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902节

“无妨,黄州到处在垦荒,有的是地方安置,不过规矩不能乱,媳妇的娘家人来路要清白,偷鸡摸狗之辈...到时可不是闹着玩的。”

众人点头称是,邾国公府里的规矩严,尤其对仆人的操守十分看重,连带着家属也管得比较严,不过大家依旧希望能带着家人“投靠”。

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其一,有自己家人做“抵押”,邾国公才会放心用人,而邾国公府的福利也很好,即便自己“出任务”生不测,家人也能有照应。

此次刺杀行动伤亡惨重,但邾国公不管麻烦与否,要把死者遗骸运回黄州安葬,这些人的家属依旧能在邾国公府这棵大树下“乘凉”,没了后顾之忧,大家更加愿意拼命。

交代完毕,宇文温让众人退下,只有张定留了下来,他还有别的事情要禀报。

“杀了么?”

听得宇文温问,张定回答“杀了”。

“云定兴此人全无心肝,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留着迟早是个祸害。”

宇文温让张定收买云定兴,派人混入隋国东宫伺机行刺,虽然事后灭口有过河拆桥的嫌疑,但他并不觉得有心理负担。

因为这位在原先的历史里就是个小人,为了自己的富贵,可以害死女儿和外孙,所以此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早杀早安心。

“国公,新一批潜伏之人已经抵达长安,按照国公先前的安排,已经按部就班。”

狡兔三窟,宇文温可不敢松懈,他在长安的耳目暴露了,那就得换上一批新的,而这些人分成几队,相互间不知道对方的存在。

看了看左右,张定压低声音:“国公,宇文化及那边防备甚严...”

“本公可没打算现在对付他,是不是你派人去试探了?”

“未得国公命令,在下不敢造次。”张定想了想,补充道:“想来是官军入城那晚我等行刺杨坚之事,让宇文化及开始提防。”

“倒是机灵,那就让他疑神疑鬼,折腾上数年,说不定都少活几年!”

第一百四十八章 心意

黄州西阳,五味斋,宇文十五正在会客,陪同会客的还有大掌柜王越,他们招待的客人,是“归国华侨”司马奈一行。天籁『小说ww『w.『⒉3txt.com

历时将近一年,司马奈在中原走访名山古刹,搜集了大量的佛学经卷,还请来了三尊佛像,以及数名得道高僧,其间顺便回故乡走了一趟。

司马奈之父司马达等是南朝梁国人,将近六十年前东渡倭国随后定居,从那以后再未回到中原故土,此次司马奈回中原收集佛经,自然是要顺道回家乡看看。

只存在于父亲回忆里的家乡,司马奈亲眼看到了,用瓦罐装满家乡的泥土,带回倭国让父亲闻一闻家的味道。

他出生于倭国,是在渡来人的村落长大,对于中原故土没什么印象,如今走遍江南的山山水水,终于对于故国有了大致的概念。

大,真的好大。

倭国国土比起中原王朝版图,不过尔尔。

“此次多亏国公打点,在下一路畅通无阻,即便是到了江南陈国,沿途也有人照应。”司马奈由衷的说道,奈何邾国公宇文温领兵在外,无法当面致谢。

宇文十五闻言笑道:“少村主客气了,国公当年在倭国博多受了司马村主恩惠,正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少村主有何需求只管说。”

“不知前次国公所说海路...”

“少村主莫要心急,海路凶险,从建康至博多的航线还在摸索之中,眼见着春风骤起,海船即将试航,总得走上几回合方能放心。”

说到这里,宇文十五不忘再次强调:“还得劳烦少村主在博多安排好,免得我方海船抵达被人拒之门外。”

“此是自然,一切就按说好的般,若无密文,便不是邾国公派来的船。”

“国公领兵在外,留有封信让我转交少村主,请少村主回到倭国后交与司马村主。”

宇文十五将个精美的木匣拿出来打开,里面有一封信,司马奈过目之后将木匣合上,郑重的行了一礼:“请国公放心,必会交到家父手中。”

作为宇文温的亲信,宇文十五代替郎主招待即将回国的司马奈,宇文温出行之前,已经将相关事宜详细交代,除了宇文十五,王越也分有责任。

司马奈一行从黄州走6路北上,到邺城“登记”后启程回国,走的自然是倭国遣周使走的路,不过有了宇文温的安排,这一路上无需担心什么。

他和倭国来人交往,是在朝廷那里记录在案的,所以司马奈一行沿途可以名正言顺在驿站住宿,直到登船离开中原,都是半官方的正式身份。

但这些福利不包括佛经、佛像,还有那些随同司马奈前往倭国弘扬佛法的僧人。

所以王越的职责,就是安排人手帮助司马奈运送佛经、佛像,连同僧人的食宿一并打点,此事若在数年前会有些棘手,但如今可不一样了。

黄州商队往返于邺城和西阳之间,沿途住宿都已经形成网络,王越安排商队与司马奈同行,帮助运货和运人,不光是到邺城,也包括送到海边上船。

邺城的豪商之中,有黄州商家的合作伙伴,借助对方的关系网,王越可以打包票保证司马奈一路无忧,当然基于防范之心,一切都在官府许可范围内进行。

宇文温可不想落人口实,背上“勾连番邦,贩卖禁品、人口”的污名。

具体安排,王越均向司马奈交了底,见着如此面面俱到的行程,司马奈不由得感慨万千:“邾国公的照顾,在下没齿难忘,回国后必向苏我大臣禀明!”

“少村主,国公说了,他与司马村主的交往堂堂正正,所以贵国使者莫要私下和国公接触,一定要符合朝廷的法度。”

“此是自然,此是自然!”

司马奈当然知道其中利害关系,中原朝廷历来看不上倭国,大臣们更是懒得和倭国使者交往,如果有人如此,很容易被泼污水。

私通番邦,居心何在?!
首节 上一节 902/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