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225节


说到这里,他露出一丝微笑,继续说下去:“至于说到自然规律嘛,东方先生,这一点儿我可以肯定的说,世间万物,人生道理,皆有规律可循。如同四季循环,生老病死,花开花谢,白驹过隙。大道,就隐藏在平淡寻常之间尔!就看世人有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了。呵呵!”

他年纪尚幼,身子单薄,负手而立,在波涛汹涌的渭河岸边,似乎显得十分渺小。但在东方朔眼中,却如涯岸壁立,高山仰止!

“谨受教了!”

自诩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青衣书生恭敬地施了一礼,语气真诚,发自内心。

元召哈哈一笑,还礼罢,问起来意。东方朔赶忙把天子诏他回长安的口旨传达,顺便把皇帝陛下当前面临的困局对他详细的讲了一遍。

这一段时间,净忙着做这几艘船了,元召还真没有注意到朝中的这些动向。听东方朔说完,他微微皱了皱眉头,心中涌起的头一个念头就是:“这绝对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借机生事!”

“呵呵,想借老天爷这顶大帽子压人,也是好手段!”

元召冷冷一笑。东方朔心中一动,他早就有这方面的怀疑,是有人在背后捣乱,见元召也这样说,却正与自己的想法相同。

“小侯爷,陛下这几日为此愁眉不展,却苦于无法破局。是卫夫人特意推荐了你,你……可有办法?”

俩人这会儿正站立在河边高涯上,风夹杂了水汽扑面而来,驱散夏日的炎热,周身十分清凉。

元召没有去理会吹乱的头发,脚下渭河水浪翻卷,拍打着岩石,一波退去一波又起,如同这世间的博弈,无休无止。

“无妨,小事情而已。待我稍微安排一下,这就随你回长安复命。”

东方朔见他神情平静,虽然不便问他有什么办法,但心中也随着安定了许多。

好不容易当今天子下定决心,要开创一个新局面。尤其是在用人上,“唯才是举,举贤任用。”这一政策,将会使无数寒门子弟,从此有了一个公平的进身之阶,这样的事,怎么能让它刚刚开始就此夭折呢!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天下许许多多与自己一样出身的士子,这次,支持小侯爷,绝不能输!

不管朝堂内外,暗中是怎样的波诡云谲,对于长安的纨绔子弟们来说,所谓政治,那些都是离他们很遥远的事。天塌下来,自有爹老子顶着,他们该怎样玩还是怎样玩。

在长安城内,勋臣贵族,皇亲豪门,比比皆是。自高祖皇帝开国伊始,几代衍生,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阶层,他们牢牢的把持了大汉王朝的上层,也笼罩在长安城的上空,彼此互相照应,连根错节,势力之大,有时候连皇权也不得不礼让三分。

当然,那些太过于厉害的开国王侯们,经过了高祖皇帝和吕后时代那一轮轮残酷的清洗,大多已经被连根拔除了,在这一方面,那两口子的狠辣可谓是登峰造极,做到了极致!

这一方面是他们的性格使然,另一方面,却也是为了保证后代皇子皇孙们安稳的一片苦心。

经过大浪淘沙留下来的,都是精品!不管是因为忠心无二,还是因为老谋深算,反正只要是活下来的,便都成了这个王朝老牌的贵族。

这样的家族,在长安城里,并不在少数。他们以及他们的门徒与被后来几任皇帝宠幸的新贵臣子们一起,构成了大汉朝堂的上层建筑。

这些家族的第一代主人,都曾经经受过世事的艰难,战火与离乱,因此还都能保持着人性的本分,尽心竭力,兢兢业业,为自己曾经亲自参与建立的这个王朝,帮着皇帝治理天下做出自己的贡献。

而到了第二代,大多已经沦于平庸,承袭着父辈的荣耀,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家族中偶尔有一两个出色的子弟,已经是了不起的事了。

