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489节

鸡瘟是个大问题,而光是拿什么来喂这么多鸡也是个大问题,数千甚至上万只鸡要吃的东西可不是个小数目,不过自从他从宇文使君那里学来了蚯蚓养殖法就不一样了。

用臭哄哄的猪粪来繁殖蚯蚓,他不知道这种奇怪的法子是怎么想出来的,不过实际效果不错,经过最初几个月的尝试,田宗源算是掌握了这门方法,然后进入发财时间。

养鸡场的鸡每日有足量的蚯蚓吃,成长速度不慢,平均出栏时间在五十日左右,从去年四月初到现在,田宗源的养鸡场已经有四批共计六千五百余只鸡出栏。

而田氏的养鸡场不光他这一家,每出栏一批就被收走一批,虎林军那数千厮杀汉的需求可不是闹着玩的,而西阳城里对鸡的需求每月都在增加,不愁没销路。

鸡要,鸡蛋也要,他的养鸡场靠着这两样,用八个月的时间,赚的钱比以往两年赚的钱还多,如果再扩大养殖规模,还能赚得更多。

大规模养鸡怕的就是瘟疫,经过大半年的摸索大约也有了经验,首先要保证鸡舍通风,然后是及时处理病鸡,而喂食的蚯蚓得用滚水煮过,直接投喂的话鸡容易得病或者体质变差。

走在回堡的路上,旁边的水塘里传来‘嘎嘎嘎’的叫声,田宗源转头看去,却是密密麻麻的一大群鸭子,不远处的湖泊里,还有同样多的鹅。

这是族里其他人开办的养鸭场,还养了许多鹅,规模也是大得夸张,同样也是用猪粪繁殖蚯蚓喂鸭,只是可惜鹅吃素不吃蚯蚓。

但出栏的鸭、鹅同样是供不应求,因为除了要吃肉、吃蛋以外,官军还需要羽毛,需要很多的羽毛。

箭需要羽毛来做箭羽,当然用来做箭羽的以雕翎为佳,然后是雁翎,但是动辄十余万计的羽箭,不可能找到那么多雕翎、雁翎,因此鹅毛就是常用的箭羽,当然实在不行鸭毛、鸡毛也一样用。

所以田氏这边的养鸡场、养鸭场甚至养鹅场都在扩建,西阳城周边养鸡养鸭的也在扩建养殖场规模,宇文使君喜欢打仗,打仗就得用掉无数的羽箭,一想到这事大家就满怀期待。

前方路旁一大队马车正在装鸭子,一群人围在旁边,田宗源从中看见了两个再熟悉不过的身影,他快步走上前去打招呼:“九叔,阿龙。”

其中一名老者,是田氏里如今辈分最高的人,而另一名年轻人,则是宗长之子田益龙,如今时常领着族人随官军作战。

打了大半年的仗,参战的族人们立功受赏,而年底授田也都排上了号,本来人口颇多的田氏惊觉人竟然不够用了。

“是阿源呐。”老者笑眯眯的说道,今日他心情不错,其实这几个月来他心情一直不错,“方才一大队马车过去,是你养的鸡出栏了?”

“是啊,九叔的鸭子也是今日出栏?我记着还得过几日吧?”田宗源问道,九叔为了自家几个儿子的前途,平日里对宗长之位颇有想法,不过从去年年初以后,已经没心思想这种事了,和其他族老一样忙着指挥家人养鸡、鸭、鹅赚钱。

“官府急着用羽毛,所以就提前收货了。”老者依旧笑道,“那些寨主真是不省心,成日里给宇文使君找麻烦,这这要备战就得准备许多羽箭。”

“阿龙,官军这么急着做箭,莫非是武库缺箭了?”田宗源有些疑惑,他记得官府不停的收购鸡鸭鹅,除了给州兵、虎林军做伙食外,拔毛制箭也是只要目的之一,军器监每日都忙得够呛,似乎不大可能缺箭。

“靠现做自然是不可能的,使君常说有备无患,多准备些肯定没错,再说山蛮不老实,官军要教训到他们老实为止,用兵的时间不可能短,而江南随时要动兵,所以得多准备些羽箭。”田益龙解释道。

田宗源说大山绵延不知多少里,寨主们若是躲进深山,官军怕是会很头痛,几百年来改朝换代,来了不知道多少刺史、将军,无非是把对方击退,没办法治本。

“这里都是自己人,我也就不藏着掖着。”田益龙笑着说,“使君问我可有相识的寨主,到时带着官军一起撵山追剿,阿爹已经在联系人,只是还想请九叔公出面。”

“你和那几个寨子的兔崽子们成日里打猎,不是很熟么,要劳驾九叔公?”田宗源问道。

“这种事他们说不上话,还得请九叔公出面,和那些叔伯们讲讲利害关系,毕竟阿爹最多和他们是平辈。”田益龙小小捧了九叔公一下。

“宇文使君当然是要帮的,只是这种事情嘛...总要有个说法不是?”老者捻着胡须沉吟着,田益龙见状便使出杀手锏:“侄孙知道,使君说了,库房里不知道怎么回事忽然多出一些盐来...”

