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45节

“父亲!”宇文温郑重的看着宇文亮说道:“此两种器械工匠们均已熟悉,更大的也能造,大量制作也不在话下。”

“大量制作!”宇文亮差点把自己胡子扯下来,他不由得喃喃自语:“更大,更多...若是昼夜不停的砸就算长安城的城墙也顶不住多久吧!”

宇文明也回过神来,他虽然没怎么带兵打仗但有一点看得透彻:“这什么...砲用来攻城最好不过,可那三什么弩上弦时间太长,野战怕是不好用。”

就算是射速快的弓箭手,两军对阵时对方骑兵冲到眼前也不过射三轮箭,这巨弩也就准备好的第一发有用,再想上弦来第二发怕是对方骑兵已经冲到眼前了,当然用来守城倒是利器。

“快速上弦之法已有应对之术,儿子未曾带兵,但也有些想法。”

宇文温将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如今战场上骑兵为王,成千上万的骑兵冲击起来那是势如破竹威不可挡,可排除了各种突袭、伏击、遭遇战、攻城战,两军主力展开决战时基本上是以步兵方阵居中为核心,骑兵侧翼包抄。

双方步兵在弓手的掩护下正面接敌交战,骑兵保护侧翼后备军待命,待得使出各种战术手段让对方阵型不稳或者军心涣散后,骑兵包抄敌方两侧导致对方崩盘。

骑兵作战最大的斩获不是在交战前,而是对方溃败后的大追杀,中间的步兵方阵就像铁砧而两侧骑兵就像铁锤,只要铁砧能抗住对方主力,骑兵从两侧包抄猛然一击对方也就完蛋了。

对于宇文温的看法宇文亮到是赞同,没有那个主帅会在对方步兵结阵严防的情况下用骑兵正面冲击那是送死。

名将之所以为名将就是能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捕捉到稍纵即逝的战机,用自己精锐骑兵猛然插进对方的软肋一击造成对方连环崩溃,不过这和三弓床弩有什么关系?

“战事将起,待得两军主力摆开大阵对攻,这三弓床弩的威力对方未必见识过。”宇文温目光闪烁,“步兵结阵护住巨弩,待得对方步兵结阵逼近则用巨弩攒射,父亲若是敌方主将该如何应变?”

“弓箭手够不着,步兵结阵推进太慢,骑兵冲不过我方结阵步兵,届时是进?是退?是变阵?”

“自古最难敌前撤退,临战变阵也非常人能为,若是驱使士兵冒着长箭浴血推进怕是士气低落甚至哗变。”

“若此次朝廷派武安君、淮阴侯、冠军侯、武乡侯等领兵儿子无话可说,只能束手就擒。”

宇文亮思索着儿子的话眼睛一亮,宇文明也是跃跃欲试,宇文温继续趁热打铁:“这边还有两件东西...”

武安君,战国人屠白起;淮阴侯,汉初三杰之韩信;冠军侯,封狼居胥的霍去病;武乡侯,多智近妖的诸葛亮。杨坚你特么要是把他们召唤来老子就卖号不玩了!

第三十章 烽烟起

?大象二年五月中旬,大周皇帝下诏引来各方关注:

诏令郧国公韦孝宽接任相州总管一职,原任总管尉迟炯返京;诏令蒋国公梁睿接任益州总管一职,原任总管王谦返京;

诏令现任襄州总管、杨国公王谊接任安州总管一职,原任总管公宇文亮返京。诏令大将军崔彦穆就任黄州总管一职。

蛰伏月余的左丞相杨坚终于动手了,虽然下诏的是大周天子可谁都知道幼帝不过是外公杨坚的人形印章,大家都凝气屏神等待着三处总管的动作。

而相州总管尉迟炯、益州总管王谦、安州总管宇文亮的反应都一样:乱命不遵。当然这也在所有人的预料之中。

安州总管宇文亮实际控制的黄州下辖各州抵制新官上任,益州总管王谦整兵备战准备东进勤王。

相州总管尉迟炯于邺城发布讨杨檄文,率领相州下辖各州拥戴齐王宇文招幼子为帝号令天下起兵反杨,侄子尉迟勤下辖青、胶、光、莒各州响应,河南、淮南数州刺史亦起兵响应,共有数十万军队誓师反杨。

