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932节

周军入长安时郑译没被枭示众,那是要做个榜样,一如当年汉高祖刘邦和雍齿故事,想让那些墙头草放心,可他觉得宇文温没必要惹得一身骚。

宗室那数十条人命,和郑译有间接关系,小皇帝时不时会想起狼狈为奸的“沛黄”,宇文温和这位搅在一起,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会被人诟病忘了宗族之仇,会被小皇帝误解,甚至会被世人认为宇文温和郑译臭味相投,付出这种代价能换回来什么?

为了招揽人才,要千金买马骨,杨济能够理解,但宇文温“买”郑译这种迎风臭十里的“马骨”,实在是...

琵琶声起,宇文温横抱琵琶弹唱,他开始向郑译讨教起西域琵琶的技法,郑译虽然人品官品有问题,但音乐上的造诣可是没得说。

这个时代的琵琶,弹奏时用拔子来拨动琴弦,而宇文温讨教的技法,是直接用手指来拨弦,当然这也是唐之后琵琶的主流弹奏技法。

琵琶,为琵琶的合称,琵琶原是弹奏手法批把的称呼,琵(批)是右手向前弹,琶(把)是右手向后挑,合起来便是琵琶(批把)。

此时的琵琶不是特指某一种形制的乐器,凡是弹奏手法涉及到“琵”和“琶”的乐器,都可以叫做琵琶。

宇文温拿在手上的琵琶,是西域胡琵琶,因为是经由龟兹传入中原,又称龟兹琵琶,与中原的直项琵琶不同的是,胡琵琶是曲项,弦数也不一样,弹奏出来的音色略有不同。

琵琶的指法也分左右手指法,累计有数十种之多,在酒席上自然是不可能学会,宇文温只是先热热身,毕竟他在安6无所事事,正好向“专家”讨教。

也是个由头,免得无故宴请郑译让人诟病,毕竟这年头弹琵琶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琵琶也是军中常用乐器,“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正是这个时代军旅生活的写照。

宇文温不怕非议特地请客,郑译自然是感激不尽,来到安6暂居后,他还以为宇文温至此音信全无,未曾想对方还没忘记他。

郑译之所以跟着宇文温来山南,就是要淡出人们的视线,尤其不想引起周国朝廷上层的注意,一旦让人记起来浮想联翩,那么他不死也得脱层皮。

只是在安6的生活如同软禁,监视他的吏员那脸色好哪里去,今日宇文温请客,就是摆出一个姿态,让吏员们知道郑译还是有人“挂念”的。

有了这一层关系,吏员们不会也不敢欺压郑译,所以心知肚明的郑译也投桃报李,认真教授胡琵琶的弹奏技法,毕竟自家性命,如今就靠着宇文温了。

当年周武帝宇文温迎娶突厥可汗之女阿史那氏,陪嫁之中有一队龟兹乐者,其中名为苏祗婆的人是音乐家,擅长弹奏胡琵琶,郑译向其讨教,收获颇多。

所以宇文温要学,他求之不得,弹唱间吃吃喝喝,眨眼一个多时辰消逝,酒饱饭足尽兴而去,郑译在吏员的陪同下返回居住地,而宇文温则与杨济打道回府。

在马车上,杨济问为何如此,按照往日的套路,宇文温开始讲故事。

甲东家,世家旁支出身一表人才,对待掌柜伙计如同兄弟般,平日里称兄道弟打成一片,一起吃饭喝酒作乐,手下有个头痛脑热,关切的嘘寒问暖,如同自家人般温暖。

唯独升职加薪的话题从来不谈,掌柜和伙计也不好意思提起来:大家关系那么好,谈钱伤感情嘛!

乙东家,出身不好不知礼数,喜欢边抠脚边和人谈话,动辄化身“咆哮天王”,可以当众骂得掌柜伙计下不来台。

什么一起吃饭喝酒那是想都别想,你生病了要请假?工作完成了没有?没有就不批假!

好像是个黑心东家,但是赏罚分明,只要你做得好,该升职加薪绝不含糊,年终奖金拿一年工钱,业绩排名前列的还有机会抽奖,奖品从宅院到美女都有。

你作为伙计,愿意在哪个东家手下做事?

杨济沉默不语,他觉得宇文温在下套,这年头有“喜欢边抠脚边和人谈话”的东家?

“别人怎么想不知道,反正本公愿意在乙东家手下做事,无他,有奔头。”

宇文温的是如此,那个时代的他,需要钱,需要买房子车子需要在大城市站稳脚跟,这样才有底气去追求心中的女神。

人都有欲求,求名求利都很正常,老板本身的品行是其次,主要是给自己的员工带来什么。

功名利禄,大家跟着老板拼事业,不就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你跟我称兄道弟却不升职加薪,我总不能一辈子住出租屋和五姑娘过日子吧?

礼金呢?房子呢?接亲的豪华车队呢?豪华酒店的婚宴呢?未来岳母的脸色真的很难老板!

当然这只是心中所想,说出口的却是另一套说辞,他问杨济:“若是别人来投奔本公,不是为了功名利禄,难道是因为本公琵琶弹得好听?”

“只要能达到升官财目的,本公名声差一点点对他们来说有关系么?”

你的琵琶弹唱如同猴子拨竹丝咿呀乱叫,哪里好听了!

杨济腹诽不已,但道理却是听明白了,但他还是有不同意见:“陈平盗嫂受金,不影响汉高祖用之,可陈平的名声没如今的郑译那么臭。”

“郑译名声臭,本公未必保得了,但他有一技之长,所以本公愿意力所能及庇护他一段时间,这说明什么?”

“说明国公忘了宗族之仇,忘了陛下心中之痛。”

“换来的是一个机会,品行有瑕疵之人,也许愿意来投奔本公,这就够了。”

宇文温难得说心里话,杨济是可靠之人,换做别人他才不会说,毕竟说完是要灭口的。

“中原想要出人头地的人才,选投靠尉迟氏,次之是家父,而本公,呵呵,关陇门阀山东高门豪强,还有江南士族,有谁本公么?”

“寒门子弟,是本公目前唯一的希望,可他们不敢冒险,因为不知道本公的行事风格如何,是眼里容不得沙,还是和光同尘?”

“宇文氏和尉迟氏的矛盾会越来越大,最后会是什么结果也不知道,世家大族也许会静观其变,而次等士族也不敢轻易下注,敢冒险的,哪个不是奔着功名利禄来的?”

“投奔尉迟氏,风险低胜算高但获利少,投奔宇文氏风险高胜算低却获利丰厚,他们不敢高攀杞国公,所以世子是选,本公其次。”

“你,一心想着已故的未婚妻,所以不近女色,又视金钱如粪土,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

“女人,钱帛,官位,爵位,他们要冒险,不就是奔着这几样来的?”

“兄长作为世子,要保持谦谦君子的风范,要行得正坐得直,正所谓皎皎者易污,那些品行有些许瑕疵的人,你觉得他会么?”
首节 上一节 932/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