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388节


金永吉虽然躲过了元召那一刀的正面锋芒,却被他那股刹那间通彻天地的至罡之气震碎了气海丹田,已经是无药可救。这位被真番人称之为刀神的人物,就这样黯然而逝在断裂的永川口石涯下。临死之前,他对跟随的两位弟子留下了遗嘱,让他们回去晓谕青瓦山庄的所有人遵从。

那把尚存的短刀金永吉传给了最小的弟子朴永烈,让他等料理完自己的后事后,就可以去中原了。因为,元召已经答应下那个条件,这是他付出生命的代价得来的,他希望这个天赋极高的弟子能够好好珍惜。

金永吉逐渐黯淡的眼神中,其实已经看到了朴永烈眼中那满含复仇的光芒,不过他并没有再多说什么。一个人成长的心境,需要自己不断的磨砺。心中怀有仇恨,也许反而对他的进步有着极大的好处。至于想在元召手底报仇,那不过是一种奢望罢了。

这样一场也许会改变许多人命运的决战,在元召眼里,却并没有看得多重。象金永吉这样的高手,凭着自身的刻苦和天赋取得这么高深的修为,已经是极为难得的事。在世间练武之人当中,怕已经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但在特殊体质的元召面前,还是没有可比性的,这是一种胜之不武的较量。

现在,他思考的是怎样快速的利用手头上的这些人马,救援被困在甘云岭的汉军残部,然后踏平真番,铲除卫王右渠的势力。

二三十名汉军将校面带恭敬之色,听着站在那里的元召分派任务。有一张涂画在白布上的简单地形图,非常清晰的标注出了真番一些主要地方的位置。元召在上面画出了几条行军路线,把自己的作战意图详细的讲解给他们听。

看着元召手中小木棒在地形图上指点着移动,规划出一条最便捷的进攻路线,然后以肯定的语气预测出可能遇到的敌人数量和来自的方向,分析出胜算的多少,会用多少时间突袭到王险城……每个人都有一种错觉,真番国的失败在此时此刻就已经注定,现在只不过是去检验汉军战斗力的强弱罢了。

“大将军,这些情报是从何而来?可准确吗?”一名偏将终于按耐不住心头的疑惑,壮着胆子问了出来。

元召微微一笑,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疑问,而是在王险城的那个位置重重的画了一个圈,然后把手中的小小木棒扔在桌子上。

“不必怀疑,你们只要按照我说的去做,就是取得大胜的最便捷方法。怎么样,有没有信心?”

听到他说的这么肯定,首先跳出来的是公孙戎奴和张次公,这俩人连犹豫都没有犹豫,已经大声允诺了一句。

“此战必胜!恭听大将军分派,末将等万死不辞!”

在刚刚结束的海上大战中,黑鹰军没有丝毫的用武之地,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杀敌立功,早已经都摩拳擦掌,恨不得马上就登陆作战,那里才是他们纵横无敌的主场。

“我等谨遵号令!愿意听从大将军分派,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其余的人互相对视一眼,纷纷抱拳听命。

元召点了点头,他很满意自己的威令得行,看来先前逞威震慑军心的作用还是很大的,这就好。只要一切按照自己的计划来,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意外,取得最后的胜利,用不了多长时间。

当下他并不犹豫,马上下令分兵两路。由他亲自带领韩嫣、公孙戎奴和张次公统帅一千黑鹰军从永川口登陆,按照早就探明的路线,直驱甘云岭,去救援被困的汉军。而大汉楼船继续从此处转而沿海向北,百里之外,从江海交接处进入大同江,沿大同江直下就可以到达王险城临江北岸了。

元召给暂时负责带领这支船队作战的元十三下达的命令是,如果有条件,就从那里强行登岸,如果登岸有困难,就在大同江上暂时停住,等待陆上人马的到来,到时候合兵一处,共破王险城。

他这样的分兵而进,考虑的很周全。太子刘琚和淮南王这些人,都让他们跟船行进。在楼船之上,安全绝对没问题。真番仅有的一支水军已经全军覆没,就算沿途再碰到一些零星小型舟船侵袭,在已经露出了周身獠牙的汉军楼船面前,估计还不够它们塞牙缝的。

由元召亲自率领,一千黑鹰军自然是战意高涨。不过在他们登陆之前,还需要动用几艘楼船小小的活动一下。看到大将军座船上发出的旗语命令后,排在最前面的五六艘战船早已经争先出动。既然已经过去这么长时间永川口上的守军还没有打出白旗投降,那就不必客气了。

其实,到了现在这个时候,永川口城墙上早就空无一人。自从看到那场惊心动魄的决战后,仅剩的那百余名守军连同他们的将军,胆子都差点吓破了。连真番人尊崇的玄刀神都被对方杀了,那还有希望吗?!

