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407节


汉家旗下,白雪皑皑,黑袍红缨的将军在敌国的土地上如此胸襟,见者无不倾倒。

“……师父的临终嘱托,原来是为了我好啊!这样的英雄人物,果然是人间少有……!”包裹着满身伤处,跟在众人之后的朴永烈在心头默默想着,终于心中做了一个决定。

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妇人恭敬地在路边三叩首之后,走到了元召的马前,把一方用粗布缝制成的垫子双手捧着奉上。她的一个儿子死在了匈奴人的刀下,对这位替她报了大仇的汉朝将军无以为报,唯有亲手缝制的这个棉垫,可以护在马鞍上,为恩人生暖。

元召连忙道谢,欠身双手接过,用手一摸,却不由得心中一愣,蓦然想到某种可能,他惊喜交集,急忙铺展开来,用刀尖小心地挑开线脚,仔细看时,果然不出他所料,里面的填塞之物正是一团团白中微微发黄的棉絮。

这一发现简直让他大喜过望。这些絮状物虽然与后世的棉花有些不同,应该是还没有经过改良的最初品种,但已经足够珍贵了。

黑鹰军将士们忽然发现自家小侯爷脸上露出那么惊喜的表情,不由得都感觉很奇怪,对于他们见惯了不管遇到什么事都面不改色的元召来说,这可是很少见的时候。

“小侯爷为什么对一块这么普通的垫子这么感兴趣?这……这其中难道还有什么奥秘不成?”

已经深知元召为人的韩嫣察觉到了这其中的不同寻常。本着不懂就问的原则,他凑上前来端详了半天,也没有看出这块垫子有什么好的地方。

元召的脸上浮现出笑容,先不去管他的好奇,而是跳下马来,对着那老妇人施了一礼,语气温和。

“老人家,可否告知这当中棉絮的由来?必有重谢!”

见这位威风凛凛的汉朝将军朝自己施礼,那老妇人吓得连连摆手后退,示意绝不敢领受,口中却呜呜呀呀的说不出话来。

“唉!将军,不用问她了,她本来就是一个可怜的哑人。这东西名叫葭絮,在秋冬之际,这儿漫山遍野都是,家家户户采摘一些用来填充布帘坐垫之类,可挡风寒。难道将军有什么用处不成?”

说话的是朴家老太爷,他见多识广,对这位并不动百姓秋毫的汉朝将军十分感佩,故而主动上前作答。

元召压抑住心头的激动,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

这些年来,他在长乐塬上大力发展各种制作业,说动皇帝连接东南越诸岛,开通西南夷通道,又策划打通西域,这些大动作背后,除去军事和政治的需要之外,其中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互通有无。

随着商队和船队的交通,已经有很多的珍稀物种流入了汉朝,极大地提高和丰富了中原文明的发展。元召曾经列过一个长长的物品名单,让隶属于他关系下的那些商贾们都带在身边,他们的手下人去到别的邦国和西域以外时,就去积极的寻访,尽量的带回来。

而棉花,就是列在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品种。只不过这些年来,所有人费尽心力,也没有找到过小侯爷指名画图索要的这种东西,这让元召心头一直有些遗憾。

却没有想到,今天在这儿竟然遇到了,这可真是意外之喜。元召又仔细的询问一番,这才知道,原来这种东西在此地的状态是野生,如同灌木杂草没有什么区别。当地人多年来也并没有拿它们当回事儿,只不过有些穷苦人家有时会采撷一些回来,填充在布料当中御寒而已。而富裕些的人家却多不用此,主要是嫌一团团的太过于累赘,不如苇絮轻软好用。

当听到元召笑眯眯的转过身来下令说在此地休整三天时,黑鹰军将士们都有些摸不清头脑,连匈奴人都被全部消灭了,正应该乘着这股锐气直逼王险城才是,不过还有三百里的路程,两天的时间就到了,三天时间的话,说不定已经攻进王险城内了!何必要在这儿耽搁时间呢?

面对部下们的疑惑不解,元召并没有给他们最直接的解释。反而下了一个奇怪的命令,派飞骑赶快去命令在渌口关的荀羽率领四千步卒赶来。同时给随大军行止的聂壹带信,让他不管用什么办法,速速筹集大批布帛前来。

“有了棉絮做棉衣,天再冷点也不怕了。本将军要给所有的将士都穿上最暖和的棉衣……。”

第三百二十七章 江山误 多苍莽

雪过天晴,旷野无垠,看着继续开始胜利征程的那支骑兵远去,聂壹心头无限感慨。一场大战锤炼后,养精蓄锐休整三天的黑鹰军,更加龙精虎猛。

“小侯爷到底是什么来历啊?怎么什么都懂得呢……!”

怀着这样念头的,并不只有聂壹,还有荀羽和四千步卒,以及朴家集的那些族人们。也不怪他们如此惊异,在见识过元召把遍地随处可见的那些葭絮荚略施手段,只不过用弓弦、木架等东西制作出简单的器具,片刻之后就弹出来一堆堆绵软如同云朵一般的棉絮来,所有亲眼所见的人,无不目瞪口呆。

元召看着众人的惊异表情,暗自好笑,不就是弹个棉花而已嘛,有什么好奇怪的。弹棉花呀弹啊弹……哈哈!

