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贞观唐钱

贞观唐钱 第648节


长安城门,吐蕃求亲使团停留在城门前,李承乾受李二之命前来迎接,只不过李承乾似乎不想让禄东赞如此轻易的进入长安,李恪手持一把铁扇蹲在城墙上,在等待着时机刺杀禄东赞,询问钱欢的下落。

禄东赞看着城门前的唐太子,在看城墙之上的李恪,脸色微变,随后走出马车,对李承乾躬身施礼:“有劳太子殿下,禄东赞得太子殿下亲身接见,实属三生之幸。”

“呵。”李承乾忍不住冷笑,目光斜视禄东赞:“吐蕃的大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接见你也没有低了孤的身份。父皇近些日子国事繁忙,你先找个院落住下吧,等着被传唤。”

无礼,狂傲,目中无人这些字眼出现在禄东赞的心理,这唐太子把他当做土王蛮夷求看待,这让禄东赞有些怒意,但如今身在大唐国土,禄东赞只能忍气吞声。点头称是。这时,马车中再次传来一个声音:“唐太子殿下,不知可是才能得到天可汗的传唤,如果三五载不传,岂不是要在长安住上年三五载?”

李承乾皱眉,禄东赞则面无表情,玄四的话就是他的意思,我们吐蕃使团是来求亲的,不是来做质子的。李承乾刚要开口,蹲在城墙上的李恪收拢铁扇,面色阴沉的抢先开口:“玄四,你算什么东西,敢与太子殿下这般对话,就是你们那吐蕃王松赞干布再次也要放恭敬一些。”

玄四在马车后走出,抬起头嬉笑的看着李恪:“吴王殿下,这是你大唐的国土,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一阵风声想起,李恪在城墙上跳落,唰的一声脆响,铁扇打开指着玄四:“既然是你说的,那本王便不客气了。”话落刚落,李恪已经冲向玄四。

李承乾没有阻拦,禄东赞同样洋溢的微笑没有开口,事情本就是吴王恪挑衅在先,就是天可汗怪罪下来,禄东赞有自信为玄四开脱罪名。

手持铁扇的李恪挥起铁扇划向玄四的脖径,玄四不闪不躲,依旧是那副嬉笑的表情,当手中铁扇距离选择脖径不足三指之距时,铁扇被击开,战三手持窄刀看着李恪,面露不善。

李恪收起铁扇,戏虐的看着战三:“下巴好了?能吃饭了?”战三面无表情:“斩叶九道足以。”

“哈哈哈,战三,老子倒要看看你如何斩我。”叶九道的蛟枪随着声音出现刺向战三,战三抬刀,刀身抵在枪头之上,两人开始较力。

李承乾面**沉,没想到这战三竟然能挡下叶九道的袭击。禄东赞同样脸色难看,没想到这叶九道还活着。两人同时开口:“退下。”

叶九道歪着脖子收回长枪,战三长刀插回刀鞘。禄东赞对李承乾拱拱手:“管教不严,还请太子殿下赎罪。”对此李承乾冷冷一笑:“叶九道不是孤的人,孤没有必要道歉,禄东赞,我告诉你,钱欢是我李承乾的结拜弟弟。”

话音落,李承乾转身离开,李恪与叶九道随后跟上,城门外的禄东赞脸色有些难看,这唐太子开始生生称孤,提起钱欢又称我,说与钱欢结拜的是李承乾,而不是太子,禄东赞渐渐明白,这一次大唐之行没有那么简单。

禄东赞进入长安城之后,先是来到了西市,嘈杂烦乱,但西域商人不多,禄东赞不由冷笑,看来大唐也不过如此,西域商人都不来此做生意了。当禄东赞来到东市时,看着东市马车进进出出,不由皱眉,都说大唐西市最为热闹,如今怎么反过来了。

当他带人走进东市,看到倾国倾城四个大字时,禄东赞一愣,随后看着不停进进出出的女人个个面容姣好,身穿华贵,不由好奇,迈腿准备进入倾国倾城。可刚走到门口就被两名侍女拦下:“倾国倾城禁止男人入内。”

被侍女拒绝,禄东赞有些怒意,吐蕃哪人敢阻拦他,就算在你大唐长安,我堂堂吐蕃大相能听你侍女的话?禄东赞推开身旁的侍女便走进倾国倾城。这时候一身黑色制服裴念和一身白色制服的季静在二楼走下,裴念冷眼看着禄东赞:“男人禁止入内,听不懂人话?”

看着两位美娇娘一黑一白出现在眼前,禄东赞不由露出贪婪之色:“人话能听懂,但女人话需要贴近了才明白。哈哈哈。”

裴念面色渐寒:“那倒要看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了。来人,去唤叶九道,黄野过来,今日我倒要你知道,在钱家产业撒野是什么结果。”

钱家产业?禄东赞一愣,随后皱眉:“你是钱欢的女人?你可知我是谁?”裴念知道眼前这人就是杀害夫君的禄东赞,季静也知道,心中的怒火都在强忍,随时都可能爆发。这时候钱策在门外走进,冷眼看着禄东赞:“禄东赞,你是什么东西与我钱家有关?今日你就把命留下吧。”

钱策不急不躁的走上前,对裴念季静躬身施礼,随后拿出两只火药慢慢走向禄东赞。禄东赞不认识眼前这个少年是谁,但他手中东西禄东赞清清楚楚的知道,钱策点燃一支火药丢向禄东赞,禄东赞寻思身退,钱策见此哈哈大笑:“一只竹筒便能让你吓成这般,你为废物,极为恰当。”

