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176节


可是,现实让他有些郁闷。千里北上,一路的枯燥乏味不说,到了右北平这么多天了,就只是每天在安歇的地方静静的待着,哪儿也不能去。

曹襄倒是想领着一帮兄弟出去搞点儿事情,可是那天李广匆忙回城又离去的时候,特意吩咐过他们这三百羽林军好好在这右北平随护公主,不可轻举妄动,否则军法从事!

唉!这李老将军虽然身在前线,但还挂着未央宫卫尉的名头儿呢,是他们羽林军多年的主将,他的命令敢不听吗?没办法,只能继续的等着吧。

有一条小道消息已经在兄弟们中间悄悄流传,说这次皇帝真正的意图根本不是和亲,而是要诱伏单于!听说前面马上要打大仗了,也许几天以后,他们这一群人在城里歇息够了,也就差不多可以回转长安了。

当曹襄和他的羽林军兄弟们在将军府的驻扎处谈论起此事时,虽然尚不知道真假,但心中的不爽快总是有些的。好不容易来一次,不要说和匈奴人交手了,就连他们的毛儿都没见到一根,倒是吃了一嘴的沙子。

就在他们意兴阑珊,满嘴抱怨的时候,消息就突然来了!

什么什么?有匈奴骑兵跑到右北平来了?这可真是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啊!那还等什么,兄弟们披甲上马,抄家伙上啊!

巨大的兴奋感使这些只随着皇帝在上林苑打过猎的家伙激动起来,人人手脚麻利,披好了铠甲,束上大红的战袍,带上白羽头盔,刀箭齐全,跨上战马,威风凛凛的集合在了将军府的门前。

元召带了卫青等人出来时,正好看到了这一幕,他面无表情,没有理会他们。

这群心高气傲的家伙,和后世的那些某某二代们没有什么区别,今天的事一点都指不上他们,他们不来添乱就烧高香了。

留守偏将关喜早已经急匆匆的去城头观望敌情,布置守备去了。也不怨他惊慌失措,因为,现在右北平内的守城兵马不到千人!

“事情变得有些麻烦了哦……。”元召暗自思量。

他最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很明显,计划有变,不管匈奴人是怎样察觉的,大军未至,而只派轻骑前来,一定没有什么好事啊!

匈奴单于既然已经起了疑心,这次……恐怕终究还是功败垂成的多。

此时,将军府中的所有人都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名叫谢九的大内总管,面色阴沉的聚集起了那三十名“西凤卫”侍从,把公主所在的住处严密的警戒了起来。无论发生什么,保护好利安公主的人身安全,是他们唯一的职责。

“长乐侯,意欲何往?”

谢九已经挎上了刀,而且所有的三十名侍从都是统一制式的刀。他们的刀都是皇家所赐,效忠的也只是皇家。在这儿,三十一把刀,效忠的就只有一个人~利安公主!

“匈奴人马上就来了,我们去城头看看。”

元召停下了脚步,他身后跟着的是卫青和那十名骁骑营兄弟。

“刀箭无眼,你……年纪终究小了些,城头总是有危险的,还是与公主待在将军府中为妙。”

谢九那张呆板严峻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但话语中却流露出一丝暖意。

元召对他露出一个笑脸,又瞄了一眼那边大门外已经上马开拔的羽林军们。

“那帮家伙既然都已经去了,我们就跟在后面看看匈奴人长什么样子嘛,万一动起手来,帮着扔块砖头也是好的。哈哈!嗯,老谢,谢谢你的好意,你们只要保护好公主就好了。”

谢九见他如此说,也不再相劝,拱了拱手转身而去,大声呼喝所有人去把守好将军府的各处,以防在混乱中发生什么意外。

元召蓦然直觉一抹淡绿色在眼角掠过,凝目去看时,只见台阶之上,厅门一侧,素汐正站在那儿,满脸担忧的向这边张望……。

这会儿,四面城门早已被紧紧的关闭了起来。街道上有兵卒开始戒严,城里的居民、流贩、闲杂人等都被勒令回屋好好待着。

好在北疆的这些边城,屡经战火,常年居住于此的人早已习惯了这些事,因此并没有出现什么混乱的情况。

他们这一行十余人纵马奔到西城门,下马步行沿马道登上城楼,与守城军士打过招呼,极目远望时,只见西北方向烟尘大起,马蹄踏在地面的声音,如同闷雷一般隐隐传来。

“看这阵势,怕不有万骑之多!烟尘之中夹杂杀气,恐怕是来者不善啊!”

卫青喃喃说完,却见元召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不由得有些尴尬。

“呃,这些都是从你送我的那些兵书里学来的,却不知说的准不准。纸上谈兵,你可不要见笑。”

元召竖了竖拇指,表示佩服。这就是天生将才啊!这素质真不是吹的。还没开始正式带兵实战过呢,就已经学会了望云观气之术了。

“在这个时候,有大队骑兵跑到这儿来了……且看看吧 ,事情有些不妙啊!”

元召并没有掩饰自己的担心。这可不是江湖厮杀,更不是那些帮派草莽可比,万军之中,就算个人有再大的能为,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他还没有自负到那种疯狂的程度!

城中的守军本来就不多,再分出一部分在城内各处维持秩序,看管库房辎重等紧要处,剩下也就六七百人,分散守护在这四面偌大的城墙上,显得稀稀拉拉的。

副将关喜的一张喜庆脸,现在彻底变成了哭丧脸,与几个带兵校尉来回奔跑着,声嘶力竭的命令士卒们整理好守城器械,准备迎敌。

关喜现在想哭的心都有了,他从来就没有过独当一面的经验,现在这么一副天大的担子突然压在了他的肩上……这、这要是在自己手上丢了这座重城,那后果,他连想都不敢去想!

看到城头上有些混乱的场面,元召皱了皱眉。这个样子如果被匈奴人看到,本来没有攻城的打算,恐怕也会改变主意来强攻城池了。

看远处马匹来势,大概用不了小半个时辰就会到城下了。既然一时半会儿人手就这么多,就别再到处乱安排了,赶快把全部旌旗插遍城墙,金鼓匿迹,所有兵士隐于旗后,只主要将官留在箭楼上观察敌情、随机应变即可,这就叫“避实若虚、空往实来”!

听元召三言两语如此这般吩咐一番,名叫关喜的留守小将目瞪口呆,这、这样干能行吗?

他略一犹豫,刚要开口表达自己的疑惑,抬头时却正遇上这位小侯爷的一双眼睛,不由莫名的打了一个冷颤。

深如寒潭,无限威严,带着不容抗拒的巨大压迫感!

这还是一个时辰前在将军府与自己谈笑风生的那个少年吗?!

想起骁骑将军对这位长安来的长乐侯的看重,又听到耳边马蹄声越发清晰可闻,关喜咬了咬牙,拱手领命,催促所有守军赶快按照长乐侯的命令执行!

“小侯爷,此举莫非是凭借有利地形,隐藏己方真正实力,迷惑对方,使敌人摸不清虚实的计策吗?但不知计出何处,可有战例?”
首节 上一节 176/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