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738节

“诸位经常‘误会’互相拆台,自己亏钱也就罢了,让客商等船等久了,或是压价坏了行情,这买卖怎么做下去?”

许绍说了许多内幕,都是经过多次走访,听各船场东家倒苦水总结出来的原因,反正就是一句话:恶性竞争。

在场的东家们听着许绍如此说,也知道句句属实,再这样下去大家也知道迟早闹出人命,既然官府愿意出头协调,那他们也就顺其自然。

不顺不行,独脚铜人可真是敢动手的!

这位宇文总管不说请出自家老爷子压阵,光是靠着自身的实力,就能压得各位身后靠山不敢吭声,山南地界能镇得住宇文二郎的,也就是只有那老爷子一人而已。

“相关事宜,本官先前已经和诸位说过了,既然今日宇文总管在,那么正好把这件事结了。”

“各家船场,都要在东港管理处登记,包括最大造船能力等,编成花名册,以后客商买船在管理处查花名册再接洽,接单满了的船场,交船之前不许接单,也不会让客商下单。



“船价不能乱压,无论哪一类船,都要按行情定一个最低价,各家船场的船,除了新船场外,谁也不许低过相关类别的最低价。当然这最低价怎么定,就由诸位商议了。”

“新开的船场,要招揽生意可以,头十条船可以低过最低价,但最多不能超过二成,这算是扶持,也算是诸位前辈同行的恩情。”

“今日在场的诸位东家,择日成立行会,推举会首负责协调诸位的‘误会’,如果会首解决不了,那本官再调解,如果还有谁不服...”

宇文温适时搭话:“不服的,可以到州衙伸冤,本官亲自解决!”

‘谁活得不耐烦敢惊扰到你啊...’

众东家心中如是想,许绍给出的‘建议’确实不错,毕竟再乱下大家都没得好,真要惹怒了官府,那可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许绍见大势已定补充几句:“行会筹办事宜,本官勉为其难主持,选出会首定下规矩,大家就按规矩来办,日后也别老是误会来误会去的了。”

“是。”

待得众人散去,许绍无奈的摇摇头,所谓同行是冤家,真是说得透彻,黄州商业兴旺,可若不是宇文温画了一条底线,说不定各行各业也弄得一地鸡毛。

“恶意压价,竭泽而渔,赚了笔快钱就跑,留下烂摊子让人收拾。”宇文温冷笑着,“下次,本官不会现场压阵了,还有哪些不识好歹的,你直接处置便是,管他靠山是谁,本官兜底!”

第十七章 纠纷

巴东城东湖畔码头,历经数年的发展此处已经变成热闹的鱼市,每天都有渔船从湖里运来满舱的各类水产,在码头靠岸卸货,然后和买家谈好价格运到各处酒肆。

西阳城愈发繁荣,来来往往的客商撑起了酒肆、食坊的买卖,而定居的人也日渐增多,吃喝多了对于水产的需求也多了,所以巴东城鱼市的买卖越做越大。

巴东城东有大湖,西阳城北也有大湖,但巴东城的湖泊面积更大,出产更多,占了西阳水产市场六成以上份额,虽然运输距离远了些,但水产依旧热销。

并不是所有的水产都要运往西阳城,巴口港靠泊大量船只,许多客商直接在港口完成交易,用带来的货物以物易物,换回大量布匹,然后就近在巴东城过一夜,次日打道回府,所以巴东城的小酒肆渐渐增多,也需要水产。

不光鲜活水产,莲藕也是供不应求,因为军器监需要大量鱼鳔熬胶的缘故,巴东城渔民将剔除内脏、鱼鳔后的鱼,做成鱼丸、鱼面,同样广受酒肆好评。

赚钱的机会多了,聚集巴东城的人也多了,而纠纷也就随之而来,其中主要的纠纷就是围绕鱼市码头产生。

巴东城居民以水军及家属为主,即便后来许多人都凭着军功分了田地,但打渔依旧是一笔来钱的营生,而湖泊深处的零星村落,其村民也开始打渔运到巴东卖钱。

所以原先的小码头开始不够用了,历经几次扩建,都是巴东城居民捐资,所以面对越来越多靠泊的外地渔民,双方矛盾越来越多。

码头是巴东城的街坊捐钱扩建的,关尔等甚事,不许靠泊,不许卖鱼!

凭什么!我等也是官府治下良民,一样缴纳租调,巴东城是官府的地盘,凭什么不让渔船靠泊,你们这是欺行霸市,我要找明府主持公道!

争执不断发生,端的是一地鸡毛,郡守许绍有责任协调争端,只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种事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不小心就是两头都不讨好。

年轻,没有什么不可能,一如年轻的宇文总管总有办法解决问题,年轻的许明府也不是只会空谈的清流,要解决问题就得沟通,没有什么事情是沟通不了的。

如果有,那就继续沟通。

许绍多次走访湖畔各处村落,听取村民、渔民的意见,当然巴东城这边渔民的意见也搜集了一大箩,然后让各方推举代表,坐在一起“互相沟通”。

这一沟通就是接二连三,好说歹说终于在郡衙的牵头下,各方达成“谅解”,取了个最好的解决办法。

码头是巴东城本地人响应号召捐钱扩建的,所以这些人(渔民)的利益要考虑,而巴东城也不是私家坞堡,排斥外地渔船靠泊也是不对的。

事情关键就在一个利字,不许外地渔船停泊只是表象,不许外地渔民到鱼市卖鱼,以免自家利益受损是真,虽然有的渔民已和酒肆定下契约,能长期供货赚钱,但大部分渔民还是得靠鱼市才能水产。

巴东城渔民要维护利益,所以出现排斥外人的现象,而这纠纷再放纵下去,真就会变成欺行霸市,许绍知道这种歪风必须要制止,但堵不如疏。

码头重新拓宽,分为卸货和停泊两处地段,无论是本地还是外地渔船,卸了水产获必须转去远处的停泊地,不得滞留,外地渔船每日一文“停泊费”。

鱼市重新规划,统一修建联排铺面,鱼市里的铺面巴东城居民占五成,别处湖畔村落各自分剩下五成,重建费用大家一起承担,出资最多的前十人,可以优先“摇号”选铺面。

各种鱼,无论是湖里捞的还是鱼塘里养的,都只能在鱼市里卖。

鱼市内只许有店铺的渔家卖鱼,而鱼市最内另划一个地段,让那些没有铺面的渔民租简单摊位卖鱼,统一定好最低价,谁也不许恶意压价竞争。

看起来很简单的措施,却花了许绍许多精力才一一敲定,而今日就是新鱼市落成开张的日子。

流水席一字排开,许绍和郡衙吏员们作为见证,和诸位本地、外地渔民、商家一起吃酒庆贺,官府已经仁至义尽,要是还有谁不知好歹敢阳奉阴违,接下来可就没有那么好说话了。

原本关系紧张的本地、外地渔民,经过沟通算是心平气和下来,在新落成的鱼市里,不能欺行霸市,只有靠嘴皮子同客商讨价还价,更何况水产确实不愁卖。

“来来来,大家举杯,共祝鱼市开张...不要那么拘束。”
首节 上一节 738/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