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799节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出兵规模越大,消耗的粮草就越多,如果调度不当,粮草随时可能接济不上,会直接导致军心不稳,进而引发全军崩盘。

要想打胜仗,如何调度粮草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有不明真相的群众就问了,粮草运输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当然很重要,粮草运输可不简单,以古代的组织度来组织粮草运输,尤其是大规模长距离运输,其消耗是相当惊人的。

宇文温算了笔账,假设他率兵到荆州穰城作战,粮草从黄州西阳城这边启运全程走陆路,出发时一斛粮食,到了穰城的前线军队,大约只能剩下三斗不到。

一斛(石)十斗,西阳到穰城大约**百里,一斛粮食有七成是运粮的民夫和挽马等牲畜消耗了。

后勤问题,一直是军事行动时首先考虑的,自古那么多兵家都强调“就食于敌”,就是为了减轻后勤压力,能就地解决那就最好。

若是当地已经坚壁清野,找不到粮食怎么办?

只能等后方送,粮草送不上来,什么百战强兵都得跪。

所以粮草的调度是重中之重,不过在长江流域作战有个好处,就是能借助水利之便,用船运粮省时省力。

可万一日后的作战区域无法大规模借助水运呢?

宇文温觉得要未雨绸缪,得抓紧时间多学习、总结经验教训,想办法尽快成长起来,然后就可以出书了。

名字就叫做《宇文邾公兵法》,参考源于初唐的《李卫公兵法》。

李卫公即是卫国公李靖,初唐军神,不过这个时代的这个时候,李靖大约也就十几岁,论年纪刚刚有从军的资格。

其实这只是笑谈,宇文温所想的,是有朝一日能编制出《步兵战斗条令》。

如何练兵,如何行军,如何扎营,如何布阵,如何作战,如何保障后勤等等,全部细化、条令化。

这样子会不会让人有一种纸上谈兵的感觉?

如果是闭门造车,自己想当然编制条令,当然会有这种问题,所以宇文温要多总结军事经验,特别是兵力上万以后的各种作战形态。

带兵打仗六年,他指挥的是异类的虎林军,如何指挥“正常”的军队,是迟早面对的问题。

精兵是刀刃,数量占多数的州郡兵、府兵是刀背,突袭斩首靠的精兵,大规模决战就得靠军队的整体素质,若只能靠虎林军才能打胜仗,那么宇文温觉得自己最多是将才,而不是帅才。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位可是生冷不忌,什么兵都能指挥,背水一战用的兵,是刚练没多久的新兵,宇文温不奢求做到这一步,但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指挥水平。

他目前还不擅长指挥骑兵作战,但雄心勃勃的想在步兵作战上有所作为,论资质、天赋,他大约不是军神那块料,但他有见识。

如何将上万规模的兵力指挥得如同手臂般灵活?那就让各部按照战斗条令来规范行动。

练兵、行军、索敌、扎营、作战,按照相应的战斗条令,各级别将官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必事事都要主帅发令。

一切都按照战斗条令进行,有教条化的嫌疑,但好处是实实在在的,宇文温觉得既然手头上除了史万岁,没什么特别突出的帅才,那就提升资质平庸将领的作战水平。

即便是神对手,只要我没有猪队友,那就有得一战!

第七十一章 订单

正当官军在鄂州武昌郡地界秋操之际,一江之隔的北岸,西阳城内气氛有些特别,虽然没有正式消息,但是许多人都知道朝廷要对隋国用兵了。

莫非是秋操的动静太大,走漏了风声?

非也,山南这边还没什么动静时,从遥远的邺城那边就开始有风声传出来,毕竟大规模兵马调动是瞒不住的,更何况这年头朝廷大事哪有秘密可言。

将领的口风未必紧,下头的小兵更是口无遮拦,军队调动肯定会涉及与家人分别的问题,这家长里短的不出半日就能让有心人看出端倪来。

那又如何,这年头哪里不是如此?

无论南北,大军即将出动,风声提前几日就漏了出去,无非是听的人信不信,或者重不重视的问题。

对于寻常百姓来说,官军要打仗,意味着他们会被征发服兵役去战场送死,亦或是被征发服力役输送粮草,累得要死要活,除此之外就是躲兵灾。

可对于如今的黄州百姓来说,还多了一些其他东西。

官军要用兵,时局自然要紧张些,可西阳城里气氛虽然紧张,可却是为了别的事情。

秋后大规模用兵,肯定要跨年,将士们出征在外,戎服要考虑御寒效果,所以寒衣必不可少,而西阳城里的商家们,如今就收到了订单。

为山南的官军准备寒衣,数量么,一万件,这还是第一拨已经交货的,后来又有订单下来,两万件。

布坊、裁缝店、养鸭场、养鹅场的东家和伙计已经忙疯了,发了疯的四处招工,招的就是裁缝和拔毛工。

有不明真相的群众就问了,做寒衣和养鸭场、养鹅场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因为黄州商家为官军做的寒衣,样式有些特别,名字叫做羽绒衣。

这个时代有用飞禽羽毛制成的衣服,叫做羽衣或毳衣,穿上后看去是一身鸟毛,说是像仙鹤,但许多人私下觉得像公鸡,当然这都是官员或者有钱人才穿得起。

而黄州的羽绒衣,和布匹一般物美价廉,所以被选定为官军的寒衣,价格也不贵。

何为羽绒?自然是是鸭和鹅腹部那芦花朵状的羽绒,寒衣一般是用布帛或者绵絮填充,而羽绒衣则是用羽绒填充,保暖效果极好。

按理说一件成人穿的寒衣,要是用羽绒来填那么用量不少,也不知要杀掉多少鸭、鹅,再加上布料和裁缝的工钱,一件这样的衣服价格恐怕不低。
首节 上一节 799/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