而现在成长起来的这第三代,就不用提了,除了极少数的几个家族,家中子弟还可以有所作为外,其余的也不过是走马逐猎,逗狗闹事,醉生梦死,在长安市上飞扬跋扈,就成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了。

然而,在这个平静的夏日里,谁也没有想到,一场足以记入史册的重大政治事件,即将在这群人当中开始发酵,进而席卷朝堂,引发一场巨大的波澜。

第一百六十章 人间善恶 平地生波

大汉朝开国至今,对于民生的重视程度,已经算是自商周以来最好的了。流传后世的“文景之治”盛名绝对不是凭空得来的。

然而,国家的疆域太大了,要使天下都如长安这般繁华, 那又谈何容易呢!

旱涝风雨各种自然灾害,小规模的匪祸兵灾等各种因素,使安居乐业这个美好的愿望,在许多人眼里,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各地郡县间路上的灾民并不少见,随便是长安城里,繁华背后的巷陌中,也可以时时见到他们的身影。

小陆浚他们就是这其中的一家。陆浚是个瘦弱的孩子,他今年不满十岁,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个子有些矮。

南方老家遭了水灾,整个村子和田地都被冲没了,老父亲带了他和姐姐往北逃难,一直来到了长安。

好在老父原先在年轻时就是一名乐工,懂得些韵律之道,一架祖传的古筝,背在身上,却还没有遗失。

凭了这门手艺,沿路挣几个铜钱,倒也没有饿死。姐姐璐儿生就一副好嗓子,长的模样也还周正,来到长安以后,见老父辛苦,就随了他每日去几家酒楼,伴了古曲,唱几首采薇之音,讨些赏钱,一家三口日子还能过得。

容好心人收留,他们就暂住在绿柳巷临街的一条小巷子里,此处自然都是一些平常人家居住,人大多都比较和气,并不因为他们是外地来的就区别对待。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陆浚虽然还不能出去干什么,但他每日在家,也十分勤快。不仅每天早早的把简单的饭菜做好,等着老父和姐姐回来,一起吃饭。一有空闲,他还会帮着左邻右舍的人家劈柴提水,力所能及地去帮忙,大家相处很是融洽。

虽然背井离乡,他还是会怀念故里 ,不过如果能继续这样安稳的生活下去,似乎也不错。等到自己再长大些,就可以出去找事做,到那时候,自己一定可以养活他们,姐姐和老父就可以享福了。

时光日复一日,过的飞快,不知不觉,他们来到这儿已经一年多了。陆家父女每天一早就出去,下午日落平西时分回来,陆浚做好饭菜等着,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然而今天整个上午,他的心里总是有一种不安的情绪,老觉得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一样,这让他有些坐立不安。

等到时近中午的时候,这种情绪越来越强烈,陆浚终于忍不住,他虽然是小孩子,记路却特别清楚,想了想,于是关上门,向邻居婶娘打个招呼,出门凭着记忆,向那处姐姐和老父经常去卖艺的酒楼寻去。

月满楼酒家,在长安城里,说起来也是一块老招牌了。能开在朱雀大街上,已经足以说明这家酒店的实力了。

据说这家酒楼的背后是有人罩着的,背景很不简单,至于这处产业到底是哪位勋贵家里的,外人却是讳莫如深,不得而知。

这是一座三层的酒楼,连同纵深的后院儿,占了很大的一处地面。在长安闹市中,占据着一处最好的黄金位置。相比起其它邻近的十几家酒楼,生意算是最好的了。

楼内装饰华丽,包间雅间儿都有,那些都是给有钱的大爷们准备的。至于普通的食客,就在楼下的几处大厅中,杯盏往来,熙熙攘攘,甚是热闹。

时近中午,正是客流最多的时候。楼前的空地上,停满了各式各样的马车,还有驮满了猎物的马匹,有些家人和侍从在等候着自家的主人。

二楼的一处包阁内,却正有七八个锦衣公子在喝的高兴。门口处站立伺候着一大帮护卫们,在小心地恭候着。
首节 上一节 225/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