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968节

“大家议论了这么久,想必口干舌燥,先喝些茶润润喉咙。”

李方拍拍手, uukansh.com侍女们鱼贯而入,端着小罐和水壶,在每个人案前跪下开始备茶,刚打开瓷罐,便有人惊叹道:“好香啊,这茶加了香料?”

“非也非也,此茶并未添加任何东西,并且备茶之法不是用煮,诸位稍安勿躁。”

只见侍女用银勺从瓷罐里舀出些许茶叶,这可不是常见的团茶,而是松散的茶叶,

茶叶放入茶壶之中,侍女拿起水壶,将其中滚烫的开水缓缓倒入壶中,盖上盖子,片刻之后阵阵清香飘了出来,那香味比先前愈发浓郁,闻起来让人只觉心旷神怡。

待得温度合适,轻轻抿上一口,香而不涩,那感觉愈发让人沉醉其中。

“好茶,好茶!李东家是在何处找到的好茶?”

众人称赞不已,这表情早在李方和王越的意料之中,所以下一环节可以开始了。

“诸位,不如猜猜,这茶若以两计,售价几许?”

第二十三章 挑衅

阳光明媚的上午,西阳王府内暗流涌动,西阳王宇文温此时正与王府长史李纲座谈,一个策划已久的阴谋即将实施。..

侍女端来茶具和水壶,分别为宇文温和李纲沏茶,这个“沏”,可是新鲜手法。

这个时代的茶文化还在展阶段,简而言之是生煮羹饮,所以茶也有别称叫做“茗粥”,而制茶工艺还很初级。

将采来的鲜叶晒干或烘干,然后压制成茶饼收藏起来,也就是晒青茶饼,是这个时代最流行的制茶工艺。

而茶的做法不是“泡”而是“煎”或者“煮”出来的,煎煮茶的同时还要放入各种诸如生姜等配料,喝起来的风味那叫一个酸爽。

不放配料不行,那种毫无处理的树叶味,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适应的。

而宇文温府里饮茶的方式,和后世别无二致,就是正经的“沏茶”,不会放什么配料,而茶叶的制备也和此时流行的工艺不同,可以称之为“高科技”。

“先生是北方人,又常年居住于关中,想来对水厄不太适应,不过习惯之后,就知道饮茶的美妙之处了。”

居心叵测的宇文温,开始挑起话题,李纲确实对饮茶不是习惯,这个时代北方人还是习惯喝酪浆,饮茶被称为“水厄”。

不过侍女的备茶手法让他有些疑惑,因为李纲来到黄州后也喝过茶,记得都是煎或者煮,如今面前的茶却是“泡”出来的。

不煮开就喝,会不会肚痛?

带着这种疑虑,李纲拿起茶杯试着抿了一口,没有预料之中的青叶味,苦涩的味道更是淡了许多,片刻后直觉口中泛起香味。

“大王,这茶确实不错,与下官平日所饮大为不同。”

“当然不同,茶叶不同,备茶的方法也不同,自然风味也不同了。”

“大王在山南七八年,想来已经习惯喝茶了?”

“那是,寡人前些年去邺城,成日里喝酪浆顿顿吃肉还真有些不适应,多亏了带去的茶解腻,才没有闹出水土不服的笑话来。”

说到这里,宇文温又拿起茶杯:“请。”

几轮下来,香茗让李纲赞不绝口,这可不是恭维宇文温,他在山南估计至少要待上一两年,所以再不习惯也得习惯喝茶,而这些“沏”出来的茶确实不错。

毕竟汉沔以及长江一带的风俗便是如此,李纲觉得若平日里喝的茶都有这种水准,想来也不会被人称为“水厄”。

“寻常百姓,喝的是街边茶肆三文钱五碗的煮茶,一个大瓮内放入各种茶叶煮上许久随便喝,那不叫品茗而是解渴,寡人的茶,用的是特殊工艺所制,和普通茶叶大不一样。”

说到这里,宇文温面对自得之色:“一两茶叶,值十贯钱。”

挑衅,第一回合开始。

李纲闻言一愣,一两茶叶价值十贯钱,这排场颇为奢侈,他第一反应是要劝谏西阳王莫要如此铺张,不过转念一想,这位极能赚钱,花自己的钱摆场面也无可厚非。

“大王,此茶如此精贵,下官可不敢多喝了。”

挑衅失败,宇文温没有泄气,因为还有第二回合。

“那可不行,此茶得来不易,难得喝上一壶,先生可知这茶是如何得来的?”

“下官不知,还请大王明示。”

“嗯,此茶采摘之时有讲究,采茶之人须为处子,于谷雨前五日,凌晨时分冒着春寒入茶园,此时露水尚未干涸,正是采茶的最好时机...”

“采茶女胸前挂一茶袋,采茶时不能用手,而是用嘴将嫩叶一枚枚叼入茶袋,然后茶袋要藏于胸脯之间以体温暖之...”

“还得小跑回茶房,让体温和汗水慢慢渗入茶中,只有这处子气息,才能让泡来的茶有独一无二的香味。”

如何,有没有一种怒冲冠想要劝谏的冲动?寡人这可是劳民伤财哎!

宇文温满怀期待,就等着李纲飙,然后他就可以反杀,报之前接二连三吃瘪之仇。

“呃,大王,若这般采茶,恐怕愿意喝的人不会多吧?”

“啊,世间无奇不有,有人就喜欢这种噱头也未尝可知,不然如何卖高价?”

第二次挑衅失败,不过不要紧,还有第三回合。
首节 上一节 968/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