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770节



这种事情不难理解,在座的各位东家很快便想通其中关键,当然这件事已经提前通了气,所以对于流通券的推行大家基本上持肯定态度。

王越喝了口茶,润润喉咙继续起下一个问题:流通券如何防伪。

“大家请看样张,八种面值的流通券,防伪手段相同的有以下几种。”

瑞兴号推出的“汇票”,在座的各位都已用过或者见过,确实为汇票那精湛的做工赞叹不已,而此时他们手上流通券的样张,就用了汇票的防伪手段。

首先是印刷,流通券上印着的面值如“壹千匹”,在光线下从不同角度下观看是会变色的,关键就在所用油墨上,这东西肯定加了不少“料”。

其次是拿着流通券对光看,能看见内里正中显现出不同的暗纹,面值五匹及以下面值的流通券,暗纹是“布泉”钱的样式。

面值壹百匹、伍拾匹、贰百匹的流通券,暗纹是“五行大布”钱的样式;面值壹千匹、伍百匹、贰百匹的流通券,暗纹是“永通万国”钱的样式。

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这是周国已发行过的三种铜钱样式,而暗纹不止这一种模式。

所有面值的流通券,透光观看的时候,可以发现正面左端有两尾相互头衔尾的鲤鱼,即阴阳鱼互抱图,这暗纹的做工精细,看起来栩栩如生

然后是纸张的材质,拿着流通券一角甩动,有清脆的声音,反复折叠几次,也不会像一般纸张那样有折痕。

此外流通券都有不同颜色的底纹,面值壹匹、伍匹的流通券是黑色云纹,面值拾匹、伍拾匹的流通券是蓝色云纹。

面值壹百匹、贰百匹的流通券是黄色云纹,面值伍百匹的流通券是红色云纹。

面值最大的壹千匹流通券,是红黄蓝渐变色底纹,这种渐变色是如何印刷出来的,真是让人匪夷所思,更别说这流通券上的色彩及文字还能简单防水。

“诸位,光是看这流通券印刷用的纸张、底纹还有耐水的用墨,想必不法之徒要伪造,可不是那么容易的。”王越开始自吹自擂。

“鄙号的纸坊印刷这些流通券,用了许多手段和心思,绝不会被人模仿得惟妙惟肖!”

看着这做工精美的流通券,如此别出心裁的防伪手段,各位东家再没提出疑问,作为只在黄州城里流通的流通券,这种防伪措施已经足够了。

所以接下来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谁来发行流通券。

这其实不算是问题,因为具备如此多种防伪手段的流通券,也只有瑞兴号才能制作出来,所以真正的问题是:如何监管流通券的发行?

这个问题很重要,流通券的原则是有多少精织布,就发行多少面值的流通券,实际上流通券就是另一种货币,所以发行者的操守很重要。

万一超额发行,翻一倍、两倍甚至数倍,市面上没有那么多精织布,你让我们这些做联保的怎么兑现?

印纸钱比铸铜钱快得多、方便得多,你瑞兴号刷刷刷的印,用起来是爽了,可让我们这些人来联保,不出事还好,一旦出事或者有什么风吹草动,大家伙挤兑怎么办?

超发一倍,我等咬咬牙也就补上了,要是超发数倍甚至十余倍,我等去哪里弄那么多匹布来?

邾国公有兵,没人敢冲击瑞兴号,可我们这些买卖人就倒大霉了!

第四十六章 柜坊

对于“谁来发行流通券”(如何监管发行)的问题,王越早已胸有成竹,他作为邾国公宇文温的代言人,自然是对如何推广流通券研究了许久。r?a??n en?w?w?w?.??

“诸位,大家明人不说暗话,流通券的纸张和印刷,自然是鄙号来负责,但必要的监督是要有的,将心比心,鄙号也不想看见流通券肆意超发的情况出现。”

“正所谓监守自盗,鄙号既然负责发行,那么肯定不能自己监督自己,鄙号东家身份尊卑,要是霸道些想来大家觉得难办...”

在场诸位东家听到这里赶紧连声说“不会不会”,虽然他们心中就是这么想的。

王越也不客套,直接切入主题:“流通券的发行必须有人监督,而且是大家一起监督,这样各位睡觉才能睡得踏实些。”

“流通券的发行,原则是各家合计出产多少精织布,那就发行多少面值的流通券,所以也涉及到统计各家产量的问题。”

“布匹的产量有波动,流通券在流通券过程中难免损坏,如何回收、补发调整市面上流通券的数量,也需要专门组织来管理。”

“还有兑换问题,如何调动布匹应对某家布坊遭遇的大量兑现,这也要有人居中主持。”

“所以,鄙号的建议,发行流通券,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组织,或称机构,参加联保的东家们,就是其中成员,指定各类条条框框,按着约定管理流通券。”

说到这里,王越表明了态度:“流通券的发行量,须得这个机构认可才行,鄙号承担印刷职责,所以愿意让参与联保的东家派人入驻印刷作坊监督。”

“一旦诸位发现鄙号有未经许可滥发的情况,可以立刻退出联保,拒收流通券!”

‘谁敢退啊...’

在座诸位东家如是想,不过王越都把话说到这份上,诚意已经是很足的了,加上邾国公的信誉一贯良好,流通券也确实好处多多,所以没人杯葛。

“请问王掌柜,这机构怎么称呼?如何组成?如何运转?”

“王某建议,这机构称之为‘柜坊’,具体细则,且听王某细细道来...”

。。。。。。

邾国公府后院,听涛院内,宇文温化身“叫兽”,开始对试图“保研”的三位“女学生”进行循循善诱,让她们放开思想,大胆的踏出“那一步”。

“要说何为柜坊,首先得知道何为邸店。”

“邸店者,居物之处为邸,沽卖之处为店...”

邸店,一开始分为邸和店,在东晋时出现,南朝经济活跃,借着长江水利之便,商人们往返于大江东西,住宿、存放货物需要“邸”,售卖货物需要“店”。
首节 上一节 770/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