朝廷反应很快,当即任命郧国公韦孝宽为行军元帅率领大军讨伐“叛逆”尉迟炯,任命蒋国公梁睿为行军元帅讨伐“叛逆”王谦,任命杨国公王谊为行军元帅讨伐“叛逆”宇文亮。

尉迟炯的讨杨檄文引起了不大不小的关注,檄文内容大家都猜得七七八八没什么新意,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尉迟炯还在其中列出了杨坚的一条罪名,那罪名的大概意思是:

杨坚垂涎西阳郡公宇文温夫人尉迟炽繁——也就是尉迟炯的亲孙女已久,在二月二十七日那晚趁着酒宴上尉迟氏酒醉时,杨坚的孝顺女儿杨丽华将其囚在宫中,想等事后带出宫置于别院“孝敬”父亲。

幸得有内侍不屈此父女的‘淫威’将尉迟氏带出躲藏,尉迟氏才得以保住清白之身最后和丈夫团聚。

檄文一出人们都被这条大爆料震惊了,特别是长安城居民议论纷纷,当时尉迟氏失踪的八卦消息纷纷扬扬在长安城里传了一个月,对于她的下落一直是坊间粗胚们关注的焦点,如今大家终于“恍然大悟”。

又有传言说长安收到檄文次日左丞相杨坚出门时被人瞧见模样甚惨:鼻青脸肿双膝打颤,眼眶还黑了一边。

然而这个消息没多久便被更大的消息遮盖:一波大家早就知道必然发生的混战正式开始!

烽烟最先燃起的就是安州总管府。

五月初,安州总管宇文亮以“谋逆”为由袭击黄州总管府得手,总管元景山、黄州刺史宇文弼及下属数十官吏被杀,五月中旬宇文亮全面控制黄州并将元景山“谋逆”证据送交朝廷。

五月上旬,听闻黄州事变襄州总管王谊整顿下辖各州兵马,中旬,荆州总管独孤永业整顿下辖各州兵马,五月下旬得朝廷任命,行军元帅王谊率行军主管崔彦穆、李威、冯晖、李远、独孤永业于六月初南征“叛逆”宇文亮。

行军途中,崔彦穆认定独孤永业表现异常似有异心,于是先声夺人将其斩杀收编麾下荆州军,事出突然也让人议论纷纷。

独孤永业字世基,原姓刘,幼年丧父随母亲改嫁独孤氏,为当今左丞相杨坚夫人独孤伽罗族兄,原为北齐大臣,三年前北齐灭亡投降周朝;崔彦穆,清河崔氏出身,大周首任安州总管,为独孤伽罗叔外公。

经此一番变故,行军元帅王谊统领兵力没变,行军总管少了一个。平叛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总管崔彦穆率领荆州军向东进攻安州北部门户随州州治随城(现湖北随县)。

另一路襄州军由行军元帅王谊率领,顺汉江南下郢州州治长寿(今湖北钟祥),集结郢州刺史兵力后向东进攻安州西部门户温州州治角陵(今湖北京山县)。

然而安州总管宇文亮也已经做好准备,在随城集结重兵防御,又派大军西进准备攻打长寿,双方正是针锋相对。

六月十日,随城外。

连绵的营帐遍布平地,此次平叛安州的东路军昨日已抵达随城,随后将其围了个水泄不通。

随城东北和西南方向有绵延群山,该城扼守两条山脉之间狭长平地为襄州进出安州要道,自古以来乃兵家必争之地。

中军帐,荆州军主帅、行军总管崔彦穆端坐上首其余将领分列两边,从宇文泰为大周打根基时他就追随左右,领兵征战数十年经验丰富如今已是知天命年纪。

将近二十年前,大周从南朝手中夺下安州及下辖各州建立安州总管府,他是首任安州总管故而对安州了如指掌,此次出征他毫不犹豫将‘表现异常’的行军总管独孤永业杀掉,如此强势作为让帐中其余将领唯唯诺诺,令行禁止不敢有误。

他们已探得如今坐镇随城的叛军首领为宇文亮长子宇文明,对于这个没怎么领兵打仗的富贵郎君崔彦穆完全看不上。
首节 上一节 45/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