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54节

梁国是大周属国,是南朝梁的皇族末裔建立的国家,二十六年前西魏攻陷国都江陵杀掉梁帝立了个傀儡皇帝,后来大周取代了西魏,梁国继续做大周属国。

梁国最凄凉的时候只有江陵及附近巴掌大的国土,八年前梁帝萧岿派使者去找老大周武帝宇文邕诉苦,老大一听说小弟家境窘迫大手一挥把基、平、鄀三州划归梁国。

安州军最先攻占的郢州州治长寿与梁国就隔着条汉江,后来攻占的汉南城南方就是梁国国境,因此大军攻击襄阳时背后是完全暴露在梁国面前不得不防。

大周在梁国设有江陵总管,一为监督梁国二为保护梁国不受南朝的攻击,攻打襄阳时间越长隐患越多。

三日后,携带着大量辎重的安州军主力部队进抵襄阳城下。

第三十五章 兵临城下

?襄阳城头,行军元帅王谊看着城外安营扎寨的安州军忧心忡忡,襄州刺史元伟还算镇定:“使君,崔总管很快便能率领荆州军回撤支援,襄阳定能无恙。”

襄阳城防坚固兼东、南、西面有宽阔的护城河,北面是汉江,没有水军的安州叛军急切间是不可能攻下的。虽然南征的襄州军大败全军覆没,但如今城里百姓全被动员守城,连带原先的守城部队以及对面樊城渡江而来的援军要守上一个月肯定没问题。

信使在四日前已经渡江到对岸去东面的随州传令行军总管崔彦穆西撤回援襄阳,崔彦穆如今率领荆州军在两百多里外攻打随城就算是敌前撤退满打满算半个月也能渡江撤到襄阳。

王谊担心的却不是这个,他在意的是近日安州军的一系列表现,长寿城外战败是无话可说,后来衔尾追击而来的上千骑兵夸张了些也认了。

追兵冲入汉南趁机夺城算是自己倒霉,可夺城当日就把汉江两岸渔船拖上岸是怎么回事,莫非他们一早就准备着昼夜奔袭抢占汉南?

襄阳有水军可破坏浮桥他们这样做应该是为重新搭桥做准备,否则没了船现场赶工要花时间,这么说他们在决战之前就定下计策如此行事?

他们的信心从哪里来?

回想一日便被攻破的长寿城,回想决战时那射程惊人的巨弩,还有那导致东翼骑兵全军覆没的呼啸声,莫非安州军打造出十分厉害的军械了?

王谊捻着胡须又思索了片刻,渐渐明了的想法浮现在脑海里:安州军有攻城利器,所以敢倾巢出动西进攻打长寿赶在大军到来前迅速拿下城池,要知道攻陷长寿这样城防完备的城池怎么也要十天半月。

他们有利器有把握获胜所以敢正面迎战,事实也说明了一切,那就是巨弩和奇怪的呼啸声。

安州军有把握快速攻下襄阳城,所以决战前便安排好追击的骑兵昼夜奔袭攻占汉南城,他们知道襄阳水军会破坏浮桥,抢先保住渔船为的就是快速搭建浮桥让大军过江。

汉南以南是梁国地界,如果他们围攻襄阳太久迟早生变,到时不要说长寿失守,就是汉南被梁军堵住了怕是围城大军的士气就溃散了。

大周在梁国设有江陵总管作为监军,虽说先前左丞相吓住梁国君臣让他们老实点,可安州军真要在梁国面前露出两个明显破绽的话江陵总管必定不会坐视不理,到时督促梁国出兵那可真就是一击即溃了。

一切的一切都是以快速攻占襄阳为目的,既然安州军如此行险应当是有十足的把握,那么只有一个可能:他们有威力巨大的攻城器械,能快速攻占襄阳。

那东西到底是什么?

长寿败兵说安州军攻城用的是十分高大的投石车,那么应该是那种用几十甚至上百人拉动的投石车,难以想象上百人拉动的投石车要投入多少部才能迅速攻下襄阳?

十部就要一千人,襄阳东、南、西面护城河外是陆地,按每一面十部投石车来算至少三十部三千人,三班轮换就接近上万人,这连续两天拉投石车怕是人也要废了所以人数要加倍。

两万人,他安州人数多到可以专门拿两万人出来拉投石车?如今围城的最多也就六七万而已啊!

他们的攻城器械厉害到何种地步可以如此有恃无恐?

。。。。。。

随城下,行军总管崔彦穆无奈的看着面前城池。

已经连续攻打了数日,他麾下大军依然没能冲破城头,勇士们每次冒着箭雨石弹攀城都没能在城头呆多久,城中的石头似乎永远也用不尽,那投石车每日都是不知疲倦的投出大量石块,把己方的士气一点一点的磨掉了。

随城外有护城河,虽然不算宽也不算深但河水浸泡导致土壤潮湿,挖地道攻城短时间是不用想了。

拼着无数的冲车掩护,城外壕沟已被填平又搭起几座土山与守军对射,可随城箭石凶猛他们伤亡了上千人都没能占得上风。

也想过用计,假装营地遭到夜袭想引得守军派兵出城策应“援军”,可不管怎么演守军都不为所动。

对着这个如同铁乌龟的城池将领们想尽了一切办法都没能吃下,看来急切间是无法拿下只能长期围困。

曾经有那么一瞬间,崔彦穆以为自己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玉璧城。

那年,东魏丞相高欢(北齐的奠基人)率领十余万大军围攻玉璧城,西魏大将韦孝宽奉命坚守,年轻的崔彦穆随同主帅韦孝宽守城。

双方激烈攻防将近六十天,最后高欢损失了七万余人忧愤成疾,灰头土脸退兵后两个月病故,三十多年前的事如今依然历历在目。

随城没有资格和玉璧相提并论,可如今事实也很明显:至少这个月是没法攻破了。己方损失上万无数攻城器械损坏,头痛的是守军消耗最多的是随处可见的石块,他们箭矢充足士气旺盛还有得撑。

而自己已经撑不下去了!

行军元帅王谊率领的襄州军在长寿城外与叛军主力决战失败,数万人的大军就他带着几个人逃回襄阳,而衔尾追击的骑兵甚至趁机攻占了襄阳南侧不到一百里的汉南。

对方接下来的目的已经很明显了:进攻襄阳!而王谊也派人来求援。

只是让人奇怪的事,长寿以西,汉南以南是梁国地界,稍有不慎只要其中一处被梁国攻占那么围攻襄阳的主力就没了退路,届时必定军心动摇,那安州军哪来的底气认为能在梁国动作前拿下襄阳?

“总管,诸般事宜均已安排妥当。”一名副将近前禀报。

“走吧。”崔彦穆翻身上马扬鞭而去,麾下大军徐徐撤退。

“他们莫非是使诈赚我等出城?”城头一名将领看着城外撤退的军队满脸疑惑。

“应该是真的撤了。”另几名将领嘀嘀咕咕后十分肯定的说道。

“这么说莫非是南边赢了?”有将领面露喜色。
首节 上一节 54/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