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850节

军营里抠脚大汉到处都是,脚臭什么的他已经免疫了,所以没有耽搁多久便命人拿来一个鸡毛掸开始拔毛。

“要杀就杀,来个痛快的!”

“用刑啊,打死我也不说!”

“你们都不得好死!”

叫骂声不绝于耳,什么难听的话都有,宇文温和其他人都是充耳不闻,拔了几根鸡毛后人手一根去挠脚板,让对方爆笑不已。

“哈哈哈哈哈...住...手...哈哈哈哈!”

平日里哀嚎声不绝于耳的州狱如今充满笑声,让人觉得荒谬绝伦,而这些人遭受的刑罚,就是宇文温山寨的“笑刑”。

并不是只有痛感才能让人忍不住招供,不停的挠痒痒也能让人崩溃。

大笑声中,已经有人笑得几乎喘不过气,但也有人根本没有笑,也许是其光脚走路多,脚板厚所以不那么敏感,不过没关系,宇文温还有后手。

用羽毛挠胳肢窝。

不怕挠胳肢窝的人不是没有,但很少,而眼前这些人没有一个是例外,都被挠得不停大笑,一个个扭动着身体想要挣脱束缚。

无情无尽的痒,实在是太难受了!

有人受不了便嚼舌自尽,但只有这一个特例,别人并没有这种勇气,否则被俘时早就自尽了,终于有人承受不住这种“酷刑”,开口求饶:

“哈哈哈...我...哈哈哈...说...我说...哈哈哈!”

第一百一十二章 偷渡

夕阳余晖下的凤冠山,一群人行走在北麓半山腰树林里,他们的目标是翻越凤冠山,奇袭南边的上洛城,为官军收复长安创造有利条件。

上洛城是武关道的一个重要节点,只要击破这个节点,长安的周军就会崩溃,所以尽管南下的山路再崎岖,这些隋兵也都咬着牙坚持到现在。

大都督王辩走在前头,他看了看前方确认没有周军的哨兵后,示意身后队伍跟上,来到一处地势缓和的山坡,隋兵们开始休息。

片刻后,林内又陆续走出士兵,人数越来越多,王辩等人是作为先导,肩负着“踩陷阱”的责任,既然一切如常,那么大部队便紧随其后。

隋兵们席地而坐抓紧时间休息,

爬山很累,身着铠甲、带着武器爬山更累,但他们出发时便已知道此行艰险异常,所以没有人抱怨。

王辩看着四周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景色,心中感慨万千,他是土生土长的拒阳郡拒阳人,对商州尤其拒阳至上洛一带地形十分了解,所以成了理所当然的向导。

他祖籍冯翊蒲城,祖上躲避战乱逃入秦岭在拒阳定居,以经商为生,元魏末年分裂成东西魏,王家捐献粟米给西魏朝廷充当军饷,从此开始踏上仕途。

上洛郡的泉氏是当地豪强,而他们王家则是拒阳郡的大户,泉氏世袭州刺史,而王氏在拒阳也称得上半边天,历任郡守不管来头怎样,都得给几分面子。

王家有部曲,组织乡兵守土保家,后被周国编入府兵,自幼熟读兵书的王辩作为王家少主,入了府兵序列后凭借战功得授帅都督。

隋国代周而立,王辩随大流成了隋国臣子,随军驻防并州,此次随并州总管、晋王杨广进军长安,因为是商州本地人的缘故,被委以重任。

从华山郡进入秦岭,沿着山路一直南下,回到阔别已久的拒阳郡后,遇到前来联系的上洛泉氏族人,接着开始策划奇袭上洛。

拒阳郡位于商州州治上洛北面,相互间通过老君峪往来,但这并不代表路只有一条,群山峻岭之中有许多“峪”,一样可以往来南北。

所谓峪,即为山谷或峡谷,老君峪在春秋战国时便有人往来,是现成的道路,拒阳和上洛之间还有几条峪,只是崎岖难行,大多没有河流。

没有河,意味着杂草丛生,不知多少年积累下来的落叶,变成深不可测的腐烂泥泞,人走上去甚至能没顶,更别说繁衍其间的毒蛇猛兽。

因为家里经商的缘故,王辩从小就往来于商州各地,所以对于地形比许多当地人都熟悉,此次他领着同袍所走小路,是沿着山谷间小河一路南下。

水往低处流,这条河从北向南一直流到上洛附近汇入丹水,这比走一般的谷底要方便,但风险也大,山中天气多变,一场急雨就会引发山洪。

平日里水深只到小腿肚子的河水,可以瞬间暴涨到人的脖子高度,只要遇到这么一次,全部人都会被大水冲走,所幸如今是冬去春来还没有到雨季,

这也是王辩敢于冒险的原因。

顺着河流南下,却不能一直走到头,入丹水口处经过官道有桥梁,那里必然有周兵烽燧,所以快接近上洛地界时,王辩领着大家爬上大山。

从山谷底部爬上半山腰,这可是力气活,没有前人踏出的路径可以使用,许多地方都是陡峭的山坡、石壁,攀爬时只要稍有不慎就会失足摔死。

而事实上也有许多隋兵摔下山去,粉身碎骨,王辩在为同袍惋惜的同时,内心并未动摇,只有走这种没有路的路,才有可能躲过周军的哨兵。

凤冠山是上洛城的北部屏障,周军守城必然提防有人从凤冠山北面过来,但对方也不会想到来的人竟然会走半山腰。

按常理,无论百姓还是军队要翻山越岭,必然走山脊,因为山脊视野开阔容易辨明方向,而且山脊不会有太多碎石,走起来方便些。

更重要的是走山脊遇到泥石流或者洪水的概率很小,所以周军的哨兵监视范围大概会以山脊为主,绝对不会想到隋军会走半山腰穿越树林过来。

所以付出人命代价是值得的!

想到这里,王辩不由得想到史书记载邓艾偷渡阴平的战例,对方的果断可是让他佩服不已。

三国末年,魏国三路伐蜀,季汉大将军姜维领兵据守剑阁,魏军久攻不下准备撤军,征西将军邓艾领着精锐走阴平道抄对方后路。

在他带领下,魏军越过七百余里无人烟的险域,翻过高山深谷,曾多次陷入困境,最后走到马阁山时道路断绝,一时进退不得。

邓艾身先士卒,用毛毡裹身滚下山坡,魏军出其不意地直抵江油,迫降守将马邈,又于绵竹击败季汉卫将军诸葛瞻,随后一鼓作气攻向成都,逼降后主刘禅。
首节 上一节 850/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