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718节

“郎君,这时钟十分有用,奈何太容易坏了。”

“还在完善中,说不得要过上数年才堪用啊。”

“此物颇为精妙,刘助教如今正在制作的浑天仪,是否便是借鉴时钟原理?”

“然,奈何钟表与浑天仪不同,越小越好,故而构造精密、易坏,如今时钟的制作工艺和构造还在摸索之中,急不得。”

“郎君,那温度计所用材质是否为琉璃?”

“严格来说,应该是玻璃,刘道长改良分光镜所用棱镜,亦是玻璃所制。”

两人交谈着,就在这时忽然急促的钟声响起,那是“下班”的钟声,正好是午时整。

宇文温在工坊和府里开始推广时钟,虽然故障率超高,但还是坚持下来,一来是作为试运行,方便找出时钟的各种故障点,加以改进。

二来是为了灌输“守时”的观念。

只有精确到分钟的计时工具出现,守时才有了意义,而实用化的时钟、钟表的出现,才能为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宇文温不是要发展黑科技,而是为了即将到来的需求做准备。

工坊有伙房,

为在这里居住、工作的人们提供伙食,视察工坊的宇文温顺便在伙房用餐,同时解答“问题宝宝”刘杨那无穷无尽的问题。

饭刚吃到一半,府里来人说有紧急消息。

。。。。。。

随州,随城,大行台行辕。

“杨逆虎视眈眈,尉迟尾大难掉,大周江山危如累卵,虎狼环绕唯有宗室可依,朕欲重整河山,望杞公亮、世子明、西阳公温,齐心协力助朕匡扶社稷。”

宇文亮念完之后面色凝重,这是他的此子宇文温转述的内容,写出这些内容的,是如今的周天子宇文乾铿。

“陛下早慧,是宇文氏的大幸啊...”

“父亲,陛下心如明镜,只是如今还不是时候,杨坚虎视眈眈,大周决不能乱。”

“为父知道,知道。”

宇文亮点点头,如今确实不是时候,外有猛虎,要是周国内讧就是自寻死路,但该做的准备可不能放松。

“父亲,荆州战事如何了?”

“僵持不下,上宛不是隋军能够啃下的。”

“父亲,隋军入寇山南以来,我军对其用过轰天雷么?”

宇文亮摇了摇头,面露坚毅之色:“没有,即便是上宛丢了,穰城丢了,都不会用!”

“那便好,好容易熬了两年,还得再熬下去。”

宇文温说的内容似乎有些莫名其妙,父子俩没有就这个话题继续讨论,宇文亮把次子招来,还有许多事情要问,长子宇文明如今率领襄州军抵御西路隋军进攻,没能抽身来随城,所以就是父子二人碰面。

首先是在邺城期间发生的各种事情,宇文温都一一作了解答,当然某些细节就“略微”掩饰了一下,反正他全须全尾的回来了,没必要让人担心什么。

宇文温护驾有功进位邾国公,作为父亲的宇文亮自然是为儿子更进一步感到欣慰,

但宇文亮同样也在担心,宇文温突发奇想竟然冒险走海路回来,半路还被吹到倭国去“到此一游”,这种事情太过匪夷所思,他都不确定宇文温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但更匪夷所思的是那三十船盐,还是从建康运来的,宇文亮对其来路产生严重怀疑。

“这些盐你到底是怎么弄来的?”

“儿子在建康遇见陈国皇帝陈叔宝,相谈甚欢,得其允许,买了三十船盐回来。”

宇文温直接把答案说出来,如此坦白实在是出乎宇文亮的意料,他呆了半响,想说些什么却说不出来。

三十船盐,这可真是大大缓解了山南即将面临的危机,合州失陷后山南州郡与朝廷的联系中断,最直接的影响之一就是缺盐。

山南不产盐,所以要从外地运盐,虽然不是马上就缺,可时间一长总不是个事,而宇文温弄来的这三十船盐,让宇文亮松了一口气。

多维持几个月,就能撑到道路打通也说不一定!

宇文亮对儿子的“礼物”十分满意,结果现在又来个一个大惊喜:竟然和陈国皇帝陈叔宝相谈甚欢!

“父亲,儿子当时是化名,所以陈叔宝未曾察觉。”宇文温知道父亲想说什么,“陈叔宝沉湎酒色,每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如今的陈国御座,就他最合适座了。”

“对,对,他做这个皇帝最合适!”

宇文亮捻着胡须说道,宇文温说得没错,要是把陈叔宝干掉,新即位的陈国皇帝万一是个明君,那就有得折腾,所以还是这位做皇帝让人放心。

自从宇文温去邺城后,时不时传回来让人心惊肉跳的消息,宇文亮如今听着儿子说了一遍详细情况,总算是对事情梗概有了了解,终于放心,父子俩说完了“公事”,开始谈些家常。

“去年十一月那件事,你夫人当时已经来信把来龙去脉说与为父听了,府里无事,莫要轻信外头传的谣言。”

“儿子知道,当时在建康茶肆听到流言时,差点信以为真。”
首节 上一节 718/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