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500节

“也是昼夜都能运行么?”杨丽华又问道,面前的织布机还有隔壁那几十个锭子的水力纺车,她已经想到一个让人不安的未来。

“当然能昼夜运行,只是织布的人得轮换休息。”宇文温说道,侧室被科技的力量震动,他很满意这种效果。

方才他们从巴河城打道回府,将两个小家伙送回去后,宇文温带着杨丽华来这黑工坊进行‘再教育’,两架本不该出现在这时空的装置,果然让见多识广的杨丽华无语。

上古时起,人们就知道将较短的纤维纺成长纱,然后再将其织成布。所谓的纺纱,就是是取动物或植物纤维运用加捻的方式使其抱合成为一连续性无限延伸的纱线,有了纱线就能织布,有了布就有衣物。

这个时代纤维的来源主要为丝、葛、麻、毛,后世常见的棉花还未大范围推广种植,以麻类植物的韧皮纤维或者蚕丝做原料来纺纱最为常见。

有了纱线就能织布,但光是有大量产出纱线的纺车还不行,得有同样高产出的织布机来消耗这些海量增加的纱线,有了水力纺车,也得有水力织机配合。

所以原本诞生于十八世纪英格兰的飞梭,以及诞生于十三世纪中原的水力大纺车,同时穿越时空出现在长江边上小小的巴州西阳郡地界。

按照宇文温工坊一贯的做法,这两台机子都是‘原型机’,用来给工匠调试、改进,积累经验之后做出‘改进型’,然后是实用化的‘量产型’,最终目标就是大规模投入实用。

“水力纺织...这样做出来的布匹价格低廉,百姓们还如何活得下去?”杨丽华有些不安的问道,她不光为这水利纺织的效率震惊,还以国计民生的视角来看这两个新生事物。

“生产力上升,正好需要百姓多种桑麻养蚕,他们如何活不下去?”宇文温反问,“廉价的布匹大行于世,更多的百姓穿得起好布做的衣服,这不好么?”

“那租调呢?水力纺织对原料需求量大增,广种桑麻势必挤占耕地,再说手工布价若是贱了,上缴的匹数就要增加,可是百姓哪里有地方弄水力纺纱,官府收不上户调,吏员会把百姓逼得家破人亡!”杨丽华反驳,和宇文温对视。

男耕女织,无论南北各国,每年上缴的田租户调里都有布帛,而日常生活里布帛都能当做硬通货,用来购买各类生活所需,她觉得这水力纺织出现后,给农户们带来的是灾难性的影响。

辛辛苦苦种桑养蚕,或是种植葛麻,千辛万苦纺成纱线织成布,结果大量廉价的布匹在市面上出现,一年来的努力全部付诸流水。

官府收上来的户调里,对价贱的手工布必然会增加匹数,以州郡官员的德性大多会逼得百姓走投无路,而收上来的手工布已经是贱物,发给官员、将士会导致群情激奋。

可若是不收纳百姓们交上来的手工布,又有多少人能有办法用别的东西代替,那会导致有多少百姓家破人亡?

手工布价格一落千丈,靠着这些布去买东西的人哪里还有别的硬通货,粮食是不可能轻易出售的,活不下去的人们,被基层吏员盘剥的百姓,只要一个火星就能点燃,这样一来事情就非同小可。

一处或几处州郡发生民变倒还好解决,可是各处州郡都闹起事来那就不妙了,这水一混起来要趁机摸鱼的人可就要下手,到时候怎么办?

“怎么办?有矛盾就有冲突,要解决这个矛盾的话,就转到上次所说的问题上面了。”宇文温再度化身‘叫兽’,要对杨丽华进行‘再教育’,“这样,我举个例子...”

杨丽华有些后悔,方才情急之下她和夫君争辩,未曾料这位自我感觉良好又要兜售那一套,她早已打定主意‘避其锋芒’,所以现在要亡羊补牢。

她眨了眨眼,一脸诚恳的说道:“妾知道夫君当然有办法解决这个矛盾...”

