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236节


说完这句话,元召并不停留,拉了陆浚跳上马车,把璐儿小心地放在车厢里,打马冲出玄武大街,疾驰而去。头顶乌云更厚,雷声将起。

郦寄皱了皱眉头,他回身扫了一眼,刚才还得意洋洋的那帮小子马上低下了头,做出认错的样子。

信成侯叹了口气,责骂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都是在眼前长大的孩子,虽然做的确实有些过分,但看到他们身上的伤,这个时候就不便再责罚了。

何况,刚才那小子也太猖狂了,还撂下狠话,这是对这条街上的人宣战了?好啊!接下来倒要看看,他到底有什么本事。这么多年的蛰伏,老胳膊老腿儿的也正好想活动活动了。

“都各自回家去吧!小兔崽子们,整天惹事儿。这次就算了,不罚你们了。回去和你们的老子爹打个招呼,该养伤的养伤,最近就不要到处乱跑了。”

众纨绔一听,登时都放下心来,既然身为大家主心骨的郦伯伯都这么说了,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当下各自在随从的护卫中,分别回家去了。

此时时辰还很早,未央宫外,百官开始聚集,今日的大朝会即将开始。很奇怪,今天人来的特别多,也不知道是听到了什么消息还是怎么的,反正只要有资格上殿的,该来的,不该来的,都来了。

身在长安为官,消息如果不灵通,那哪儿行啊!不管是从什么渠道得到的消息,也不管各人心中有什么打算,每个人都从今天的阵仗中嗅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味道。

丞相田玢在心中不停地盘算,推测着今天朝会上可能会发生的事。这只老狐狸,已经预感到今天会很不妙,也许会有大事发生。因为他看到,自从退隐后已经许久没有来过朝堂的窦婴,竟然出现在了宫门前,被许多大臣围在中央,在互相寒暄着。

这位德高望重的托孤老臣,他突然出现在这儿,绝对不是无缘无故闲的来溜达的!而能够支使动他的,也就是只有皇帝和窦太后了。

“看来今天要小心一点儿了,有些话一定要想好了再说啊……!”田玢暗自思量。

与他有着同样心思的当然不在少数,为官之道,就在于关键时候的站队,一步对,可以升天,一步错,也可以入地!所以在这样的时刻,一点儿都分心懈怠不得。

钟声敲响,宫门大开,文武百官列队入内,含元殿高高的御座之上,皇帝刘彻早已经提前等待着了。

转过一条又一条街,马车从北城行驶到西城,元召心中如同烈火焚烧,身边的孩子在低声饮泣,隐雷滚滚天边。

他曾经听说过无数的人间之恶,也曾经目睹过无数的悲欢离和,可是一切都比不上今天让他愤怒。

马车行驶的途中,不时有人跟上来向他禀报几句什么,各处的消息,各个关键人物的反应,都随时在他心中比较、运筹、计算得失……。

这是一场战役,既然已经开始,就要赢得酣畅淋漓。他要的不是从身体上消灭敌人,只是那样的话,他早就拔剑去做了。他原先想要的是,让那个阶层整个屈服,即便不能作为助力,也要让他们交出全部权力。

但现在,他改变了主意,既然已经沦为罪恶的毒瘤,唯有引剑一快,彻底割除掉了!就让那所有的恶之源,成为身后这具失去生命的美丽躯体的陪葬吧!

马车又转过一条街口,驰进了昨夜失火的那条巷子。袅袅青烟还未散去,瓦砾遍地,一片狼藉。

随着消息的传播,加上有心人的引导,越来越多的长安民众聚集到了这里。人群中,有人在讲述着整件事的始末和背后指使之人的罪恶,夹杂着那些失去家园之人的哭泣声就在耳边,愤怒之火,在每个人的心中越烧越旺。

长期以来,那些权贵豪门的压迫和欺辱,几乎在每户平民人家都曾经遭受过。没有人会甘心受辱,只不过是忍气吞声罢了。

此时距离春秋战国时代也不过百年时光,那些烈烈风骨虽然已经湮灭了大半,但总有些还遗留在人的心底。今天,它们开始活跃跳动……!

