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398节


如果从山上高处往下看,就会清楚地看到战场上双方现在的形式。成千上万的真番士卒如一股大海的波浪,成一个半圆弧形冲过来,似乎要把对面而来的那支千人骑兵队伍淹没在其中。而以元召为箭头组成的一个楔子型黑鹰军骑士们,却如同激射而出的利箭,带着锐利的寒芒,其势简直能破开遇到的一切!

元召马前遇到的第一个敌人是真番军队的部将,不过,他的这个身份和普通士卒没有什么区别,因为,挡在元召马前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亡。战马从身边而过时,这位带部下勇猛冲锋的真番将军才发现自己用尽全力砍出的那一刀,根本就不会伤到对方的分毫。他庞大的身体早已经被对方的长矛当胸穿过而带飞了起来,然后他眼睁睁的看着马上那人松开手臂,然后又顺手攥住穿过他身体后的那半截长矛,这杆夺命的兵器随着那人在马上优雅的姿势整个的穿过他身体就那样被抽了过去。

一篷鲜血激射而出,喷了后面的部下士卒们满脸,真番部将仰面朝天跌落地面时,意识犹未散去的眼睛中看到的场景,是那杆杀死自己的长矛从马上之人手中投掷出去,洞穿了离的最近两人的身体后,其威势仍旧未减,又把后面的五六人穿在了一起,直没至柄方才罢休!

“好、好厉害的人……!”微弱的声音淹没在震动大地的马蹄声响中,沙场之上,生命的逝去,轻如鸿毛。

后面的黑鹰将士当然没有元召这样厉害的手段,不过他们手中长矛的杀伤力也不容小觑。这是黑鹰军专为骑兵冲阵而设计的一种武器,矛头简单而锋利,丈八长的腊木杆握在手中非常得力。

当胯下的战马踏入敌阵的瞬间,黑鹰军骑士手中这丈八长的长矛根本就无需特别用力,只借了战马的巨大冲力,就足以穿透敌人身体了。杀敌之后顺势撒手,以免被反弹之力伤到自己,然后顺势挥刀,继续冲杀,这是一套完整的杀敌招式,极为有效。

真番军队虽然数倍于黑鹰军,但见了这支彪悍的骑兵连破后军和中军大营,穿越身后的烽火连天,挟令人胆寒的气势卷地而来,大部分人心中早就有了胆怯之意。要不是被各自的带队将官用刀催促着前进迎敌,他们早就一哄而散,各自逃命去了。

等到被对方手中犀利的弩箭射死了好几批,更是惊惧。现在那些黑袍飞扬的骑兵冲到眼前来,自己这边的军卒成排成排的倒在长矛下,然后全身铠甲的汉人举起寒光闪闪的刀,在马上砍过来时,前面被自己人的巨大伤亡吓破了胆的真番军队,终于失去了抵抗的勇气,他们开始逃跑躲避。

随着从甘云岭上冲下来的汉军与黑鹰军的前后夹击,真番军队的大混乱就这样开始了。此处前军大营驻扎地并不是很宽阔,唯一的通向山谷外的通道处,是熊熊燃烧的后军大营,而且那些黑袍玄甲骑兵也正是从这个方向掩杀过来。

失败的人往往会成为认命的待宰羔羊,逃命者也往往会失去理智慌不择路,在对死亡巨大的恐惧感中,溃败如同潮水的上万真番军队在这片狭窄的区域内互相践踏着,大量的人就在这当中死去。更有一些不顾一切的跳入两边的断崖峭壁,企图侥幸活命,但下场往往很惨。

大胜已成定局,面对着这些曾经欠下血债的真番人,元召没有手软,在带领着黑鹰军杀透前军大营,终于接应到甘云岭汉军后,他对全部大汉健儿下达了冷酷的命令。

“所有此处敌带兵甲者,可尽诛之,不留俘虏……!”

