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721节

“你想想看,图书馆藏书不少,但想看的人更多,一般人只能在阅览室看,不能外借,所谓僧多粥少,图书馆每日早上八点开馆,七点半就有人排队了!”

“可这与住不住学舍有何关系?”

“州学七点三刻才开大门,你说呢?”

孔颖达闻言有些纠结,他此次好容易征得父亲同意,不远千里来到黄州求学,为此家中先派了仆人先过来租了院子,算是在黄州有了个别院,为的就是让他安心住下。

他不住的话只能是留下仆人居住,毕竟学舍规定不许带仆人,当然孔颖达不会没了仆人服侍就过不下去,只是再换个小些的院子,那先前交的租金就浪费了。

“可若是一早就去看书,先生们讲课如何去听?”

“有课表,遇到自认为不用听的可以不去,但是...”萧瑀说到这里笑了笑,“若是小考不过,那后果自负。”

“此话怎讲?”

“这个说来话长,州学相关制度会有人讲解的。”

孔颖达不觉得自己会有问题,最纠结的还是图书馆,按着萧瑀所说,有可能某些书籍会被人争相借阅,去晚了搞不好真就排不上了。

“当然还有一招,借了书后在图书馆通宵翻阅,只是州学有规定,不许连续通宵,以免闹出人命。”

“阅览室当真有长明灯?”

“有,我二叔...呵呵,定然不会骗你的。”宇文理舌头打结,好歹把话转过来。

“那当真是全套么?”

“有,二十套,但依旧不够,还好不能外借,只能在阅览室看,所以怎么着都能排到的,再说全套数百本书,也未必正好想看的书都被借完了。”

“图书馆里还有什么书?”

“一会州学派人给新入学的学子讲解,会发一张书单,图书馆藏书的目录上面都有。”萧瑀说到这里,特地提醒了一下:“书,可都是一本本的,叫做线装本。”

孔颖达很纠结为何书是“一本”而不是“一卷”,自古以来书就是“卷”,又何曾听过“线装本”?

“孔兄,州学的好去处可不止图书馆,还有一处地方也是让人趋之若鹜。”

“此是何处?”

“辩堂!所有人可在此辩论,即便是刘博士,也定时在此坐镇,任何学生都可以发问!”

“此话当真!”

孔颖达闻言眼睛一亮,他最喜欢辩论了!

“当真,不过呢,刘博士很忙,时隔几日才有时间来,更多的是学子之间组队辩论,当然为了防止场面失控,都有州学先生主持。”

“组队?这是什么?”

“也就是几名同好一队,和另一队辩论,队中人人都能发言,免得一人说到喉咙沙哑,当然还有自由辩论,谁够胆的可以单枪匹马舌战群儒!”

‘用不着组队,我一个人就行!’

孔颖达如是想,当然没说出来,他愈发觉得此次南下是来对了。

“不知两位是住在学舍,还是住在各自府中?”

“我等倒是想,奈何府里管得严,不许住...”

。。。。。。

西城,一处院子,萧瑀领着书僮走入大门,几乎是倚门而望的一位中年人立刻迎了上来:“殿下...”

“都说了很多次叫郎君!”

“是是是,小的一时口误,请殿下...郎君恕罪。”

“阿舅呢?还在州衙么?”

“国舅还在州衙。”

“都说了不要叫国舅,你这般口无遮挡,要是我请人到家里做客被其听到了,你说他们要以何礼相待?”

“小的明白,明白...”

中年人讲话有些中气不足,外表看和常人无异,其实却是宦官,陪着萧瑀长大,又随着这位梁国皇子来到山南黄州西阳城,伺候饮食起居。

“郎君这是要去哪?可曾用过午膳?”

“用过了,我去阿姊那里。”

萧瑀走出大门,他舅舅张轲的住处就在邾国公府附近,所以没走远便来到邾国公府门前,门房见了他便将侧门打开:“郎君请。”

邾国公府规矩很严,萧瑀能得如此待遇,以梁国新安王的名号可不好使,那是因为另一个身份:邾国公侧室萧氏的弟弟。

直接来到后院门口,守门的健妇见着他也没说什么,就这么让主仆二人进去,只是有一名侍女随行,毕竟规矩还是规矩。

花园之中,一名年轻人正给两个四五岁大的小家伙念书,见着萧瑀走进,招手喊道:“萧兄!”
首节 上一节 721/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