不用说等到汉军那些排列成阵的高大楼船来攻打了,就只刚才那一个人过来,他们也将死无葬身之地。一刀连临海石涯都能劈开的人,永川口这半边城墙,估计更扛不住哇!

因此,等到楼船行到附近用投石机发射了一通,黑鹰军士们连人带马被送上岸去后,才发现这里早已空无一人。这座不大的城里城外,守军连同居民,都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元召跨上马背,看着一座空城不禁撇了撇嘴,回首对楼船上的人挥了挥手,拨转马头,带着麾下一千生龙活虎的黑鹰军勇士们,正式踏上了这块海外的土地。身后斜阳晚照,海天交接处云霞如血般鲜艳!

直到看不到他们的影子了,楼船上的人才收回了目光。随着旗语的指挥,所有的楼船开始调整方向,排开最新的阵列,劈波斩浪,一路向北而行。

回到船舱中离开的少年曾经休息过的地方时,名叫刘姝的女子绝美容颜上,写满深深的牵挂。他虽然是那么厉害,可是孤军深入敌国境内,情况瞬息万变,谁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突发状况,万一事有不谐……她不敢再想下去了。

听到身后有脚步声响起时,她连忙擦去了眼角的泪珠,回过头来时,自己的父王脸上正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在看着她。

“姝儿,说说吧,那小子……你们的事还要瞒父王多久呢?”

“什、什么啊!没有没有……什么事都没有!父王啊!你……。”

刘姝郡主的脸色刹那之间变得通红,她大羞的低下头去,不敢去看淮南王了。

“痴儿,俗话说,知子莫若父。你的那点儿小心思,难道能骗得过父王的眼睛吗?我女儿的眼光可真是不错呢,不过,那小子的本事太大了,将来可是有些难以把握住啊。要不要父王给你出出主意呢?呵呵!”

刘姝终于忍住羞涩,慢慢的抬起头来,看到淮南王刘安眼中满含着的鼓励和慰藉神色,她含眸的幸福笑意也满满的溢了出来……。

大队楼船自海面上平阔而前,船上将士在警惕的观察着前方,他们的战争还需要一段时日后才能发生。

如血残阳中,马蹄卷过土地的烟尘,大汉的龙旗和黑鹰旗下,英勇的汉家战士拔出了汉刀,身形矫健,前方,他们即将为荣誉而战!

第三百零六章 决战局 奋英武

长安城,未央宫中的皇帝刘彻终于接到了急如星火的北疆边报。匈奴人的十万铁骑,在这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时候,突然大举南下了。

这个消息是在昨夜的后半夜时分传回长安来的。八百里红翎信使在路上累死了好几匹马,把右北平太守老将李广亲自手写的急报,不顾性命的带了回来。

当凌晨醒来的皇帝陛下看到这份昨夜从宫门外递进来的战报时,他心中的震惊可想而知。战争,发生在意料之外。

在从前的那些年月里,匈奴人还从来没有在冬季出过兵,因为草原严寒多变的气候,根本就不适于骑兵们在这个时候作战。对于他们来说,最佳的战争时机,应该是在草长莺飞的开春或者是秋高马肥之际。

匈奴人很久以来的蠢蠢欲动,早已经使汉廷十分警惕。在早些时候的廷议中,皇帝和臣子们的预测结果,汉朝和匈奴的战争爆发,最早应该是在明年春天。为此,由长乐侯元召提议的大练兵,在这个冬天已经进行了几次。

有些准备,当然还没有做好。然而,匈奴人并不按套路出牌,战争竟然提前爆发了,而且是在这个未曾想到的时候。这不免让皇帝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老将李广在战报中写的很详细,匈奴人这次出动与往日不同,看来是经过了周密的策划。从潜伏在草原深处的汉朝细作传递的密报可以得知,这次的十万人马,全是挑选的精兵良将,由部落王之中势力最大的左贤王和耶律王分别统领。匈奴单于羿稚邪给他们的任务是,踏破长城,直驱长安!

从这句口号中,可以看到匈奴单于赤裸裸的野心,他是要重演当年匈奴进逼长安百里内,逼迫大汉天子签订城下之盟的旧事啊!想到这一点,这几年正要奋武鹰扬的皇帝刘彻心中的怒意早已按耐不住。从马邑之围到现在,他这口气已经忍了很久了!

“朕不想再忍了!这次绝不能再只做防御守势,要出击!朕意已决,从现在开始,绝不容许匈奴人的马蹄再踏过长城半步!”

在含元殿内,面对着被紧急召集而来的群臣,皇帝一开口,就说出了自己的底牌。这次他没有耐心再听臣子们的争执讨论了,既然两国间的一场大战早晚避免不了,那就从现在开始吧!

有些出乎他的意料,本来以为还会有些持重老臣会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然而场面却恰恰相反。只不过片刻的静默之后,第一个站出来大声附议赞同的,竟然是朝堂上最为稳重的太中大夫郑当时。
首节 上一节 388/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