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419节

一座房屋里灯火通明,许多人围着个巨大的转轮机构忙上忙下,巴州司马杨济正在指挥着他们鼓搞着,同为‘不正常人类’,杨济正在宇文温的‘压榨’下贡献着自己的知识。

白天,他是巴州司马负责统领州兵保境安民;晚上,他是宇文温手下没有工钱的苦工,和工坊里的一群人鼓搞着各类器械。

时钟,是宇文温交给杨济的又一个任务,对于杨济来说这倒不是很难,在大明的那一世,他如饥似渴的学习西洋技术要报效朝廷,除了西洋火炮、数学、建筑学外,西洋钟表也是其中之一。

大明万历年间,西洋传教士利玛窦等人来到北京,他们将西洋钟表进贡皇帝,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洋钟表的结构也渐渐被少部分人所知,杨济辗转多方了解到了相关结构。

钟表里最重要的一个结构就是擒纵装置,此物如同人的心脏又称‘擒纵器’,‘一擒一纵、一收一放、一开一关’,擒纵装置将动力定期地传递给指针,是其不停地运动的关键装置。

也就是说擒纵器能让钟表的指针以一定的平均速度转动,中原的类似装置据传源于唐时,由著名僧人、天文学家一行所制。

到了宋时宰相苏颂制作浑天仪,其核心结构就是用水力推动的擒纵器,而如今在房子里的就是一个水力擒纵器,连同其他装置一起组成一个原始的时钟。

具体来说是用来‘技术验证’的时钟,让工匠们知道时钟是如何运行的,杨济所熟悉的西洋钟表用的是叉瓦式擒纵装置,但他还是按照宇文温的要求先鼓搞出水力驱动的擒纵装置。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然他见过类似的机构,但是要搭建起来却没那么容易,更何况工坊里的工匠们完全不懂时钟是什么意思,他足足花了数月时间才手把手指导工匠们搭起架子。

“先生,已经准备好了。”林有地走上前说道,作为工坊管事他每日都在忙,郎主宇文温经常布置下奇奇怪怪的任务,现在这个什么‘擒纵器’就是最折磨人的。

“开始吧,放水。”杨济点点头,折腾了数月终于到了关键时刻。

“开闸,放水!”

“平水壶开闸!”

“受水壶正常,枢轮开始转动了。”“天衡下落...”“退水壶排水正常...”

“指针转起来了!”

喊叫声此起彼伏,水力驱动的擒纵器开始运转,经过一系列齿轮后带动钟盘上的指针转动,林有地看着这巨大的机构在水力推动下运转是激动万分。

传说中的‘浑天仪’能够窥破天机,只有那些能工巧匠才能制作出来,如今他们虽然做的不是浑天仪但也不错了,看着数月来的辛苦有了成果大家都是激动不已。

这处庄园其实就是一个工坊,里面安装着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机关装置,为了借助水力所以选在时常发大水的三台河边,整个庄园的外墙已经和新修河堤融为一体,前几日大暴雨时也让林有地等人心惊肉跳。

“林管事,设备运行要过上数日才能下定论,你们要时刻注意运行时的故障。”杨济吩咐着,作为‘项目主管’他十分关心进度,试运行成功后让工匠们熟悉结构,然后下一步工作就可以开展了。

“先生,是否备车送您回府?”林有地问道,杨济在外面被人叫做“杨司马”,可在府里人人都叫他“杨先生”,外人都以为杨济是刺史的佐官,亦或是虎林军的‘刀法教头’,可是府里人都知道杨济是郎主的座上宾。

“不必,反正院里也有我的床位不是?”杨济笑了笑,“再说如今城门已闭,要开门可麻烦许多。”

他如今依旧是单身连个贴身仆人都没有,不是宇文温太吝啬而是他不需要,白日里在军营或州衙有忙不完的事,晚上又时不时到工坊里做指导,旁边都不缺帮手。

杨济平日里的住所就在西阳郡公府邸侧院,平时换洗的衣服有人负责,洗澡有热水到了饭点也有后厨准备的各种饭菜,花样多而味道也不错,有没有贴身仆人都无所谓了。

“对了,这是另一种擒纵装置,你们看明白了就开始做。”杨济将几卷纸交到林有地手上,按照已经定下的规矩,所有要做的东西都得先画图纸,然后做出木头模型,等摸清楚了再放大。

