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1029节


秋风阵阵,身穿甲胄的人感觉到很凉爽。然而,为首名叫张句的将军却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满头大汗,心中焦急不安。他和他手下的这几千人马一样,此刻心中只有一个共同的期盼,那就是如果宗室亲贵们真的失败了,可一定要从这含光门逃亡啊!

从终南山别院门口一直到含光门,张句这一路上都后悔万分。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鬼迷了心窍,糊涂到失去了辨别是非的能力。竟然助纣为虐,帮助叛乱的宗室势力追杀皇帝陛下。虽然他们一直不明白事情的真相,被蒙在鼓里,算是被利用了。但大错既然铸成,终究是罪责难逃。

他们这些人并不知道,将来事情平息之后,会受到怎样的责罚。如果因此而让整个细柳营驻军都受到牵连的话,那无疑是一场灾难。也许,唯有将功补过,才能够减轻追责吧。

“细柳营军包围长安,无形中对叛乱者形成了很大的帮助……今日之局势,你们所有人都难以逃脱责任!哼!虽然是受人蛊惑,不明真相。但如此愚钝不堪,岂能配得上大汉帝国的这身戎装?”

即便是现在回忆起这几句严厉的话,张句和他的部下心中还是悔恨欲死。其实,自从在终南山看到元召突然出现在面前,他们就已经顿时醒悟到自己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及至弄明白他们跟随刘左车出城追击的所谓“祸乱长安者”竟然是皇帝陛下后,更是如遭雷击,一个个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末将等自知罪大,无话可说……甘愿领死!”

在无与伦比的巨大威压面前,低下头颅拜倒尘埃中的张句只说了这一句,就再也没有辩解什么。参与弑君叛乱,无可饶恕!唯有一死,才能消除罪孽。

虽然已经做好了自刎谢罪的准备,不过,元召没有让他去死,也没有惩罚其部属任何一人。这些将士,都曾经上过匈奴战场,为国家和民众流过血,付出过许多。死在他手里的敌人很多,但绝不包括他们。

于是,不久之后,以戴罪之身接受新任务的这一部细柳营骑兵,便来到了长安城含光门外,列阵待命。他们虽然并不知道元召为什么有那么大的信心让他们来这里。但还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这是他们最后立功赎罪的机会,没有任何理由错过。

焦急的等待,无疑是一种煎熬,尤其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好在这种令人心神不安的情形并没有持续太久。风过之处,有乱七八糟的嘈杂声音和巨大的喧嚣从城内传来。叛乱终于蔓延到了这里。含光门外,早已经拔刀而待的将士们神情大震,随着一声令下,马上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含光门城门紧闭,高大宽厚的城墙隔绝了内外。如果说城外是自由的天地,那么这一道关城隔绝的,便是失败者的死亡地域。虽然这么说并不确切,但起码在颍川侯这些人的心中,就是这样的感觉。

秋风起渭水,落叶满长安。曾几何时,在这样的季节里,正是他们这些贵族豪门人家骑马弯弓城外射猎的时候。烈马华服,前呼后拥,追逐驰骋,尽情豪纵……然而现在,这一切已经都不可再得。惶惶如丧家之犬,茫茫似漏网之鱼。才是他们真实的写照。

颍川侯刘泽之一手挥舞着宝剑,一只手不断的掠起遮挡住面目的灰发,好看清楚前面的道路。他的身上和脸上都溅上了鲜血,苍髯乱发,显得很是狼狈。在他养尊处优的这些年里,还从来没有人看到他现在的这个样子。

不过,与他眼中的怒火比起来,外表的形象怎样,他已经一点儿也顾不得理会了。颍川侯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失败,他像一条潜伏的毒蛇一样,在草丛中等待了十分久,本来是想要利用这次绝好的机会,一击毙命的。可是,现在需要考虑活命的,反而变成了自己。

前方,含光门在望。在忠心死士们保护中的这位叛乱组织者,回头看了一眼跟随他的人,禁不住用嘶吼的声音仰天悲叹,嘴里发出了恶毒的诅咒。

“真是该死啊!多年策划,毁于一旦……宗室休矣!我等皇室血脉将死无族类……!”

怨不得他如此灰心绝望。谁又能想得到,天机难测,命不在我!明明是选择了最好的时机发难,却仍旧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难道上苍就真的对他们这些皇室族裔如此无情吗?

颍川侯刘泽之和跟随他起事的这些宗室贵族们都一直坚信,在外戚势力已经发展到如此壮大的今天,皇权早晚会被架空,甚至会被削弱到可有可无的地步。这绝对不是一种危言耸听的想象,而是他们根据这些年来大汉王朝政局的实际发展情况所做出的准确判断。

这样的一个未来,是属于宗室势力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因为这触犯了他们的根本利益。更对他们内心深处“家天下”的无上优越,产生了深深的威胁。

而且,最令他们感到失望的是,当今天子没有能够继承汉武帝后期想要抑制外戚势力的遗愿,或者是说他根本就没有过这种想法。当只顾念亲情和友情而忽略了王权至上的皇帝坐在含元殿宝座上的时候,在不久将来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随着他在位的时间越久,就会越不可避免的发生。

这次的长安叛乱,虽然说事发突然。但宗室亲贵们之所以能够一呼百应,积极响应了颍川侯的举动,与长期以来心中的不满和埋怨是分不开的。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客观一点儿来说,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王朝之下,却发生了这样的悲剧。已经不能用简单的是非善恶来区别。虽然这其中野心和怨恨占了一大部分,但更大的原因,还是许许多多人在一个惊天动地的划时代改变之前的命运抉择。

到现在为止,还很少有人能够预感到,这是一次必将到来的选择,事关天下苍生福祉和千秋万代的安稳。随着一个人平定四海归来的脚步,它已经拉开了历史大幕!