第十一章 名为射虎

?

推荐阅读:?大崎山,落日西沉,茂密的山林里一片昏暗,十余身影在林间缓缓前进,向着远处空地上一座寨子摸去,那寨子旗杆上飘扬着一面旗帜,上面是一个大大的‘周’字。

行进间,忽然一人停下并抬手握拳,其他人见状也停下,不远处林中一只大鸟扑腾着飞起,怪叫数声向上窜出树林。

林间恢复平静,然而这些人依旧没动,一条头呈三角形的黑蛇盘在一人身后的树上,它被侵入地盘的不之客激怒,片刻后缓缓的游动着向猎物靠近。

越靠越近,眼见着对方恍然无知,黑蛇身子微微一缩就要窜上去,就在这时那人忽然转过身,一把将黑蛇的头捏住,还没等黑蛇缠上来便将其扯断。

淡淡的血腥味弥漫开来,被前方吹来的山风带走,而这阵风同时还来了若有若无的饭菜香味,看来前方寨子里正在吃晚饭。

这些人依旧没有动,直到夕阳的余晖消失在山那边,林间被黑暗浸没之后,他们才有了动作,为一人做了几个手势,身后之人分左右向着两翼慢慢摸去,而剩下的人则轻手轻脚忙碌着。

他们都是打猎的老手,为了追踪猎物可以日以继夜的潜伏,如今不过是把狩猎的对象换成官军,而摸黑行动根本就不算什么。

射虎从背上取下一个大弩,虽然暮色下林间一片黑暗,但早已适应黑暗的一双眼睛,依旧能将大弩看得很清楚,他小心翼翼的坐下,用双脚踩住‘扁担’,双手拉动弩弦凭着腰力和腿力上弦。

山民称弩臂为扁担,是将杉树砍成扁担状,再用麻绳把致弯的‘扁担’两端固定绑死,然后在‘扁担’中部固定一块厚木板作为弩身,弩身与弩臂垂直其上有箭槽,山民们习惯称弩身为‘葫芦’。

葫芦后下方装有一块斜伸的木柄,称为‘狗腿’,这是为了方便弩手握持的手柄,供猎人手握便于射,狗腿前下方安装有扳机,即为弩箭射装置。

大弩的弓力很大,但是上弦必须一口气完成,瘦弱的射虎看起来没什么力量,可他就是凭着一己之力将弩弦拉上,稍微喘了一口气,他从箭匣里小心翼翼的抽出只弩箭。

弩箭杆为竹制,箭头用的是宝贵的铁箭镞,更加珍贵的则是涂在上面的毒药,那是射虎用祖传秘方熬制的毒药,猎物见血即死。

射虎准备好大弩,背靠着大树坐在地上,左手托着‘葫芦’,右手握着‘狗腿’,而双腿的膝盖托着左手肘,他就这么静静的坐着,和大树融为一体。

‘没什么大不了的,再厉害还能有老虎厉害?’射虎如是想,用右手轻轻扣了扣头盔。

那头盔是从一名周军将领头上取下的,那倒霉鬼被他一箭穿心当场毙命,铁制头盔做工不错,戴起来十分威风,让同伴们羡慕不已。

射虎觉得寨主将这头盔赏给自己的那一刻,心情就如同当年获得‘射虎’之名一般激动。

射虎姓田,当然和其他人一样没什么正式的名,他阿爷射杀过老虎,因此被称为‘射虎’,他阿爹射杀过老虎,所以也叫作射虎,而他后来也射杀过老虎,理所当然的名为射虎。

大山中猎杀过老虎的人不是没有,但是能一人射杀老虎的就不多,他的爷爷是一个,爸爸是一个,而他,自然也是其中之一,也只有这样才配得上射虎之名。

山中野兽很多,危害特别大的有野猪、豹子以及老虎,成群的野猪可以把寨子里辛苦种下的庄稼一夜拱完,豹子经常袭击人畜,而老虎一出现就会祸害整个村子,为了对付这些凶兽,弩是必备之物。
首节 上一节 489/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