被一个小孩子耍了,禄东赞脸色阴沉如水,但见钱策手中还有一只,沉吟了许久转身离开,可钱策不想这般轻易的让他离开:“禄东赞,你闯我钱家的产业便想轻易离开?留下一只腿吧。”

钱策极其狂傲,在他的身上隐约能看到钱欢的影子,钱策拿着火药一步一步走向禄东赞,禄东赞一步一步后退,渊鸿突然出现,夺过钱策手中的火药,冷眼看着禄东赞和其伸手的战三,随后对钱策摇了摇头,一句没说,站在倾国倾城的门前。

战三小心拉扯禄东赞的衣袖:“此人不可力敌,十个回合内我必败。”禄东赞脸色更加难看,对渊鸿拱手,转身离开,看着禄东赞离开,钱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随后高喊:“长安之内,如有敢收留吐蕃使团的人,都是在与我钱家为敌,大理寺同样如此。”

钱家的话传遍了整个长安,随后卢国公府,鄂国公府,琅琊郡公府,河间王府同样传出消息,若敢收留吐蕃使团,就是与他们为敌,李二收到消息时很头疼,程咬金,牛进达,尉迟恭,李孝恭,这一个个都是蛮横不讲理的人,对此李二也只能挣一支眼闭一只眼。

“来人,准备科考,科考结束后接待各国求亲使团。”

其实李二也没有把这群人放在心上,求亲还比不上大唐娇子的未来,夜幕降临时,禄东赞知道了收留他们的人,王圭和长孙顺德。

正文 第四百一十四章 慧武学子,不参科考

鉴于王圭和长孙顺德作死的收留吐蕃使团,武士彟远避了此事,虽然同为国公,但影响力差的太多了。

慧武学院与国子监同时迎来了毕业考试,而且此次科考是面向整个大唐开放,不论你就学哪里,只要你通过了初考,便能参加赶考。

国子监的学子们很积极,收到赶考的消息时便不眠不夜的背书复习,至于挥舞学院里的学生则把这次赶考看的很轻,有很多学生已经放弃了考试,因为孔院长和总教不在,考试有了优异成绩给谁看?陛下赏赐的官员还不如在学院做研究来的实际一些。

至于李治,李恽,李崇真等人对科考提不起一点兴趣,得到状元又能如何,难道还比我这亲王有用?学生的这般想法让慧武学院内的院长和教习犯愁,当许敬宗把参加科考的名单递给李二时,李二当场暴怒。

“五百人的学院,参加科考的仅一百一十人,剩下的人呢?都放弃科考?回家务农?他们如何对待省吃俭用送他们来求学的父母。”

李二很生气,指着许敬宗的鼻子口水横喷,对此许敬宗无奈又委屈,科考本就不是强迫学子参加的,但看李二的意思是慧武学院不的学生必须参加科考了。许敬宗躬身:“陛下,臣会去劝解学子参加可科考,也是蜀王殿下。。。。”许敬宗没有往下说。

提起皇子,李二冷哼:“别以为朕不知道挥舞学院那几个刺头,告诉他们,如果不参加就发配边疆参军三年。我看到底有几个这般有骨气的。”

许敬宗带着消息回学院,李二沉思,慧武学院内的确有几个人才,狄仁杰,王玄策,张柬之,朱敬明,张启鑫。这五人是李二想要的人才。至于李治李恽他们两个,不丢人就不错了,三年学院生活,回宫不过三次。

李二已经把吐蕃的使团忘记了,至于百济,新罗,高句丽来的使团均有李承乾,李恪,李泰三人迎接,理由也很充沛,父皇很忙。

当许敬宗在学院宣布全部学子必须参加科考的时候,马上就引起了学子们的集体反抗,许敬宗站在大教室低着头无奈解释:“你们都是慧武学院的学生,本教习也是为你们好,陛下下令,未参加科考的学子要去边关训练三年,本教习怕你们受苦。”

尉迟宝琪当场站起身:“院长,副教。学生愿去边关参军,不愿参加科考。请院长,副教答应。”对于尉迟宝琪的请求,盖文达答应了,因为宝琪的确不适合科考,但是在兵法上的捏造极高。盖文达走向尉迟宝琪,抬起后拍了拍宝琪的头:“老夫答应你,你的结业考试老夫会去求卫国公前来出题。”

尉迟宝林激动不已,能让卫国公亲自考验,这是一种荣幸。

当然拒绝参加科考的不止尉迟宝林一人,杜小二杜荷出声,拒绝参加科考,同样愿去边关参军,只不过想去水军,而且点名请求钱家水师总兵刘仁愿亲自考验。

一时间许多学生拒绝参加科考,张启鑫站起身:“院长,副教,学生在学院苦学三年,不是为了科考那一官半职,而是想为慧武学院争光,科考有狄仁杰,张柬之,房遗爱等人,他们足以在科考之上为学院争光,学生想去北庭都护府。学生要让慧武学院,慧武侯的名声传遍整个大唐。”

张启鑫话语有些激动,激动的忍不住双手有些颤抖,在张启鑫的鼓舞下,更多学子起身。

“院长,我想去安东,苦学三年本领报答大唐,愿在安东为慧武学院,为慧武侯争光。”

“副教,学生想去岳州,听说岳州以成大唐魔都,学生想去岳州生活三年,随后回归学院苦做研究,请副教允许。”

“学长,学生要去岭南,三年学习,学生苦学务农本领,想去岭南改变百姓生活。”
首节 上一节 648/12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逆水行周

下一篇: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