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1013节


满身血迹斑斑的石侠口中愤恨不已。遭此巨变,他早已经意识到,恐怕以自己手中的力量难以平息了。

“石将军,我们绝不能再退了!如果今夜注定要死,老夫也要死在这朱雀街口,绝对不能让作乱者踏过这里一步!”

一缕白发从额头上垂下,遮住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流矢所伤的一道伤口。已经略显老迈的长安令,从身边人手里接过一把刀,横站在了朱雀大街的第一个十字路口。他的身后,就是长安最为繁华富庶的地段。而再往后……就是未央宫。

嘈杂嚣张的喊杀声转眼之间就到了几十丈外。火光和刀光,夹裹着无边的杀气漫无边际的在黑夜中扑了过来。身受重伤的石侠咬了咬牙,立刻就做出了决定。他一边派人飞马去未央宫示警。又派出身边的亲信去紧急调集所有的九门兵马来支援。然后横刀裹伤,大声慷慨说道。

“老大人放心!就算是死,末将也要死在前头……所有人听令!随我回身迎敌,援兵马上就到,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今夜长安的安危,就系在我等肩头。当尽力杀贼,以报国恩!”

石侠拖着染血的长刀,挡在了任宽的前面。而其他的所有人也举起手中的兵器,牢牢的守住了这十字大街路口。男儿慷慨事,不过死生间!朱雀街口,就是他们最后的战场。

发动突袭而取得巨大优势的宗室势力,根本就没有把这区区千余人放在眼里。从颍川侯府一直追杀到这里,他们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损失。这让他们更加气焰滔天。在这样的气势鼓舞下,如果冲进未央宫之前再遇到任何障碍,他们都将毫不犹豫的把其撕成碎片。

不过,这些杀红了眼睛的家伙,却没有料到,刚才还没有还手之力的九门兵马和府衙那帮人,竟忽然像是身上充满了勇气和力量,他们举着刀剑,半步不退的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宽敞的十字街口,片刻的功夫,就变成了染血的战场。不断的有人受伤倒下,后面的人又不断涌了上来。鲜血淋漓,大呼酣战。不管是哪一方阵营的人,在随后半个时辰的激烈对抗中,都忘却了生死,战况惨烈,死伤遍地。

“传我的命令!三面合围,冲过去,速战速决……把他们全部消灭!直驱未央宫。”

在后面不远处的颍川侯刘泽之,狠狠的下达了最新命令。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大局,就必须冲进未央宫,把皇帝控制在手中。所以为了争取时间,他会不惜一切代价。这些手下人就算是以命换命,也是值得的。

当迎面又一轮弩箭射罢,刀剑的锋芒又从两侧扑过来的时候。坚守在街口这边的人已经剩下不到几百了。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拼杀。然而,他们没有人退后。因为,他们的将军和大人就站在最前面,身为这座城市的保护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与之共存亡。就算是流尽最后一滴血,也再所不惜!

石侠的一只胳膊几乎已经废了。刀伤和箭伤,全身被创十余处。然而他仍然坚守在自己的位置,不让身边的敌人冲过去一步。而在他周围,手下还能挥刀再战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驻守在九门的其他部下终于闻讯赶到。这边的守卫力量一下子壮大了许多。几十面盾牌,组成了一个小型的防御阵地。对面射过来的弩箭已经不能形成太大的杀伤力。而这些新来的生力军,也大大的鼓舞了这边的士气,在他们的奋力拼杀下,宗室势力的进攻被迫暂时缓了下来。也许不久之后,形势就会逐渐发生逆转,叛乱者很快就会见势不妙,而四散奔逃了吧!

紧紧握着刀的长安令任宽,多少松了一口气,他手中的这把刀,并不是用来杀人的。年迈力衰的他已经没有力气去杀叛乱者,但如果以自己的血和生命,来捍卫这座城市,也许是他唯一能做到的事了。

然而,已经开始的叛乱,岂是这么容易就会得到平息的呢!看到街口对面的增援力量,颍川侯冷冷的笑了起来。对方的力量越强大,他才越高兴呢!

“去吧……按照原定计划行事!”

他低沉的吩咐了一声。黑暗中的许多身影四散而去。片刻之后,在附近的远近街巷间便不约而同的响起许多叫喊声。

“九门驻军勾结匪类,图谋作乱……无关人等,切勿外出啊!”

长安民众闻者,无不大惊失色。已经蔓延到半座城市的混乱,如果是因此而起,那就真的大事不妙啦!

如此颠倒黑白,令坚守御敌的九门将士们气愤难当。然而他们还没有做出什么反应呢,随着尖利的响箭升起在半空,马踏如雷,一支杀气腾腾的铁甲骑兵,忽然就出现在了长街的另一头。

为首之人,全身铠甲,却正是奉皇帝命令以虎符调兵的殿前将军刘左车!

