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404节


匈奴万夫长也大吃了一惊,果然自己的预感没有错。黑鹰军怎么忽然出现在这儿了?

“不要慌张!他们来了多少人?怎么没有听到大队骑兵的马蹄踏地声啊?”

“古、古将军,好像只有十几个人……不过也不确定,他们太凶猛了,闯进来就开始杀人,我们的勇士都措手不及,因此死伤惨重。”

古牙朵简直要气疯了!十几个人?五千大军在此,十几个汉军就敢在这儿撒野?我去他奶奶的!给我杀!去传令停止洗劫,全体上马,先把这些不知死活的东西杀光了再说。

带着他的命令,几个部下们去分头集合匈奴骑兵了,只要他们跃上马背,就是一股无可抵挡的铁流,至今天为止,这世界上还没有人是匈奴铁骑的对手。

古牙朵收起了心头的邪念,重新涌起的,是要毁灭一切的杀意。他现在已经没有心思想得到那些女人了,他需要在马上痛快淋漓的杀戮,才能平息今天的愤怒。吩咐了一句涌进院子里来的百余名匈奴大汉,让他们把院子里的人全部杀掉。他自己则在部将的簇拥下走向战马,他要跨上马背,带领着麾下铁骑去摧毁面前的一切。

古牙朵毕竟是作战经验丰富的战将,有一点儿他没有对部下们明说,但心中已经开始戒备。外面来的虽然只是很少的黑鹰军,但这是一个预兆,那支据说是非常厉害的黑鹰骑兵队伍,一定离此处已经不远了。战斗也许不久之后就会发生,他需要赶快去集合人马备战。

崔弘并没有去追杀这个在重兵保护下的匈奴将军,黑鹰军大部马上就会来了,这个万夫长的脑袋就留给师父和公孙戎奴他们来祭旗好了。至于自己,围杀过来的这百余匈奴人也足够杀上一阵儿了!

面对着这些曾经不共戴天的仇人,无缺重剑下手不再容情!崔弘,这个与朴永烈一样身负血海深仇的人,拿出了自己这几年学到的全部本事,仇恨还需敌血酬!大蓬大蓬的鲜血飞溅出去,人头滚落,残肢遍地,这才叫真正的百人斩!

朴永烈退到自家那些妇孺面前,持刀护住,目不转睛地盯着面前的杀戮场面,嘴里有些艰难地咽着唾沫。朴老太爷却也万幸无恙,他也呆呆的看着,脸上表情说不出是悲苦还是哀伤……。

长街之上,听到将令的匈奴骑兵们,不管是已经心满意足的,还是心有不甘的,都开始从作恶的地方走出来,身后只留下一片狼藉、死伤遍地。

将军的命令是不可违背的,每一个匈奴士兵对此都会牢牢的遵守。有汉人的骑兵冲杀进来了,需要把他们尽快的消灭。果然,他们看到了在街巷间偶尔闪现出来的黑鹰骑士身影,他们灵活的作战,往往在突然出现杀死几个匈奴骑兵后,就倏然又远离了。

在几个部将们的大声喝令下,匈奴骑兵们终于开始纷纷跃上了自己的马背。匈奴万夫长古牙朵纵马来到了街心,他刚要对组织起来的部下们简单的说几句面临的情况,让他们做好战斗的准备。突变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

雪花不见大,依然在飘零,清雪覆盖的地面,忽然开始震动起来。那声音由远而近,彷佛是春雷提前来到,催响了冬天的大地。所有匈奴人脸上变色,从小就在马背上生长的他们,当然最熟悉这是什么发出来的声音。那是马踏大地,千骑飞驰!

汉朝的黑鹰军终于还是来了,这宿命的一战,注定会在这个地方发生。当很久以后,朴家集的幸存者们,回想起当日的情景,除了血和死亡,留存在脑海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从天而降的马蹄声。

古牙朵厉声喝令着所有的匈奴骑兵赶快列成冲锋队形,冲出集镇去,五千骑兵聚集在这狭窄的街道上,根本就施展不开。只有冲到集镇外的旷野上去,在那里与来袭的敌人决战,才是最有利的局面。

马蹄声从四面传来,仿佛有千军万马包围了这处集镇一般。朴家集的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看到匈奴人如临大敌的模样,他们屏住呼吸,心中升起一种奇怪的感觉,在悲伤之余,感到的是期盼和渴望,仿佛来的就是解救他们的王者之师,每个人都在心头祈祷,盼望着汉朝的军队大获全胜,杀光这些禽兽一般的匈奴人、杀光那些为虎作伥的真番人……甚至杀光一切一直以来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的那些人!

腾身而起,落下来时顺手又砍翻了几个匈奴骑兵的崔弘精神大震,把长剑一摆,重新杀入敌群,院中的匈奴人一个也别想逃!他也听到了熟悉的马蹄声,这种声音格外的清脆亲切。这是黑鹰军的骑兵!

黑鹰军的战马踏响的声音与别的不同,师父在长乐塬上的时候,给所有那边马场中的战马都设计了一种特殊的护蹄,名叫“马蹄铁”,千里驰骋而不损马蹄,声音既清脆又好听,这是黑鹰军中的一个小秘密。

朴家集的长街西口,匈奴骑兵开始蜂蛹而出,举着弯刀迎了上去。前方半里地之外,黑鹰将旗之下,冲锋在最前面那匹马上的少年将军举起了手中的弩箭,开始瞄准。后面的黑鹰骑士不用吩咐,已经默契的展开战斗队形。

几个呼吸之后,进入九臂连环弩的射程,随着一声轻响,千弩齐发,破空而去!飘飘洒洒的雪花之中,这些锋利的弩箭,带着穿透一切的尖锐,平射进了冲锋中的匈奴骑兵队伍里。

毫无意外,当头冲出来的几百匈奴骑兵如同一片片被大风刮倒的庄稼一样,纷纷跌落马下,死者死矣,伤者,被后面战马踩踏而过,也死矣!

