堂上见了他,脸色不阴不阳的,但他从来不怕得罪这些人。

既然在这个位置上一天,总是要做些为民请命之事,才不负读了那些圣贤书吧!至于身后名声这些东西,他倒是没有考虑太多。

只是……当今天子,他还并不能看的太清。即位这几年来,一切因循旧制,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这让他不免有些忧心。

这位帝王到底是会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呢?还是会一直因循守旧下去?现在没有人能说得清。

汲黯字长孺,现在身为大汉九卿之一兼任长安令。把这么重要的职位交给他,可见刘汉皇家对他的信任了。

此人年轻时性情豪迈,任侠纵气,心气儿高的很!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豪强欺凌弱小,正是那种路见不平有人踩的主儿。

面对平民百姓却是和颜悦色善于体恤民意。加之敏锐明辩,素有晴天之名。

但就是因为年轻时任侠轻狂,倒落下了一身的隐疾,时不时会发作起来,头晕目眩、四肢百骸疼痛难忍。

其实这几天他都是强撑着病体坐衙的。没办法啊!朝廷最近要举办的这几件事太重大了,容不得一点疏忽。

汲黯不由得又揉了揉额头,站在左近的县丞兼主薄姚尚近前几步,关切的问道:“大人觉得身体如何?不若去歇息一下吧。”

汲黯摇了摇头,苦笑着无奈说道:“懈怠不得啊!事关重大,这几日更要勤勉一些才是。”
首节 上一节 41/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