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196节


“什么?你是故意的!这……。”

老将刚开始听到他说有些吃惊,待到听完,心中略一思量,眉头终于渐渐舒展开来。

“嘿嘿,老将军不必为我担心的了,小子自然是心中有数的。倒是北疆从此多事,匈奴人接下来的侵袭必定是日益频繁,自己要多多保重才是。”

李广心中暗自赞叹,此子不仅勇武非常人,胸中政治谋略竟然也能想的如此严谨深远,真是天赋奇才啊!假以时日, 必定是国之栋梁。

“原来你心中早有算计,倒是白替你小子着急了一场。此一去,你的舞台必将更加辽阔,好好施展你的本事去吧。呵呵!至于老夫嘛,却无需担心,已经与匈奴人打了大半辈子仗了,生死早已不放在心上。大不了也就是血洒疆场马革裹尸而已,那却正是一个将军的好归宿呢……。”

话语豪迈苍凉,亦如这燕赵大地,百年风骨。

随扈着公主车驾,三百多骑离开右北平,逶迤南下,逐渐远行,来的时候是多少人,归去还是多少人。只不过归途中,与来时的无精打采不同,经过了这一番洗礼,怎么说也算是真正上过战场的人了,见识过了真正的匈奴铁骑,在千军万马之前都没有退缩过,因此大家兴致高涨。

“哎!柳皓,那天我看到你在匈奴人面前腿都打哆嗦了啊,哈哈,不会是吓尿裤子了吧?”

“靠!你还说我呢,我看到你有好几次都想打马逃跑了。再说了,我那不是怕,只是紧张!”

“是吗?不过我看你们都不咋的!那个谁,就说你呢,躲什么躲?公孙戎奴,你说你当时站在小侯爷身后,你抖什么抖!有小侯爷在前面你还怕?”

“什么啊!我更不是怕,那是激动的好不好!小侯爷就在我眼前,还根本没看清他的动作呢,那匈奴百夫长耳朵舌头都没了,就躺那儿杀猪一样的叫了。当时我眼睛可是睁得溜圆,愣是没看到他怎么做到的。”

“哈哈!曹襄,你少说别人了,我看你才是真怕了吧?当时在城墙上你的脸色可是煞白煞白的。”

没想到一直在眉飞色舞的奚落别人的曹襄听到这句话,竟然认真的点了点头,神色郑重起来。

“是啊,当时……心里是真的有些惧意了。在城墙上,第一次看到匈奴铁骑万马奔腾的威势,说不害怕那是假的。”

羽林军众人有稍微的沉默,其实这也是他们所有人当时内心的真实。

“不过,后来就没有那么怕了!”这位英俊的曹家千里驹,眼中有隐藏的光芒。

“嗯,自从小侯爷三箭逼退八千匈奴骑兵后,我也再没有害怕过!”

接过话头的是张骞。虽然曹襄也是位侯爷,但此处的小侯爷说的是谁,大家当然都知道。

“但是,还是有些可惜的,我们都没有亲手杀死一个匈奴人呢!倒是骁骑营的那帮家伙,好像是每人射杀了几个。”曹襄一脸惋惜的样子。

“嗨!别说那帮家伙了,你们回头看看,这几天神气成什么样了?不就是仗着他们手中有九臂连环弩嘛!小气的想借来看看都不给。哼!要是那宝贝在我们哥儿们手里,保证比他们杀匈奴人杀的还干脆利索!头儿,你快想想办法,怎么去小侯爷那儿讨几把来,我们也神气神气!”

曹襄听到部下们这么说,心里又痒痒起来,自从见识过那劲弩的威力之后,他早就想跟元召要几把过来了。只是上次提起来时,元召却跟他说,这次来就只是带了那十几把,是为了实验一下实战效果的。回去再改进一下,就可以报朝廷批准,大批制作装备军队了,到时候,肯定落不下你们羽林军的份。如果到时候这种弩箭成为了大汉军中的利器,那整个作战能力可就提高了一大截啊!以后骑兵装备上连环劲弩作战,沙场扬威,必将大放异彩!