“这是?不用水力驱动的?”林有地看了一会随即问道,他如今已经很有经验,不再是两年前什么都不懂的傻小子。

“对,是用摆锤...发条驱动的。”杨济想了想又补充道:“叫做叉瓦式擒纵装置。”

第七十二章 定策

?长安,皇宫内,隋帝杨坚正在查看奏章,自从六月战事再起之后各处烽烟不断,东面是周军挑起的大战,而最让他头痛的则是西北方向,那聚众数十万南下的突厥大军。>

突厥纵兵自原州平高郡的木硖、石门入寇,凉州武威郡、秦州天水郡、泾州安定郡、河州金城郡,敷州中部郡、宁州赵兴郡、延州偏城郡等地被铁骑踏遍。

对方来势汹汹,隋军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六月中旬,大将军韩僧寿破突厥于鸡头山;下旬,上柱国李充破突厥于马邑。突厥达头可汗入寇河州,凉州总管贺娄子干将其堵在可洛峐下。

突厥骑兵被堵在山口不得出,隋军当路结寨控制水源,数日后突厥骑兵饥渴难耐,隋军趁机猛攻大破之;

但是坏消息也接连传来,另一路突厥大军在沙钵略可汗带领下进入宁州,行军总管达奚长儒于赵兴郡周槃与其相遇但被击败。

柱国冯昱驻守凉州乙弗泊,兰州总管叱列长文守河州临洮,上柱国李充固守马邑,均被突厥大军击败,其中一路大军向着长安方向进军已经逐渐逼近。

渤海郡公高颎、沁源县公虞庆则分别率领精兵迎战,太子杨勇率军驻扎咸阳以安人心,隋军在关中集结了大军严阵以待,随着战线拉长突厥的进攻势头减弱,他们的后路有隋军袭扰只要遭到当头痛击必然军心不稳。

然后就是那个人挥作用的时候了。

奉车都尉长孙晟,两年前护送周国千金公主入突厥,突厥可汗有感于长孙晟武艺技艺精湛,独独留他在突厥不许回国,一次打猎时长孙晟用一支箭同时射中两只大雕,是为一箭双雕。

长孙晟借着四处游猎之际借机,记下突厥治下山川河流地势,各部落之间的关系以及实力强弱,滞留突厥一年多之后他得以回到长安。

杨坚知道长孙晟的才华,对方也将突厥的虚实倾囊相告,借着这位‘草原通’大家才对突厥的底细有了了解:对方内部可不太平。

“只要能挫败突厥的锋芒,各位可汗之间必定心生间隙,长孙晟再在其中一挑拨那就有四两拨千斤之效。”杨坚喃喃自语道,他是在给自己鼓劲。

长孙晟在草原待了一年多时间,结交了许多突厥贵族,如今的沙钵略可汗(阿史那摄图)之弟处罗候,就和长孙晟十分要好,凭着各种路子再加上战局不利的现实,长孙晟完全可以离间突厥内部各方关系。

去年突厥佗钵可汗在领兵南下进攻长安途中病逝,他知道自己儿子庵逻无能,留下遗言传位给自己二兄木杆可汗的儿子大逻便,结果却招来风波。

佗钵可汗的长兄为乙息记可汗,其子摄图实力雄厚,声称若是大逻便即位他就起兵造反,若是前任大汗之子庵逻即位他就臣服。

大逻便实力比不上摄图,生母身份卑贱无法压服突厥贵族,无奈之下只能让位给庵逻,而实力更弱的庵逻即位后镇不住大逻便,更压不住各方势力,权衡利弊后索性传位给摄图。

这三个堂兄弟一番勾心斗角,摄图如愿以偿即位成为突厥可汗自号沙钵略可汗,然后隐患就此埋下。

仗义执言要主持公道的摄图竟然成了可汗,本该坐那个位置的大逻便哪里咽得下这口气,沙钵略可汗为了安抚就以大逻便为阿波可汗,庵逻独居洛水称第三可汗。
首节 上一节 419/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