三面杀声起,热血流满地,刀与剑,弓与弩,精骑对决,开始剧烈的碰撞……!

第三百二十四章 肝胆气 摧锋芒

大汉的长安城,也开始落雪了。飘洒的雪花笼罩了整片巍峨的宫阙,灰瓦朱栏,楼阁亭台,皆是银白。

皇帝刘彻今天难得的好兴致,早晨起来练了一会儿剑,感觉神清气爽,看着外面的小雪景致,心中若有所思。

昨夜他在建章宫过夜,卫子夫侍寝的时候,两个人谈论起即将在元旦之日举行的封后大典,就要成为大汉皇后的卫子夫有些忧心忡忡的说了一句,太子刘据去辽东这么多天了,也不知道身体情况如何?这些年来从来没有离开过她的身边,自然是十分挂念。

对于这样的事,皇帝的心中却并不以为意。要想成为合格的王朝接班人,不多多加以磨练怎么能行?养在温室中的花儿是经不得风雨的,自己辛辛苦苦开创出的大好局面,可不希望将来交到一个只会坐享其成的皇子手中。

更何况,他这次派太子跟随东征,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其中大有深意。

皇帝刘彻是个非常善于洞察人心的帝王,在执政过程中,他驾驭群臣手段之高,可不是只凭了皇帝的权威这么简单。在他不动声色地观察中,每一个他所重用之人的性格优劣、处事表现、长短之处,他都掌握得清清楚楚。因此,他才用起人来得心应手、放心大胆。

无论是多么善于伪装的老臣,在这位皇帝锐利的双眼中,也无所遁形。他有这种自信,也有这种能力,可以把握住每一个人的心思,委人任事。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在满朝群臣之中,有一个人,他却始终没有看透。那就是朝堂上最年轻的大臣,尚书令元召。

皇帝虽然在天下人面前,从来都是自诩为天子,即秉承天意的上天之子。但在刘彻的内心中,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没有那么神,在他没有登上这个宝座之前,同样只是个普通的凡人。

为了取得最大的权力,实现心中的野心和抱负,也为了凡事都做到最好,在这背后究竟吞下了多少苦涩,只有他一个人知道而已。为了今天的地位,他可以冷淡亲生母子之情,可以背叛青梅竹马的爱情,更可以扼杀一切世间温情。

有很多时候,他几乎就要相信,当初这少年刚刚出现在长安时,流传的那个传说是真的。元召就如同是已经逝去的老祖宗亲口所说的那样,他是先皇文帝从上苍为大汉求来的祥瑞。

如果不是一直以来元召所做出的一切,都是无私的为大汉付出和贡献。皇帝刘彻不知道自己会怎样对待这个少年,这样的近乎妖孽之人,有时候仔细想想,是很可怕的。

在最初的几年时间里,皇帝曾经派出大批的人手,细致的去排查过他的出身和来龙去脉。但是很奇怪,动用了那么庞大的力量,也查不出他的丝毫来历。元召就如同是突然就出现了在这世间,无根无源,没有亲人,没有关于他的一切最初信息。

经过了好几年的怀疑和观察之后,皇帝刘彻终于把心放到了肚子里。虽然他依然有些看不透元召的神秘,但他相信自己的眼睛不会看错,这个能力超凡的人对自己的王朝和民众没有一丝一毫的恶意,那种从骨髓深处透出来的深厚维护之意,是来不得半点儿假装的。

而这样就足够了。皇帝不想再去探究他的过往了,所以他开始放手的重用他,把自己亲自设立的尚书令和大司马这两个重要位置都给了他。现在的天下人大多还没有意识到这两个官职的重要性,等到不久之后,所有人就会知道它们的权力到底有多大了!

私下里,皇帝对元召的处事态度非常赞赏,他不像以前的那些丞相和重臣们一样,擅权揽权利用职权为自己扩充势力谋私利,权力在他的手中,就只是用来更好更快地做事的,这一点至关重要,也正是皇帝陛下最放心的地方。

这样的国之辅臣,大汉得之,何其幸哉!不仅自己要好好的用,还要留给自己的儿子用,这片江山社稷,在元召的辅佐下,将来会开创出一个怎样的局面,皇帝很期待!

所以,皇帝把国之储君交给他带着去辽东,心中很放心。虽然太子和元召已经有着很深的渊源和情义,但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加深。刘彻洞察人心的本性早已经看出元召是个非常念旧情的人,这些无需去多探究,只凭他以前为了身边人所做过的事,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以情意羁绊之心,不失为一个最合适的手段,这也是帝王心术的一种。除了太子与之深交之外,皇帝刘彻其实还有一个想法,已经与卫夫人商议过几次,她也是满心的同意,那就是素汐公主。不过这个此时说出来还为时尚早,所以这只是帝后间的一点小心思罢了。

稍早些时候,皇帝已经看过几份最新的战报。其中有关于北疆雁门关的消息,汉朝将士已经做好全面开战的准备,并且已经与匈奴的前锋进行了几次小规模的接触,双方互有胜负。而卫青统领的两万黑鹰军,却暂时还没有什么特殊的表现。

另一份重要的就是讨伐真番的汉军消息,里面夹带着元召提出的一点小小请求。自汉军彻底消灭敌方五千水军以来,元召以一千黑鹰骑兵登陆,在真番国土上轻骑突进,两战皆胜,歼灭真番军队总计近四万众,甘云岭之围已解,被围困达一月之久的汉军被全部救出,现在正过关斩将,与楼船部队水路并进,准备合围真番国都王险城。
首节 上一节 404/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