想到这儿他心中火热。看形势,汉匈两国大规模战争即将全面开始,建功立业彪炳青史,正在此时!看来回去以后,一定要想办法脱离羽林军转入大汉骑兵队伍中了。

缓慢南行的这支三百余人的队伍里,与曹襄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很多人。此时他们虽然并不知道自己以后的命运和前程,但这趟北疆之行,确实改变了许多人的一生。

在多年以后,有史官做过统计,在波澜壮阔的近十年汉匈战争,以及同时期平定周围四夷的历次战斗中,共有四五十位将军独自领兵作战,立下赫赫功勋。更有因功封关内侯至万户侯不等者二十余人。而他们全部都出自跟随长乐侯元召第一次北疆之行的这支队伍里!

勇敢和力量是一种磁场,你敬慕什么样的人,就会不自觉地追随他的方向。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元召此时却无暇理会他们这些人的想法。队伍里除了利安公主的马车之外,后面还多了一辆马车,在里面躺着养伤的是聂壹,而驾驶马车的那个神采飞扬的小伙子,不是别人,正是已经脱去军服的关喜。

关喜终于得偿所愿,元召临行之际在李广面前提过一句后,老将心里巴不得派这些年轻后辈跟着他多学点本事呢,大手一挥,哈哈大笑着就批准了他的请求。

关喜一路上心情大爽,自告奋勇做了聂壹的车夫,驾驭着马车又快又稳,元召在车厢里给聂壹换药,一点都感觉不到颠簸。

聂壹伤的很重,这已经是他第二次被严刑逼供了。廷尉府的那帮家伙都是折磨人的好手,一夜的功夫就让这微胖的中年男子差点去了半条命。

“元哥儿,无需担心的,我的身体硬朗的很,这点伤还不妨事。呵呵!”

胖人的心胸总是很开朗,虽然那些伤口火辣辣的疼,心中也有对朝廷的灰心与失望,但他不会在少年面前表现出来,因为,他为自己做的已经够多了。

经受住了匈奴人刀剑死亡的威胁,也咬牙硬抗过了大汉酷吏的残酷折磨,这个心志坚定的聂族后人,面对眼前的少年,心中便只剩了感激与温情。

“元哥儿啊,再有两天我们就回到长安了,廷尉府那边真的会没事了吗?皇帝会不会迁怒与你啊?你可要想明白了,进了长安,一旦有变,可就追悔莫及了!”

虽然元召已经让他宽心,说那件事不会招来祸事,但经过王恢之死和自己被诬陷逼供的教训,他已经对皇帝和朝廷的反复无义产生了深深的失望。自己死不足惜,但如果连累到小侯爷,他会不惜代价,以命相搏!

“聂叔,不要再多想了,好好安心养伤就行。我说没事就一定不会有事的了。什么时候做事让你失望过呢?呵呵!”

聂壹宽慰的点点头,露出笑容,小侯爷说的没错,他从未让人失望!

“既然你还叫我一声聂叔,那我最后再提醒一句,别嫌唠叨啊,元哥儿,眼见你的影响力一天比一天大起来了,该是建立一支属于自己力量的时候了,要记住,皇家的宠信啊,大臣们的交好啊,这些世间所有的政治利益堆垒起来的关系都是靠不住的,关键时候能依靠保命的,还是握在自己手中的嫡系力量啊!”

走南闯北饱经沧桑的中年男子眼中露出精光,看着对面他早已视作亲人的少年,推心置腹的说出了惊心动魄的话。

第一百四十章 寻常巷陌 市井传说

不管北方的天空下发生了怎样的变故,对于长安的普通百姓来说,那都是很遥远的事。平淡的日子已经过了这么久,战争的风烟,早已多年未见。

而关心时局,心忧天下的书生士子们则不同,他们消息灵通,任何风吹草动,都能从各种渠道传到耳中,成为聚众议论的焦点。

绿柳巷梵雪楼中,今日客人仍旧很多。无论雅座还是大厅,喝茶聊天谈论者,意态悠闲。

梵雪楼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已经在长安城内开了五家分店了。生意好的就不用多说。而且,据坊间传言,这家店号的后面,有着极大的来头。

至于具体来头有多大,暗中知道的自然不会多言,不知道的,现在却也无人敢上这里来闹事。

此前的时候,也不是没有某些市井之徒,见了如此的红火,曾经打过这间茶楼的主意。
首节 上一节 196/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