第九百五十七章 铁血火光烙

治理长安城已经这么多年的任宽,亲眼见证了大汉王朝最繁荣盛世的到来。在今夜的暴乱来临之际,他已经做好了牺牲性命以身殉国的准备。然而,却没有想到,他这个最坏的打算,很快就变成了残酷的现实。

任宽死了。他死在朱雀大街的第一个街口。在这里,这位长安令大人曾经率领着长安民众打扫过春雪和秋叶,也曾经一起庆贺大汉军队扫荡四夷的威武胜利。许许多多的人都非常敬仰这位爱民如子的好官。这些年里,他就像是一个邻家的长者,慈爱的守护着他的治下子民。

可是,在这个血光沾染了月色的夜晚,这位老大人拄着那把刀,瘦骨嶙峋的站在那里,亲眼看着铁甲骑兵的马蹄践踏过他的身体,却没有丝毫的闪避。

“长安……陛下……!”

伴随着鲜血喷涌,从口中说出来的最后几个字,在如同雷鸣的马蹄声中,没有人能够听见。但,他身下的青石板街道,却已经牢牢的记住。他和其他许多忠勇之士所流淌的血迹,在这场暴乱平息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清晰可见。它们深深地渗透进了这座城市的肌体,互相交融,化作一种忠贞不屈的精神,成为这座伟大帝都的象征。

杀死他们的人,并不是颍川侯所组织的宗室势力,而是来自长安城外细柳营的大汉铁甲骑兵!

还本来是一件何其荒谬的事!奉皇帝命令而来的这支震慑京畿的精锐军队,会把锋利的长刀对准这座城市的治安维护者?如果不是那一夜有许多人亲眼目睹,根本就不会相信如此残酷的事实,就发生在朱雀大街上。

然而很不幸,这就是最真的现实。接受天子虎符调令指挥的骑兵,一旦放下面甲,长刀出鞘,他们就是冷血无情的杀人工具。在他们眼中,没有什么身份的差别。他们只接受持有虎符的皇帝特使指挥。

而现在指挥他们的人,是宗室子刘左车!

没有人知道这位大汉的殿前将军是什么时候开始听从颍川侯意志的。更没有人会知道,从他接受皇帝虎符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正式踏上了一条最狂妄的道路。这条路,不能回头,不能后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疯狂的赌徒一旦压上了全部,就会变得嗜血而残暴。带领着两万细柳营驻军直逼长安的刘左车,让为首的骑兵将军守在城外,并分派各部封锁了长安通往外界的全部通道。而他自己则带领五千骑兵,直接进入了长安城内。刘左车大声对所有将士说的是,城内欲有人作乱,皇帝陛下需要借助他们的力量,来维护长安的稳定。

军人的职责是绝对服从!这条自从汉武皇帝以来在军中制定的铁律,铸造出了举世无敌的大汉军魂。威震四海,雄阔八方!但与此同时,恐怕就连当年着力培养这种精神的人也没有想到,这会是一把双刃剑。也许,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反而会深受其害。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长安城的五千骑兵,随着刘左车长刀指向的方向,毫不容情地展开了“平叛”。

很不幸,朱雀街口的坚守者就成了他们杀戮的对象。听到满城高呼“九门兵马叛乱”的声音,展开冲锋的骑兵部队没有丝毫的怀疑。他们在那位殿前将军的带领下,以不可阻挡的气势踏过长街,把所有的叛乱者都砍倒在马蹄下。

这是一场不对称的对抗。不到一刻钟的功夫,宽阔的街口便血流成河,所有的九门兵马和长安府衙的人,除了少数幸免者之外,大部分都或死或伤,扑倒在血泊中。

目眦欲裂、悲愤将绝的石侠,亲眼看到了长安令任宽的死亡。更目睹了他的许多昔日部下死于非命。就算是他自己,也身被重创,无力再战。最后多亏几个忠勇的部下拼了死命的保护他杀出来,直奔未央宫的方向退去。

石侠伏在马上,用手紧紧地攥住染血的长刀。他的眼睛因为愤怒而变得通红,之所以刚才没有拼命战死,他并不是贪生。而是想要把自己看到的一幕,去亲自禀报给皇帝陛下知道。

谁能想到,两千多军中兄弟,会在今夜遭受如此劫难。他们没有死在匪类的手中,却被当成叛乱者格杀!如此惨烈,冤深似海,他之所以留得这口气在,是要让皇帝和世人都知道,今夜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而在颍川侯和宗室势力眼中,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已经不重要了。既然细柳营军都为他们所用,那么这场胜利已经可以预期。所有人再看向刘泽之的眼光,都变得有些不同。

“大宗正真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啊!没想到,早已经埋下这等伏笔。有刘左车将军的帮助,大事可成矣!”

许许多多本来还有些担忧的心情,这下子彻底放松下来。在京畿内外,细柳营驻军就是最厉害的存在。这些曾经在匈奴战场上叱咤风云的骑兵精锐,一旦掌握在手中,不要说是长安城内的这些军事力量,就是附近郡县的其他驻军,也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

“皇帝陛下既然不怎么在意宗室的利益,咱们当然要自己想好退路!左车贤侄身为宗室子孙,他亦当然要听从召唤。哼!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如此人心向背,若当今天子还执迷不悟的话,那就怨不得所有宗室中人的背叛了……大家不用想太多。这片江山社稷是高祖皇帝留给我们所有后世子孙的,却非他一人一支所有!”
首节 上一节 1013/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