聂壹带人赶到时,果然带来了大量的布匹,他知道元召点名要他在最短的时间内筹集这些东西,一定是有急用,既然如此,他就算是动用全部的力量,也要办到。

在元召的亲自制作和示范下,世界上第一领用棉花做成的战袄完成了。不仅如此,还有棉絮的五指手套、耳套、棉靴、马上护膝……。等到这一整套全部做完之后,挑选一名黑鹰骑士出列,全身装扮起来,众人终于明白了元召费这么大的劲究竟要干什么了。

这些用棉絮做成的东西,穿戴在身上,既轻便又暖和,果然是寒冷天气里行军作战最好的防护品。将士们都试过以后,尽皆大喜。

要知道,在历史上棉花被发现之前,人们所制的棉衣,其实是用厚厚的几层棉毡做成的,又笨又沉重,而且保暖性能并不好。元召并不太清楚棉花这种作物到底是从什么时候才开始被世人所用的,但起码他现在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发现过。就算是这些真番当地人,也没有意识到这种东西最好的用途,也许它们已经在这儿生长了上百年了,却没有得到好好地利用,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

朴家集和附近乡镇闻讯赶来的人们,惊奇地瞪大眼睛,看着汉人把他们司空见惯的那些葭絮荚经过一番制作后,变成了可以穿在身上抵御风寒的衣物,这简直是太神奇了!

汉朝将军把这项技术无偿的教会了他们,只不过附加了一个小小的条件,让他们帮助赶制一批相同式样的棉衣,用来替将士们御寒。没有丝毫的犹豫,当地民众就答应了这个要求,动手大干起来。虽然认真说起来,这不免有“通敌”之嫌疑,有可能事后会惹来麻烦。但在此时此刻,没有任何人顾及。

其实真番国的很多民众,祖辈都与汉朝有着很深的渊源,其祖上有很多是来自中原,在他们的内心最深处,深深的渴慕着中原文明的教化。今日见了这支汉军的所作所为,再对比卫王和他的军队平日里对民众的残酷掠夺欺压,两者之间,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如果这次汉军真的能够赶走或者是消灭卫王,那可真是太好了!这是很多人心底踊跃的想法,虽然没有人说出来,但他们帮助汉军的积极行动,已经把这种想法表露无遗。这么多人的齐心协力,三天的时间已经足够了。当休整完毕的黑鹰军再次整装上路的时候,他们的全身已经被保暖衣物包裹得严严实实,人人精神焕发,以饱满的战斗热情策马而去。

这次能够意外的在这个地方发现棉花的踪迹,元召很是高兴,这些可都是宝贝呀,用途太多了。他把这件事的后续交给了聂壹来处理,相信自己临行前对他交代过的事,他一定会办到很稳妥的。

这应该就是最原始的野生棉了,色泽发黄而且有些粗糙发硬,比起后世改良过的那些当然是大大不如,但就现在来说,已经是最难得的保暖之物了。

“小侯爷,这套保暖装备穿戴起来,还真是暖和啊!哈哈,不错不错!”

公孙戎奴他们几个紧随在元召的马旁,一边走着一边很是得意洋洋。连抓着马缰绳的手都带着暖和的棉手套,一点儿都不觉得冷,简直就是太舒服了。

“那是当然!也不看看这些是谁设计的,我们小侯爷想出来的东西,哪样不是既实用又方便的嘛!”

“小侯爷啊,你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嘛?你看这护手的手套,还分了五个指头出来,哎呀!这样一来,就算是在滴水成冰的天气里挥刀杀敌都不妨碍了啊。敌人冷得握不住刀,我们却可以拿刀使劲砍杀,这可真是太方便了!不去多杀几个敌人,都对不起小侯爷的一番巧心思呢。呵呵!”

几个校尉七嘴八舌的说着,正面对阵战胜匈奴骑兵的经历,使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骄傲。此时他们心中最渴望的,就是继续战斗。

元召率领着他们一边赶路,一边笑着解答将士们的一些奇怪问题。他能理解他们的心情,这种骄傲和锐气,他想要黑鹰军永远能够保持下去。

无意识地侧过脸时,他看到了骑着一匹马跟在旁边的那个朴家少爷。名叫朴永烈的高丽族少年脱去了本来服装,换上了一身汉人装束。他是在黑鹰军离开朴家集继续北上的时候,跟在后面赶上来的。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有时候很奇怪,此前从来没有见过面的崔弘和朴永烈竟然很是投缘。也许是这朴姓少年的经历让他想到了从前的自己,也许是欣赏了他骨子里的倔强和不屈服精神。这一路上,朴永烈便总是跟在了他的身边。

对此,元召并没有多说什么。自己曾经答应过那位玄刀神,会收下他这个小弟子。对于元召来说,这是可有可无的事,如果以后能够有缘,他自然会教授他武艺,兑现自己对一个死去之人的承诺。如果他心中仇恨难消的话,那也无所谓。元召从来不怕世界上多一个敌人。
首节 上一节 407/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