第三百一十七章 镰勾月 乱风波

当夜幕再度降临的时候,海天连接处,一弯新月如钩。王险城中的喧嚣渐渐散去,一切重新归于平静。冬天里的城市本来就显得萧瑟,在这个大多数人还处于贫瘠的国家里,平常人家更是早早的就关门闭户,或者是早些睡觉休息,或者是盘算着明日里艰难的生计。

最近在都城内外,流传着一些很不好的消息。虽然不知道真假,但听了总是让人心慌乱。也不知道是从哪儿传来的风声,说是这次卫王和他的臣民们,要有劫数了。

因为卫王的贪婪,为了侵占汉朝的沧海郡,不惜与匈奴人勾结,屠杀汉朝的军民人等,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以至于惹得汉朝皇帝龙颜大怒,派遣了精锐部队,以他们朝中最厉害的无敌将军带领,渡海来到了真番国境内,不久之后,就会展开大规模的灭国之战了。到时候眼看就是生灵涂炭,生死难料啊……!

这样的消息,是最近几天才刚刚开始在王险城内外流传的。普通百姓虽然将信将疑,但人心惶惶总是难免的。

相比于大多数地方被黑暗笼罩,有几处烛火通明、夜间饮宴、歌舞之声的场所,除了卫王所在的景阳宫之外,应该就是贵族们的居所了。

真番国中,贫富差距严重,大部分的国民被残酷的奴役着,他们辛勤的劳作,为国家出力去战争去掠夺,国库的财富和资源却被以卫王为首的极少一部分人垄断着。在这样的局面下,贫者日益贫穷,富贵阶层却更加奢侈无度。

社会不公和压榨造成的反抗也不是没有,不过一些底层勇敢的行为,却都被掌握着十几万军队的卫王血腥的镇压了。

小国寡民,君主无德,曾几何时,在大贤箕子的教诲下,流传在民间的那些仁德教化早已经荡然无存。尤其是最近百年来,因为战乱而逃亡至此的人日益增多,更是使这片土地衍化成了唯利是图、崇尚暴力的国度。

有很多人其实早就在暗地里祈祷卫王右渠赶快完蛋!这些人中,不仅仅是平民百姓,有很多贵族对他的不满也由来已久。只不过这样的情绪,没有人敢在表面上表露出来,即便是一言一行的不满也不行。卫王对待怀有异心者的手段,不是一般的残忍。

夜色阑珊中,真番国相崔明贞的府中依然亮着灯火。崔家也算是当地的大族了,他们的祖上自然也是从中原来的,不过那已经是几百年前的旧事。相比起卫姓王室不过百年的历史,崔家对这片土地的认识,显然要更深刻的多。

年近五旬的崔明贞近来感觉很吃力,这倒不是因为朝堂。朝堂上的大事,只要卫王做出了决定,他一般不会再有什么异议,奉王令传达下去,照办就是。这不能怪他尸位素餐处事圆滑,而是一种在现在形势下最明智的保身之道。

这本来不是他的风格,身为先王遗留下来的老臣,他应该在朝堂上拾遗补漏、犯颜强谏才是。不过,自从这位右渠王继位以来,大搞铲除异己加强集权那一套,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弄得朝廷内外腥风血雨,一波接着一波的诛连治罪之后,他便明智的闭上了嘴巴,从此以后只做一个顺从的臣子、泥塑的国相。

卫王其实对他并不满意。崔明贞心中有数,如果不是对崔家百年的根基心中有所忌惮的话,估计他自己也很难幸免。不过,也许是见他确实已经对自己的权威构不成什么威胁,卫右渠放松了对他的警惕,也不再派人暗中监视,乐得让他在朝堂上做一个摆设。

崔明贞心中的沉重和忧虑,大部分来自于对家族未来的考虑。崔家经过几百年的繁衍生息,子孙遍布真番国各地,如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已经深深地扎根在这片土地上,与这儿的水土已经形成了共同依存的关系。如果有什么意外和灾难,崔家将会首先承受其重。

