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977节

哥伦布现美洲,手头上可没有精确的时钟能用,这位航海家基于“地球是圆的”这一原理,靠的是等维度航行,所以能够精确测出纬度的宇文温,可以派人去开辟新航线了。

“现”美洲不现实,因为这需要强烈的利益驱动,才能维持住跨洋航线,地理大现引大航海的后果,不是如今的宇文温所能承受的。

拂林(东罗马帝国)波斯还有天竺各邦,这些国家的海商,数百年来已经建立了从西亚前往东亚广州的成熟航线,有着强大的海贸集团和大量经验丰富的水手。

一旦得知遥远的东方大洋彼岸有黄金大6,这些国家的海贸集团船队,可以突破惊涛骇浪,不畏艰险去淘金,而中原的海贸集团船队呢?在哪里?

更别说中原历代朝廷对航海根本就不感兴趣:我堂堂天朝上国,物产丰富,沃野万里,要那化外蛮夷之地作甚?

没有强烈的利益需求,现新大6,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自费烧钱研究经纬度测量仪器的宇文温,没那么大度。

最现实的选择,就是把一条唐代中期才成熟的航线,提前“明”出来,那就是中原直航倭国的航线。

长江入海口(这个时代是在广陵京口下游不远处),与倭国筑紫岛(后世九州岛)处于相同纬度,所以根据等纬度航行的原理,在长江入海口向着正东方向直航,可以横渡黑水洋抵达筑紫岛西南端。

以唐代的航海技术,从中原明州(后世宁波)出航,顺风时可以做到六七日就能抵达倭国,省时又省力,所以宇文温对这条即将提前百余年出现的新航线寄予厚望。

从黄州巴口出的新式大船,顺流而下抵达广陵只需要数日时间,如果顺利的话直航倭国只需要六七日,全程加起来不到二十日。

宇文温比较乐观的估计过,船只从倭国返航,入长江逆流而上抵达中游黄州巴口,大概要一个半月时间。这一来一回合计耗时大约两个月出头。

大规模商队走6路往返西阳与邺城,大约耗时两个月,两条商路走一个来回所需时间差不多,可利润却是天差地别,有了暴利的驱动,维持航线的那股**会很强的。

海贸暴利,前提是船队不要遭遇海难,不然能让人赔得血本无归,但这对商贾来说,不是问题。

宇文温本不需要这么拼命,但事已至此不得不铤而走险,为了有牢固的小团体,他这个“致富带头人”必须想办法找到更多赚钱的途径。

新的“钱途”,掌握在他手上,无数靠着这些“钱途”养家糊口的商贾,还有其背后的东家也就是地头蛇们,就会如同吸毒上瘾的瘾君子,还能离得开他么?

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要难!



第三十一章 通信

庭院之中,伴随着噼啪声,淡淡清香向四周扩散,宇文理正领着堂弟堂妹烧竹筒饭,一根根装有米和水的竹筒,正架在一个火炉上承受烟熏火燎。.『.

槽状的特制竹筒饭烧烤炉,,可以烧柴禾也可以烧木炭,一次可以同时架起十根竹筒。

宇文维翰戴着手套,和宇文理般转动着灼热的竹筒,其年幼的弟弟妹妹围在一边,目不转睛的

在军中推广不畅的竹筒饭,颇受小家伙们的欢迎,竹筒饭里除了糯米还有火腿腊肠等食物,烧好之后有糯米肉片还有竹子的混合香味,那真是让人垂涎欲滴。

宇文温把制作竹筒饭的过程,当做考验孩子动手能力的趣味活动,今天就是“活动日”。

小家伙们自己洗糯米,然后仆人备好已经切碎的火腿腊肠,想怎么配都随便,然后自己把食材放进已经开好口的竹筒,然后放在火上烤。

烤的时候人人都可以试一下,就当做适当的玩火,但毕竟竹筒很烫,所以主要就是由宇文理带着宇文维翰转动竹筒,自行把握火候。

原本为青色的竹筒外表变得焦黄,宇文理先问牧娘,她自己那一根竹筒饭好了没有,见着小丫头在纠结,宇文理便做了主:

“已经烧好了,牧娘拿去放着,等凉下来就可以吃了。”

仆人将那根竹筒拿起来走向一旁凉亭,牧娘欢呼着紧随其后,其他弟弟妹妹见状紧张得个个踮起脚,眼巴巴于自己的竹筒。

一根根烧好的竹筒饭分下去,好容易打完小家伙,宇文理没有吃自己那份而是转入旁边的房间。

宇文温坐在案前中一卷书,侧室萧九娘在其身旁说着话,而她的弟弟萧瑀亦在座,见着宇文理进来,萧九娘和萧瑀便要起身告退。

“莫要拘礼,阿理又不是来窃窃私语的,坐,大家都坐。”

萧瑀和宇文理是州学同窗,也是私交不错的好友,加上姊姊是西阳王的侧室,所以萧瑀也时常到王府找宇文理谈天论地。

“阿理来得正好,新安刚从江陵带回来一套书《昭明文选》准备出版,新安要帮忙校对其中这一卷,阿理不如也帮个手?”

“啊?侄儿就怕才疏学浅...”

“无妨,不懂就向,这也是个学习的机会,整日里摇头晃脑背书,还不如自己多磨练磨练记得深刻。”

见着宇文温和萧瑀还有宇文理议论着着相关事宜,萧九娘放下心来,她一心想要帮助娘家人,但又怕引起夫君的不快,如今自己想太多了。

《昭明文选》中的“昭明”二字源于昭明太子,这是梁武帝长子萧统的谥号,而萧统便是萧九娘和萧瑀的曾祖父。

昔日的南朝梁国,在侯景之乱后国土分崩离析,只剩下江陵及其周边数州的弹丸江山,如今的梁帝萧琮已不敢奢望什么,而是想竭尽所能把祖宗留下的书籍传世。

黄州的出版业十分兴盛,又有刘焯这样的经学名家校书,所以萧琮想让与曾祖父组织编纂的《昭明文选》在黄州以线装书的形势出版,他的便宜妹夫求学社大东家宇文温,便是再合适不过的“受委托人”。

别的不说,宇文温九娘的份上,多少都会用心不是?

“你们两个不要紧张,有章社长在后面把关,放心大胆去做,再说还有新安的舅舅一起校书,有何担心之处?”

事情说完,待得萧九娘和萧瑀告退,宇文温将案上一封信交给宇文理:“从邺城来的信使刚走,这是你父亲的信。”

“父亲已经抵达邺城了?”

“是的,你祖父也到了。”

“叔娘也到了么?”
首节 上一节 977/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