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112节


“北地苦寒,给你准备了一些熬制的药物,做食补之用,应该还是有些作用的。”

余丹微微一愣,伸手接过来,却并没有多说什么感谢的话。沉默半响,声音低沉。

“北地应该已经下雪了……其实,我能感觉到你与所有人的不同。元哥儿,应该也早就猜到我的身份了吧?”说完直视着元召的眼睛,元召点了点头。

“不知道未来我们都会成为怎样的人?会不会相遇杀场,成为敌人啊?”少年心事,想的很多。

“你想的太远些了,世事多变,有些不是人力能控制的,没有人能看到那么远的未来,又何须那些感慨呢!”元召淡淡说道。

“说的也是啊,是我想的太多了。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将来这片汉家江山,你的重量会非同一般的!”两人终于把各自的馄饨吃完。元召对余丹的这句话只是笑笑,不置可否。

“有一件事,很佩服你!你竟然有胆量为了那小公主而违抗皇帝的意志。”余丹把大氅的毡帽翻过来,戴在头上。

“有一个秘密告诉你,在草原深处,有这个世上最爱着我的妈姆,我会把这长安的一点一滴都带回去说给她听的。因为……她也曾经是这儿的一位公主。”擦身而过时,有低低话语在元召耳边飘过。

今夜无风雪,有人载尘归。从此塞北江南,一别两宽……!

元召回到长乐侯府,夜色已深。新任的管家领着仆从们等候在府门,把小侯爷迎进来。

元召从来没有问过府中这些人的来历,一切都是秀鱼派人安排的,无论这些人有何背景有何目的,他自问所做之事无有不可见人之处,因此对待他们也是随和。

管家年纪将近五十多岁,按照规矩,进府之后已经随主人姓氏改了名字,现在他的名字就叫元一。

本来按照元召的本意,是不要他们埋没自己的本来姓名的。但仆从们在自家小主子面前态度很坚决,说是不能坏了规矩,那样会让别的勋贵人家笑话的。

说不过他们,元召又没耐心给他们一个个去想名字,那就从一开始排列好咯!元一、元二、元三……哈哈!

元召本来只是开玩笑随口说出来的,没想到大家伙都很满意,这让他有些无话可说。

管家元一很尽责,短短几天的时间内,就已经把各处打理的井井有条,所有仆从们各司其职,长乐侯府已经像模像样的了。

这几天,崔弘和小冰儿已经从梵雪楼搬了过来,每人占据了一个大院落,又可以和师父在一起了,高兴的不行。

最先一同住过来的还有主父偃。老书生笑眯眯的来到元召给他准备好的宽敞房间内,四处打量一遍各处的布置,非常满意。

至于灵芝和小胖子的住处当然也不能马虎了,虽然现在还不会在这儿住,但还是要准备好的。元召特别嘱咐泠霜泠雪两姐妹给灵芝好好的布置出一处住所来,按照她的喜好装饰一番。

果然,改天灵芝来看过后,大为高兴,女儿家的心里因为元召不再在梵雪楼居住而伤感的情绪一扫而空,表示会求了苏夫人经常过来住的。

让元召感到不解的是,自从那天自己醉酒之后,那泠霜泠雪姐妹看自己的眼神有些不同。

妹妹泠雪在身边时,眼里总是带了小星星一般,问这问那的,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很是活泼。

“小侯爷,你的师父是不是神仙呀?”

元召:“…………。”

“小侯爷,你怎么懂那么多的?你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吗?”

元召:“…………。”

“天啊!你那天喝那么多酒,知不知道大家都暗中称呼你为酒仙的?徐公子他们这几天来都不敢再提喝酒的事了呢!还有哦,你作的那些诗,已经在长安城内传开了呢,酒楼、茶楼、街上都有书生士子们在吟诵…………。”

元召感觉有些头大,少女的好奇心竟然比萝莉都强大啊!小冰儿都只是在一边眨巴着眼睛听,而没有插话呢!

每当妹妹没完没了的时候,泠霜就会扯扯她的裙角,示意她矜持些。而当迎上小侯爷宽容的笑意,泠霜的脸上总是感觉发烧,想起那晚他对自己做过的事,心里小鹿乱撞。

“小侯爷那晚到底是睡着了还是故意的啊……?”这几天她心里翻来覆去只是纠结,某些奇怪的念头在脑中暗暗滋生,让人烦恼。可是,每次看到那双清澈的目光里没有一丝绮念,她又暗怪自己想的太多了。

冬日暖阳,时光静好,元一指挥着家人们在整理着庭院,青衣老书生煮了一壶茶,在窗下安静的写着什么,小冰儿与崔弘在后院新修的小校场中练习武艺,双姝娇艳少女如蝴蝶般穿来穿去,做着一些零碎事……。

元召心里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这片刻的闲暇是如此难得。也许,不久以后,有些事情就会来临了吧?运筹、谋划、全面展开、艰难坎坷、甚至雨雪风暴……!

自己提出的那些要求和必须掌握在手的权利,皇帝全部答应了下来。那么,自己承诺过的那些事也要抓紧开始做了。

给各处送信的人已经派去了,想必不久之后,梵雪楼、青郊外、徐家、卓家、聂壹、以及朝廷相关人等都会赶来的。元召望向远方,把将要开始的某些事又细细的想了一遍 ,静静等待着。

这世间,总是有一些出乎意料之外的事会发生,好好的期待也许会由此被打乱。

未央宫含元殿,今日朝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就发生了某些未曾预料之事。

汉天子刘彻早上的情绪还是很好的。昨夜留宿建章宫,卫子夫近日烦忧尽去,席间枕上,缱绻温柔自不必说。

锦纱帐里,红粉乡中,刘彻对她说起老祖宗近来态度的转变,显得很是兴奋。子夫恭贺过后,见他信心满满,对即将到来的新局面踌躇满志,心里也是替他感到欣慰。

后来逐渐说起元召那小子在这其中所起的作用,见皇帝脸含笑意,她免不了在旁边美言几句,顺便夸赞陛下福泽,处处有机缘相助。

刘彻也是一时心情大畅的缘故,对她透露了许多自己的打算。

“那小子,呵呵,只凭了先前的那些功劳,就算封他个官职也够格了。只是,他终究年纪太小了些,又没有多少根基。他虽然聪明异于常人,但朝堂凶险,其中的勾心斗角处,非比寻常,一个不慎,就算是朕都救不了他啊!”

子夫很少与闻到这样的话,只是伏在他怀中,静静的听着。

“不给他官职,只给他权利,这也是朕对这小子的一种保护,只是不想他去过早的经受这些残酷朝堂争斗。子夫,现在的朝堂上看似一片稳定,但朕心里有种预感,静水流深,某些漩涡就快要卷起波澜了!”

说到这些,他感到身边人有些不安起来。伸手轻抚了她枕上青丝,示意安心。

“放心,这些事,朕心里早就有数。既然有些毒瘤早晚会发作,还不如早些挑破的好。待朕都一一清理干净了,也好给我们的琚儿留一片清朗天地!”
首节 上一节 112/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