宇文温无语,面前这位不愧为‘宫斗高手’,他兴致刚上来就被喊停,正意兴阑珊之际,忽然林有地来报说外面来了州衙的吏员,说是有急事要报。

“急事?莫非江对面的陈军活得不耐烦渡江来犯了?”宇文温闻言大喜,他正在策划对陈作战,若是对方自己送上门来那就再好不过了。

“小的不知,也不敢打听,来人确系州衙吏员,说是安陆派来驿使,有事面见郎主,如今正在州衙等候...”林有地答道,郎主的忌讳他知道,所以只负责查验身份,具体事情不敢打听。

“想必是个好消息吧。”宇文温喃喃自语道,满怀憧憬的向着大门走去,如同买了彩票的彩民,等着当天开奖时中千万大奖。

第十九章 一言不合就发车

?

安陆,杞国公府邸内,宇文温正和兄长宇文明交谈着,他二人都是接到父亲宇文亮的召唤,从各自任上赶来安陆,父子三人上一次聚会就是今年过年之时,距离现在也不算太久。

过年聚会时宇文明一直在揪着‘讨陈檄文’之事,恨铁不成钢的兄长训斥顽劣不堪的弟弟,宇文明对于经常弄出大话题的宇文温是哭笑不得。

那狗屁不通的檄文早已经传遍山南各州,为有识之士所不耻,也亏得宇文温打陈国连战连捷,好歹让大家统一共识觉得这位宇文二郎尚有可取之处。

就是不学无术这名号太难听了!

“二郎,如今巴州折腾那山里的山蛮要到什么时候?”宇文明问道,这是弟弟新搞出的名堂。

“兄长,巴州缺劳力,也只能硬着头皮耗下去了,怎么着也得到江堤完工再说。”宇文温答道,他确实是在策划修筑长江大堤,也确实缺劳力。

西阳城就在长江边上,想起后世里见过的长江大水,再看看光秃秃的江边,还有城外一大片新开垦的农田,每到下大雨他就是辗转反侧。

宇文温作为一州刺史收拾山蛮理所当然,而宇文明在襄州也少不得和附近山中的酋帅们打交道,只是对于巴州处置山蛮的手段有些咋舌。

竟然是买通山中部分寨主,让他们去攻打别的寨子,然后花钱或物买俘虏,这和贩卖人口没什么区别了吧!

“兄长,可知朝廷天使此次来有何大事,竟让父亲将我两个召回来?”宇文温问道,他一直在忙着开副本找项目,对于这种‘人情来往’不是很注意。

“我也是今日才知道些其他的事没什么,蜀国公尉迟丞相要召你岳父去邺城,此为其一。”宇文明说道,这个事情宇文温已知道,他是抵达安陆时向岳父问安时才知此事。

“其二,朝廷希望有名宗室到邺城和陛下见见面,叙叙旧。”

我擦,一言不合就发车,莫非邺城热要面世?我又要做人质了!!

宇文温心中吐槽不已,如今大周的成年宗室也就他和父亲、兄长三人,当然他兄弟俩的儿子是做不得数的,所以呢,要去邺城的人选就非宇文二郎莫属了。

不是宇文温头大要争着去戴这帽子,想来想去能离开山南的也就只有他,父亲宇文亮是山南之主绝不可能离开,兄长是继承人要是不小心变成质子那就和做邺城寓公没区别,所以也就他这个人质专业户出马了。

邺城的那位小皇帝宇文乾铿,是故赵王宇文招幼子,和宇文温父子三人基本没什么交集,所以‘叙叙旧’这种事情基本就是场面话。

“二郎,父亲定会计划周全,莫要担心。”宇文明拍了拍宇文温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此事的人选已经很清楚,弟弟又要出远门,做兄长的当然要安慰安慰。

管家来请宇文明、宇文温两人入书房,他们的父亲宇文亮已在书房等着,看书房里的场景,似乎是刚有一群人在这里开过会。

父子三人自然不是外人,宇文亮首先说明了此次朝廷来使的一些事情:去年六月到今年初的大战后,周国国境终于连成一片,来使首先是协调朝廷和山南的一些人事以及政务、军务的相关事宜。
首节 上一节 500/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