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130节


军营就驻扎在长乐塬的一片高坡平缓处,视线很好,可以看到很远的距离。

当日天子令卫青调动了细柳营的两千兵马,来协助元召。完事之后,大多已经撤回。留守的兵卒并不多,只有八百精锐骑兵。这是应了长乐侯的请求,向朝廷暂借一段时日,以帮助震慑某些心性还未驯服的流云帮众的。

不过,这一个冬天,他们的刀剑和长弓并没有得到见血的机会,这让骑在马上每日里逡巡驰骋的健儿们未免有些遗憾,只得把剩余精力转移到捕捉猎物上 。

所以,长乐侯领地上的飞禽走兽这个冬天就倒了大霉,好在,长草密林间有的是,倒是无需担心被灭绝了种类。

卫青纵马进到辕门,与几骑正要出去巡哨的兵卒打过招呼。营内人都对这位空降的主将很尊敬,虽然听说他有很大的来头,但,卫青温和的性情与体恤属下的作风,很快就与这八百骑兵打成了一片,受到了普遍的爱戴与拥护。

这种善得人心的能力连元召也暗暗称奇,果然是名将风采,自然而成,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人啊!

这几个月来,卫青还是有些隐隐的为元召担心的。因为,太中大夫郑当时所说的那件事并非空穴来风!

面对全副武装的大汉轻骑包围,流云帮千众俯首而降。在收缴刀剑物品的过程中,发现了一辆随行的马车,厚重结实的车厢门打开,打马而来的卫青只探头看了一眼,就命令锁上了。

而后,在与元召低声说了几句后,只见那小侯爷脸现喜色,低声嘟囔道:“白捡一车珍宝?好运气啊好运气!真是搂草打兔子,两不耽误啊。这郭解倒是个妙人,哈哈!”

“可是,万一消息有所泄露,被人抓住把柄……?”生性醇厚的卫将军担心的看了看四周。

“放心!没事的。皇帝既然能把细柳营的精兵都派来一用,说明他对这片土地的将来已经抱以厚望了。相比起来,这点小小的钱财还入不了他的眼底。呵呵!”

小侯爷果然是神机妙算啊!回到自己大帐内的卫青不由暗赞一声。今天,太中大夫郑当时的态度让他的心事终于彻底放了下来。

心情大好,又想起元召对他说过的那些话来,小公子会被立为太子?如果此事成真,那可真是太好了。也不枉了阿姐这些年在宫中的兢兢业业细心呵护。自己既然来到了军中,以后马上功名,就要全凭己身能力去取了!

卫青从怀中又掏出那卷写在帛书上的《兵法辑略》,细心的握在手中,暗自思量,他小小年纪怎会懂得这些的呢?

这是卫青来到长乐塬驻扎以后,元召送给他的礼物,祝贺他终于穿上了一身大汉将军的甲胄。

兵法写的有些简略,字迹有些潦草,内容也不多,记在薄薄的一卷布帛上,轻若鸿毛。但在他的心中,隐含的重量,却比这些年从不离身的那把剑还要沉甸甸!

这是元召根据记忆中的后世有关边疆作战的条例作为框架,然后又参考了唐代李靖《卫公六韬》中关于几次大败突厥的战例,稍微总结了一下,列出了现在与匈奴作战的一些看法与实用性参考意见。

虽然卫青怎么也琢磨不出元召怎么就懂得这些的,但这并不妨碍他对这份东西的珍视。他是天生就具备为大将者素质的人,对战争有着敏锐的视角,一眼就看出元召所写的这些,全部都是针对北疆汉匈两国现实情况而来的。

难道……很快就会与匈奴人开战了吗?想起自己问他时,元召笑而不语的神情,卫青就心中火热!

“功名但在马上取,万里长城觅封侯!”

身形高大的儒雅男子喃喃重复了一句那人曾经送给他的这句话,把盔甲卸下来,只着一身青袍箭袖,又坐回案边,重新把兵书铺开,认真参阅起来……。

送走太中大夫郑当时的元召并没有得闲,因为又往返了一趟北疆燕地的聂壹回来了。

在长安等了半天以后,歇息过来的聂壹听管家元一说起小侯爷今天去长乐塬屯粮了,便再也等不下去 ,心急火燎的就要赶过来,出门时正巧遇到结伴来访的徐乐、司马诸位公子,于是连带了一起,加上府中闲得无聊的主父偃,一行人分乘几辆马车,直奔了城外而来。

见到元召,互相道过劳乏,已经多日未曾相聚,自然尽皆欢喜。

四处又巡视一遍各处进程,见钱粮、人手一切充足,最晚明年开春以后,各家在此的作坊、转运发卖之所就会开始建设,不由都大为兴奋。

回到大木厅内,兴致上来,免不了又要摆上酒来,为远方归来的聂壹接风洗尘。一行人从马车上搬下带来的酒菜,元召又亲自操刀,烤了一只崔弘去飞马打来的黄羊。

肉香酒满,良朋相聚,自是欢畅。席间聂壹说起北边几个通商贸易重镇的繁荣,很是兴奋。

他在很早的时候,就听从了元召的提议,提前出家族重金在那几个地方收购土地 、建设店铺、囤积货物。

果然,不久之后,朝廷答应下匈奴人的条件后,开放边市的诏令到达了……。

只短短不到半年时间,由此带来的收益,已经使聂氏家族的家产翻了数倍矣!燕地第一大豪聂家从此对长乐侯视若神明。

酒酣耳热之际,踌躇满志的聂壹悄悄贴在元召耳边说了一句:“小侯爷,告诉你个绝密的消息,朝廷……要在北面有大动作了!”

元召愕然停杯,似是想到了什么,脸上笑容凝结,心慢慢沉重起来。

第九十七章 风烟起万里 流年叹未央

有诗句描墨:

江山如画琅,修竹掩宫墙。

乾坤琉璃瓦,国色最无双。

风烟起万里,流年叹未央。

清霜洗旧尘,雪染梅花妆。

当这个冬天,长安城的第二场雪又降临的时候,大地一片银白,许多雄心壮志和居心叵测都被暂时覆盖。

但许多的策划和阴谋,已经在看不见的地方悄悄发酵酝酿,等到时机成熟,自然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在世人面前。

魏其侯窦婴终于辞去了大汉丞相的职务。这是一个象征,标志着掌握幕后隐形权利多年的长乐宫对当今天子正式放开了权力的掌控。

同时,更让许多人已经有了预感,朝廷上下也许很快就要大换班了。

皇帝对窦婴这位三朝老臣给与了很高的赞誉,各种丰厚赏赐自然不必说。

而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是,武安侯田玢因为前段时间的琐事被皇帝勒令回家反省,并没有立即如愿以偿的坐上那个丞相的宝座,朝堂上的那个位子就暂时空缺着。

这未免让人平添许多猜测。甚至更有坊间传言,皇帝并不想再继续让勋贵们继续把持朝政了,他属意的丞相人选并不是田玢。
首节 上一节 130/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