这样一次波澜壮阔,前无古人的改变。注定将会是这个伟大帝国的蜕变。在此过程中,死亡和殉葬者将会不可避免。而很不幸,发动长安之乱的这些宗室亲贵们,就是第一批!只是现在他们还并不知道自己将面临的悲惨命运而已。

“开城门!全部出城……我们且东去洛阳,等到站稳脚跟,号召天下忠义之士聚集……再兴汉室!”

颍川侯咬牙切齿发出新的命令。自从建章宫失利开始败退,一路至此,为了保护他们,死士们已经死去了一大半儿。就连许多宗室亲贵也丧命在赤火军的刀下。长街染血,尸横遍地,那些铁血无情的家伙,简直杀人不眨眼。不管是任何身份的叛乱者,也不管被追上后是抵抗还是投降,一律就地处死,不留活口儿!

世间没有人会不怕死,如果能够活着,谁又想轻易的死去呢?当鲜血淋漓的杀戮从天而降,那些铁蹄声声敲打在背后,如同追魂索命的无常,已经失去抵抗意志的这些叛乱者,也许现在心中最强烈的念头,就是赶快出城去,才有可能逃得一线生机。

但很可惜,他们想的太简单了。有人早已经在城门外给他们准备好了惊喜。不管是神机妙算还是误打误撞,含光门外,注定是他们逃亡的终点。

城门打开,吊桥落下。蜂拥而出的宗室亲贵们踏过护城河,纷纷长吁一口气。只是他们的这口气还没有喘匀呢,就都目瞪口呆面无人色的愣在了护城河边。

“所有人放下兵刃,原地勿动……束手就擒吧!”

严厉的命令从对面将军口中传来。刀出鞘,箭上弦,阳光刺目,杀气凛然!

“不要理他们……夺路,冲过去!”

城门内马蹄声大作,赤火军已经随后追来。退无可退的宗室亲贵们和死士一起举起刀,冲杀过去。然而,迎接他们的是又一轮又一轮的雨箭……对面的骑兵没有留情,三轮箭罢,一地伤残。随后刀光大起,三面包抄过来,凡有抵抗者,格杀勿论。很快,护城河里的水开始变红。

没有人注意到,在距离这处小型战场不远处,有一小队羽林军骑兵停住了前进的脚步。他们如众星拱月一般护卫着当中的两骑,安静看着这边的杀戮。

“元哥儿……他们终究和朕一样,都是高祖皇帝血脉。你……?”

“好吧!去传令,停止杀人。如果还有活着的话……哦,算他们命大。”

长安城外,出城避难的皇帝和他的重臣兼朋友并马而立,身后斜阳晚照,霞光满天。

第九百七十四章 弹指一盘输

颍川侯刘泽之的命很硬,就算是在乱军格杀之中,他仍旧活了下来。虽然身上也受了几处轻伤,但和眼中所见的悲惨场面相比,已经算得上是万分幸运。

不过,如果这位老资格的宗室皇族能够提前预知自己将来命运的话,他会毫不犹豫就在含光门外挥剑割断自己的脖子,以免受那种屈辱。

但很可惜,他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心中更是依仗着皇族的高贵血统,以及想要隐忍活下去等待机会复仇的信念,所以,在最后部分死士的拼命保护下,他和其他十几名宗室亲贵坚持到了止杀令下,那些疯狂攻击的骑兵终于停止了杀戮。

被逼退到护城河边的颍川侯眼睛里一片血红。他心头的万丈怒火,恨不得喷薄而出,点燃这一天云霞,让身后的长安城和这天地一起毁灭!

在从前的时候,这些宗室亲贵们只是听说大汉军队的威武能战,纵横万里,如何无敌。但他们却终究没有亲眼见识过他们是怎样杀敌的。而等到今天终于亲自目睹的时候,却没想到是这样的一种情形。自己这些人竟然成了他们挥刀指向的目标!

从建章宫到含光门,短短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宗室亲贵们好不容易纠集起来的这几千死士力量,在赤火军和含光门细柳营骑兵的追击攻杀中就已经死伤殆尽,只剩下了眼前簇拥在周围的这百十人了。而且,尤其令人感到绝望的是,此前一直嚣张无比的宗室势力,在这些骑兵的凌厉刀锋面前,简直不堪一击,没有任何的还手之力。就如同是待宰的羔羊,除了败退逃跑,没有其他办法可想。

被三面包围在护城河边的这些幸存者,都脸色苍白的看着那些身披铁甲的骑兵。他们也在沉默的盯着他们。秋色里的落日晚霞最是壮美。半天火烧云的色彩落在地面上,染红了城墙,河流,战马,滴血的刀尖,还有辽阔大地……这座雄伟的城市,如同在野而战的苍龙,遭受祸乱,其血玄黄!

长安城还是那座长安城,但每个人心中都明白,从今往后,这也许已经不是他们的长安城了。有一些影响深远的变化,因为这次流血的叛乱,而提前加快了步伐。
首节 上一节 1029/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