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896节

大象二年那场变乱后,是蜀国公尉迟迥一手撑起周国半边天,在场诸将原本就是站在尉迟迥这边阵营的将领,当年响应号召起兵反杨,终于熬到现在看见了大获全胜的曙光。

待得朝廷收复河山,

复国之功必然大加封赏,封妻荫子触手可及。

王爵是不用想了,但是公爵及其以下是肯定的,国公、郡公、县公能者有份,接下来是县侯、县伯、县子、县男、乡男,大家凭军功进位,功劳大的还能荫庇儿子。

如果军功少爵位低也不要紧,南朝行将就木,待得大军渡江南下,依旧有机会建功立业。

想到这里,众人俱是兴奋不已,军议完毕纷纷散去,厅内只剩下尉迟丞相及尉迟元帅。

屏退左右,确认无人“旁听”之后,尉迟迥一改先前温和的态度,开口问道:“四郎,你到底在想什么?”

尉迟惇迎向父亲,目光没有躲闪:“孩儿想稳妥一些。”

“稳妥?你当为父老糊涂了?嗯?!”

尉迟迥起身,走到儿子面前盯着对方:“在虎牢关前拖延时间,你到底在想什么!”

“孩儿,要为尉迟家考虑。”

“为父还没死,尉迟家轮不到你做主!”

“父亲!父亲...百年之后,让尉迟家的子孙如何自处?”尉迟惇没有被父亲的气势吓倒,“复国之功,功高难赏,尉迟家以后该怎么办?”

“你,想怎么办?”

尉迟迥盯着自己的儿子,如同一头猛虎盯着耍阴谋诡计的狐狸,对方的心思,早已被他看得明明白白。

“你是不是想坐山观虎斗,让宇文亮在关中和隋军苦战,斗得两败俱伤之际再入关中?”

“是!”

儿子的直率出乎尉迟迥意料,他深吸一口气再问:“若是宇文亮撑不住败退,隋国稳住局势那该如何?大好局面,就被你给毁了!”

“毁便毁,宇文家丢掉的江山,与我有何干系?”

啪的一声,尉迟迥抽了儿子一个耳光,面颊被打肿的尉迟惇,倔强的看着父亲:“父亲,莫要自欺欺人了,小皇帝迟早会成年,到时还政还是不还政?”

“尉迟家已经势成骑兽,退一步粉身碎骨,进...”

“住口!”尉迟迥青筋暴跳,一把扯着儿子的衣领,“你要做什么?嗯?让天子禅位么?你想让为父做皇帝,你来做太子?!”

“父亲!父亲顾及舅甥之情,孩儿理解,可是尉迟家的子孙,难道不是父亲的血脉么?尉迟家这么多年来,已经够对得住宇文家了!”

“够了!没有太祖,尉迟家不过是武川镇一破落军户,不要说你,为父连个媳妇都没钱娶!”

“如今不一样了父亲!您儿孙满堂,个个锦衣玉食,是不是要到满门抄斩之际,化作一缕冤魂去找太祖伸冤!”

父子针锋相对,对峙了不知多久,尉迟迥黯然坐下,尉迟惇趁热打铁:“父亲,宇文亮如此冒进,无非是想着招降纳叛,纠集那些墙头草,日后与父亲对抗,不如...”

“不如什么?”尉迟迥再度盯着尉迟惇,“你,手上有十余万大军,还要靠这种手段,只会让人耻笑!”

“耻笑?耻笑又如何,反正宇文亮资质平平,无甚特别之处,即便朝廷及时援助,他能在关中站稳脚跟就不错了!”

看着满不在乎的儿子,尉迟迥一个字一个字的说道:“还说为了尉迟家,你的气量,就只有这么一点?”

“猎物尚未到手,就想着如何分肉,结局就是空欢喜一场!”

“宇文亮孤军深入,突破武关道收复长安,你,领着十余万大军顿足于虎牢关外。”

“宇文亮在关中苦苦支撑,你,领着十余万大军数羊,放着洛州不管。”

“这让别人怎么想?尉迟四郎无能,尉迟四郎只会阴谋诡计,只会拆台、掣肘,无能之辈!”

“为父年事已高,百年之后,(w .uukashu)文武官员是愿意依靠无能的尉迟惇,还是依靠宇文亮?”

“糊涂,你糊涂啊!”

当头棒喝,让尉迟惇无言以对,黯然答道:“孩儿知道错了。”

尉迟迥叹了口气,从怀中拿出一张纸条递给儿子:“你说宇文亮资质平平,不能在关中站稳脚跟?这是细作冒死从渭口入河漂流而下,刚刚送来的消息。”

“广通仓被烧,延州总管独孤楷投降,延州军夺了同州武乡,导致灞桥之战隋军溃败,长安之围已解,宇文亮,站稳脚跟了。”

“怎么,怎么会这样?”

尉迟惇有些不敢相信,看着纸条上的内容,面色发白,他以为宇文亮不过是侥幸夺取长安,待不了几个月就会灰溜溜败退,结果...

“知道是谁烧了广通仓,是谁说降独孤楷?宇文亮是不怎么样,可是他家的二郎...你的侄女婿,不是庸才!”

第144章 无可奈何花落去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将近午时,宇文温下了马,在灞河边驻足远眺,看着不远处的灞桥渐渐入了神,这座新修建没几年的石桥,在原本历史里会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一处著名景点。【】

灞河两岸有柳树,这是修建灞桥时种下的,每当有人从长安出发往东去,亲友们都会送行到灞桥才分别,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
首节 上一节 896/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