就在今晚,他刚刚送走的那位身份神秘之人,告诉了他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这次来的大汉军队非常强大,他们的目标是平定整个真番国土,铲除卫王的统治。而且首先登陆的一支骑兵队伍,已经与真番军队接战两次了,并且两战皆胜,真番国的五千水军连同三千步卒,都已经在这两次战斗中,被其全部歼灭。

那支汉军骑兵取得连胜之后,已经马不停蹄地奔向甘云岭方向去了,也许不久之后,就会听到更加令人吃惊的消息了。

其实不用说不久以后了,就现在听到的这个消息,已经使真番国相感到异常的震惊了。汉军的行动如此之快,大大的出乎了他的意料。早些时候,刚听到这支汉军消息,他就已经预感到有些不同寻常。

崔明贞并不相信细作们打探来的那些消息。既然这支渡海而来的汉军是大汉皇帝亲自派遣,那他们的战斗力应该差不到哪里去。否则,如果这第二次东征而来的汉军再次被打败的话,那汉朝皇帝的脸面,简直就没地方搁了。所以说,他绝对不会如此轻率的派出一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杂牌军。

现在传回来的消息,印证了他早些时候的判断。这些汉军骑兵的战力是如此强悍,在孤军深入的情况下,能够连续胜利,来的这绝对是精兵强将啊!现在就看甘云岭那边的情况了,如果他们真的能救出被围困汉军的话,那情势就有些很不妙了。

这个消息,他是最先知道的,这是那个送信之人对他说的,这一点,崔明贞并不怀疑。因为,这个在商品交易上与崔家有着很深关系的汉人,从这几年双方交易的信誉和品行可以保证,他所说的一切,绝对真实。其目的正如对方自己说的那般,只不过是为了报答崔家这几年的合作,提前说给他们知道,好让崔明贞给这一大家子人早早的策划未来的退路而已。

“这么厉害的汉军,真番军队绝对不是对手的。也许,唯有请动那五千匈奴骑兵,才堪与之一战……。”

崔明贞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坐在那里想了半天,然后起身吩咐几个心腹跟随暗中准备一下,从府中后门儿出去,他要去一个地方。应该到了好好规劝一下那人的时候了。片刻之后,一辆轻便的马车从崔府后门出发,沿着僻静的街道,向前驶去。

转过几个街口之后,有一座府邸出现在面前。马车转到后府从那里进入,悄无声息之间,府门开合放他们进去,显然已经是很熟识的关系。

崔明贞黑夜暗中来拜访的人,非是别人,正是真番大王子、在几年之前已经被立为王储的卫离人。

崔明贞曾经做过他的几年老师,因此有着很深的渊源。他对这位大王子寄予厚望,希望他将来会做一个有为的国主。不过按照现在的形势看起来,这一切变数颇多,前途很是渺茫。

卫离人大王子自从成年之后,就已经单独的开府居住,这也是王室的惯例。他听到崔国相连夜来访,心中感觉有些奇怪,有什么紧急的事会值得自己的这位老师亲自赶过来呢?

在王府后花园的一间密室中,摒退了闲杂人等后,崔明贞并没有多说什么废话,他简明扼要的把刚刚听到的消息,告诉了卫离人。这位大王子也很是吃惊,他皱起了眉头,满怀忧虑的看了国相一眼。

“老师,这么重要的消息,可曾马上去禀告父王?”

“暂时没有。我第一时间就到大王子这儿来了。不过,王上那儿,这会儿也许早已经得到禀报了吧。”

“哦,原来如此。那么,老师这么急着赶过来,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别的深意吗?”

卫离人眼神定定的看着崔明贞,不动声色的又问了一句。崔明贞并不回避,有很多话,他想趁着现在的机会,好好的对这位地位并不稳固的王储挑明白。否则,如果现在不说,也许很快就会没有机会再说了。

“大王子,在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问问你,你对真番与汉朝交恶以致兵戎相向这件事,到底是怎样的看法?”
首节 上一节 398/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