仿佛感受到了人群的躁动,怕闹出什么意外的事情。长安令王放与巡武卫的带队校尉商议了一番,开始命令手下驱散人群。但适得其反,反而更加激起了人群的愤怒。

在混杂其中的某些人组织下,汇集在这条街道上的几千长安民众开始咒骂与反抗。就在这一片混乱之际,一辆马车出现在了巷口。

“陆浚,虽然你年纪还小,但你要记住我说的话,在这个世界上,报仇雪恨要想来的痛快,就要自己亲手去完成!现在,我借给你一件武器,那就是民众的力量。去吧,去把那些悲伤都说出来……复仇,就在今天!”

元召盯着小陆浚的眼睛,拍了拍他的肩头,手掌很轻,重量很重。

第一百六十六章 沧海横流 英雄本色

在人类的感情中,最让人动容的,不是声泪俱下的哭诉,也不是歇斯底里的疯狂,而是真实的诉说悲伤。

陆浚只是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几乎每户人家都有过这样的孩子。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足,他们本应该都有着自己快乐的幼年,不应该过早接触这世间的黑暗和苦难。

然而,一夜之间,他什么都没有了。相依为命的两个亲人,老父掩埋在那一堆堆瓦砾下,早已被大火化为了灰烬。姐姐就躺在这辆马车的车厢里,也被这人间的恶魔折磨而死了。

聚集的几千人,都听到了这个孩子的控诉。人群中有压抑不住的咒骂,有人开始大喊,要求长安府秉公处理,要求去廷尉府告状!

长安令王放,脸色铁青的要求府衙中人赶快去把那个孩子带走,不要在这儿蛊惑人心。然而,总捕头云猛一动也不动,主薄姚尚面色严肃,所有手下也都好似耳朵聋了一般,有的甚至脸上已经隐隐带了悲愤。

这是要造反了?王放大怒,刚要开口训斥,身边的巡武卫校尉悄悄拽了拽他的衣袖,使劲对他使眼色,示意他不要再说话。王放一愣神,顺着那校尉的眼光看过去时,只见前方不远处,素衣少年正有意无意的瞥了他一眼,眼光如同利剑,冰冷彻骨,令人寒意大生!

只要认识这位小侯爷的人,此时看到他的脸色,没有人会怀疑,谁如果在这个时候去触逆鳞,血溅当场,非是妄言。

长安府衙的上下人等,大多都随着汲黯在春天的时候去城外抗过旱灾,在那样关键的时候,是眼前这位小侯爷,领着大家开凿出了那条救命的龙首渠,没有人不对他心底感佩。在这场善与恶的较量中,谁又会去助纣为孽,与他作对呢!

就连在场的巡武卫士卒们,也没有人会轻举妄动,因为他们早已接到了巡武卫将军田少重的暗中命令,让他们静观其变,在事情没有明朗之前,绝不可擅自行动。

人群怒意汹涌,如同海啸来临前的波澜在逐渐酝酿。元召站起身来,站到了马车上,他的面容这会儿反而很平静。有人看到了少年的身影,目光都向这边开始望过来。

元召四处扫视了一遍,人丛中有许多熟悉的面孔,府衙中人,几位关心他安危的大臣派来的家中管事,赵远领着的部分暗中力量,许多身份不明的矫健汉子,当然,大多数还是长安城中普通的民众。

“我想,大家都看到了,昨天夜里发生了什么,有人为了泄私愤,杀人放火,把这里都毁了。”

语气很平淡,但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各种声音都停了下来,开始安静的听他讲述。

“每个人都是父母所生,来到这世上,求一个安稳的生活。我们生存,不是为了来被杀死的!无论贵贱,任何人都无权剥夺他人的生命。”

元召压抑着心头的怒火,尽量不用那些尖锐的词汇。但只是这几句话,就已经让抬头听着的人眼睛发亮,有激动的光芒在闪烁。

长安令王放脸色越来越难看,他不明白,元召为什么要对这些普通百姓说这样的话。不过他心中隐隐有一种预感,今天可能真的要出大事了!

“七十多年前,高祖皇帝平定群雄,奠定我大汉基业的时候,曾经亲手发布了第一条法令:杀人者,抵罪死!只凭着这一条,就使纷乱的天下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定了下来。为何?公道公平尔!可是,时至今日,有多少人还记得这一条呢?又有多少人以草菅人命当成了寻常事!”

在人群的外围,有几个穿了儒士服色的人在微微的点头,为首的男子四十多岁年纪,眼中更是露出怜悯之意。
首节 上一节 236/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